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綠能

清潔能源、潔淨能源或綠色能源是指不破壞、不危害環境及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7 | 讀者投書

民進黨已然打贏「以核養綠」這一仗,台灣能源政策論戰應重新定錨

針對高佔比的火力發電困境,目前僅有國民黨候選人在其能源政策中提出前瞻性願景、勇敢喊出「2040無煤台灣」。筆者認為該願景在眼下能源政策混戰中獨樹一幟,勇於觸碰既有困境,原可博得眾堂彩,然缺乏細節配套,結果卻變得更像是有勇無謀。

2023/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經濟部次長:核電納入計算,發電成本每度僅省0.12元,並非如外界所言可從4元降到1元

曾文生指出,民進黨的2050年再生能源占比要達到60%至70%,而國民黨的再生能源占比則是57%,另外加上18%的核能,也就是說,兩黨差異最大之處在於核電。他進一步說明,國民黨2030年核電12%都是既有機組,到2050年設定核電占比達18%目標,但既有機組面臨核廢料處理等問題,國民黨主張從2030年到2050年核電占比僅增加6個百分點,顯見對於核電未來可能的新技術沒有太大信心。

2023/09/20 | 李芯

台師大產創學院與12企業合作,AI所、綠能所已招收52名碩博士生,估每年產學合作經費逾億

產創學院今年9月已招收52名碩博士生,其中競爭最激烈的AI所,碩班招收24人,吸引130人報名,錄取率僅18.5%

TNL+ 2023/09/10 | TNL國際編譯

德國政府推新法案改用「熱泵」供暖,可降低碳排為何引發高度爭議?

為考量能源價格攀升及全球暖化腳步加速等現象,由德國總理蕭茲領導的三黨聯合政府,規劃推出《建築能源法案》。希望能藉此讓德國民眾拋棄原本使用的天然氣或燃煤式供暖系統,改用「熱泵」(heat pump)等裝置,期待能對環境更友善,且能更快達到降低碳排等目標。

2023/09/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台灣美光董事長盧東暉:曾因擔憂水情到水庫觀察水位,仍肯定政府扶植產業非常有經驗

投資台灣過程中,台灣美光與政府有不少互動經驗,董事長盧東暉直言「政府扶植(產業)非常優秀、非常有經驗」,他舉例,台灣科學園區制度將很多服務專業化,是一大特色,這是美歐等其他地方所沒有。

2023/08/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綠電信保機制9月上路:經濟部鼓勵企業綠電團購,業者預估價格有望提高到4元

企業綠電需求若渴,根據經濟部最新資料,2030年台灣企業所需綠電高達318億度。能源局指出,供需媒合上,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期9GW可供應360到380億度電,除且具價格競爭力,併網年度自2026至2031年,正是滿足RE30的主力來源。

2023/08/25 | 方格子vocus

「山道猴子」成日玩命、錯把運氣當「技術過硬」,民進黨執政的台灣又何嘗不是如此?

《山道猴子的一生》中被慾望趨勢、墮落以至無可救藥的展演,也是台灣政治的意外隱喻。「為什麼大家都針對我啊!」、「這些廢物,就是見不得別人好啦!」等質問,正如劇中的「山道猴子」,步步沉淪卻執迷不悟。其背後是民進黨的賭徒心態,想賭北京虛晃一招,全然不顧賭輸之後,台灣民眾與產業可能面臨的生計問題。

2023/08/24 |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

「雲豹小公主」害慘民進黨?網路聲量數據顯示,綠營負面聲量賴品妤佔21%

網路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民進黨最近10天的網路負面聲量逼近20萬則,其中關於賴品妤、賴勁麟、雲豹能源的負面聲量就佔了超過4.1萬則,佔比高達21%,這也顯示賴品妤似乎在爭議中成為民進黨的「豬隊友」,因為「雲豹小公主」爭議讓民進黨跟著被批評。

2023/08/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賴勁麟請辭雲豹能源董事長及子公司職務,4點聲明回應:不願成為特定政黨鬥爭材料

民進黨立委賴品妤父親、雲豹能源董事長賴勁麟聲明指出,為避免他的政黨身分和過去的政治資歷,成為特定政黨和政治人物的鬥爭材料,扭曲台灣努力多年且已有成效的再生能源(綠能)政策,並藉機醜化抹黑選舉對手。他已向雲豹能源董事會提出,辭去雲豹能源董事長及所有子公司職務。

2023/08/16 | 讀者投書

檢視侯友宜能源政策:拋棄「綠能丑角論」值得鼓勵,但仍深陷「以核減煤」的迷思之中

觀察侯友宜提出的核電占比提升規劃,意味著2030年前,政府需要再投注1兆元以上於核電延役與核四重啟,高於當前政府總體淨零預算規劃。此外,相較於再生能源案場已有多元商業模式,多無需台電出資興建,核電建設投資必將來自台電,將形成龐大財務負擔......

TNL+ 2023/08/06 | 謝達文

英國保守黨政府的選舉算計,敗戰邊緣的放手一搏竟是撤回抗暖化政策?

此次國會補選僥倖獲勝,引發保守黨內部的討論——如果我們這次還想勝選,或者至少不要輸得那麼難看,是否就應該在各個選區找到這種地方性的議題,指出工黨政府可能怎樣推動環保、傷及民眾荷包,以造成選民擔憂?而更廣泛來說,是否可以把工黨打成「不負責任、莽撞推動環保」的政黨,藉此引起民眾疑慮?

2023/07/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光電共生政策屢遭批評,農委會澄清:台灣鯛產量受雨量影響而減、農產地絕對不推農電共生

蔡英文政府設定「2025年淨零排放」目標,為此,農委會結合經濟部和地方政府推動「漁電共生」,計畫在養殖魚塭上方加蓋太陽能板,卻屢屢成為漁產產量下降眾矢之的。農委會澄清漁產量受降雨量、轉養殖等因素影響,也再三保證不會再農地上「種電」。

2023/07/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亞利桑那大鳳凰城商會訪台:綠能台廠明年將投資、承諾助台積電美國廠如期完工

大鳳凰城商會表示,台灣在與電子產業相關領域擁有非常強大整合製造力,未來將有非半導體產業的台灣廠商將宣布在亞利桑那州落地,時間點可能在2024年首季底,透露可能是綠能產業公司。

2023/06/26 | nippon.com 繁體字

HONDA發表氫氧燃料電池汽車,在「零排放」領域與「電池電動汽車」形成互補

很多汽車製造商都在推進以氫氣為能源的燃料電池的研究。其中,本田公司宣佈,新研發的燃料電池汽車(FCEV)將從2024年起在日本和北美銷售。其與逐漸成為主流的電池電動汽車(BEV)有什麼區別呢?氫能源真有可能實現「零排放」社會嗎?

2023/06/19 | 張博丞

美國製藥巨頭、共和黨合力抵制《降低通膨法案》,官員:若被推翻恐造成10萬人失業

《降低通膨法案》引入了一系列降低老年人醫療負擔的計劃。製藥公司必治妥施貴寶,是受到法案影響最大的廠商之一,該公司去年的收入為462億美元,其中有約110億美元來自Eliquis艾必克凝膜衣錠,而Eliquis是可能被迫降價的藥品之一。6月16日,必治妥施貴寶提起訴訟,指出政府在與其談判時,迫使他們大幅降價出售藥品的行為,已經違反了憲法。

2023/06/15 | 關鍵特務

新鑫兩年業界十年,穩健綠電策略往「能源管理者」前進

從進入市場至今短短兩年,新鑫已經將發電和售電串起,並和政府合作儲電方案,立志在台灣以「穩定的綠能管理者」立足。

2023/05/16 | Abby Huang

全台目前最大離岸風場「海能風電」完工啟用,澳洲駐台代表:澳台合作提供安全的能源

「海能風電」是繼海洋風電、台電離岸一期之後,台灣第3座投入運轉的離岸風場,是COVID-19疫情後台灣第一個完工的離岸風場,也是目前台灣最大的離岸風場,一共有47架西門子歌美颯的離岸風機,所產電力預計每年將可供應約38萬戶家庭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