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綠電

綠能指的是在生產電力的過程中,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於零,因相較於其他方式(如火力發電、過度發展之再生能源)所生產之電力,對於環境衝擊影響較低。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東北季風發威,離岸風電發電量史上新高,業者籲4面向改善投資環境、解決融資瓶頸

從允能財務危機,到海龍融資瓶頸,金融市場對於離岸風電放貸轉趨保守,2案最終柳暗花明,但離岸風電畢竟是資本密集行業,一座500MW風場建置費用上看千億,融資議題備受關注。業界認為,解決融資瓶頸,根本原因還是改善投資環境,包含購售電價格提高、國產化增彈性、行政程序放寬以及政府協助取締「假環保真蟑螂」不肖人士等。

2023/09/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綠電趨勢不可逆,台電布局「風光」軍團力拚發電量倍數成長,年底釋出5000萬度專供中小企業

經濟部官員表示,對中小企業來說,買不到綠電真正難處在於「價錢」和「找誰買」,現在綠電平台電供給量不夠且價格較高,綠電市場機制不夠完整,買大量綠電者遇到信評問題,買小量者找不到買家,為讓市場更健全,因此協調台電釋出綠電,以滿足供應鏈短期綠電要求。

2023/09/04 | 德國之聲

法國電力轉型:挑戰高碳排化石燃料企業,小鎮用綠能合作社「改變我們與能源的關係」

法國正在尋求小型、自給自足的綠色電力計畫來解決其能源困境。倡導者稱,此舉可使電力生產民主化,同時減少對化石燃料和外國能源的依賴。

TNL+ 2023/08/29 | 傅紀鋼

「雲豹小公主」負面聲量爆增,賴品妤沒能把摔倒轉化為同情票反而犯眾怒,可說操作失敗

雲豹能源的爭議,賴勁麟被逼得不得不神隱,甚至最後辭職,原因不是賴品妤的政治前途,而是顧及社會各階層的觀感。讓賴品妤被迫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但賴品妤不但未能釋疑,還因為應對失當,沒把自摔轉化為社會同情票,反而更遭眾怒,可說一次失敗的公關操作。

TNL+ 2023/08/29 | 傅紀鋼

「雲豹小公主」負面聲量爆增,賴品妤沒能把摔倒轉化為同情票反而犯眾怒,可說操作失敗

雲豹能源的爭議,賴勁麟被逼得不得不神隱,甚至最後辭職,原因不是賴品妤的政治前途,而是顧及社會各階層的觀感。讓賴品妤被迫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但賴品妤不但未能釋疑,還因為應對失當,沒把自摔轉化為社會同情票,反而更遭眾怒,可說一次失敗的公關操作。

2023/08/28 | Abby Huang

德經處發表年度《社會責任專刊》,台灣默克、巴斯夫協助台積電德國廠落實社企責任

台積電本月宣布將在德國德勒斯登設廠,如何幫助其供應商符合當地法規要求的企業社會責任?台灣默克集團公關暨政府事務總監黃郁惠分享,默克很多產品都是在其他地區生產,現在決定要搬到台灣,「這對台積電和其他客戶來說(在減碳上)是一個很大的幫助」,默克已宣布在台170億元,著重在半導體科技事業產線與研發動能。

2023/08/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企業綠電需求若渴,搶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80億度電,CPPA信保機制紓解綠電荒

開發商透露,半導體龍頭過去完全收購的市場價格大約是每度3元左右,但有綠電信保機制開放其他買家進場後,有望提高到每度4元以上,相當於價格提高30%以上。開發商指出,因為信評因素,各風場仍會部分售給台積電,但有擔保機制後,有望每風場50%到70%左右的綠電可賣給價格較高、受擔保的買家,也就是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綠電,當中有3到5成釋出給目前買不到綠電的買家。

2023/08/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綠電信保機制9月上路:經濟部鼓勵企業綠電團購,業者預估價格有望提高到4元

企業綠電需求若渴,根據經濟部最新資料,2030年台灣企業所需綠電高達318億度。能源局指出,供需媒合上,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期9GW可供應360到380億度電,除且具價格競爭力,併網年度自2026至2031年,正是滿足RE30的主力來源。

2023/08/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台達電永續長:內部碳定價制度,引導集團減碳,「環保是門好生意」

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表示,與其稅收納入別國口袋,不如放進自己國家口袋;同樣邏輯,與其由國家徵收,不如自己公司先收,再將這筆錢拿來投資在減碳的工程,降低碳排後可以少繳稅甚至不需繳稅,還可以開創出新商機。

2023/08/16 | 讀者投書

檢視侯友宜能源政策:拋棄「綠能丑角論」值得鼓勵,但仍深陷「以核減煤」的迷思之中

觀察侯友宜提出的核電占比提升規劃,意味著2030年前,政府需要再投注1兆元以上於核電延役與核四重啟,高於當前政府總體淨零預算規劃。此外,相較於再生能源案場已有多元商業模式,多無需台電出資興建,核電建設投資必將來自台電,將形成龐大財務負擔......

2023/08/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彰濱建全台首座淨零建築 「光源之石」,不只發電自用還有剩餘送電網

台電將打造首座風力發電綠能運維中心「光源之石」,建築外觀包覆光電板,遠看就像「穿山甲」,未來估計1年可產生近100萬度綠電,除運維中心自給自足還能回輸電力,可望成全台首座淨零排放建築。

2023/07/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大風險中心民調:83%民眾願意漲電價,減少未來氣候災害損失;林伯豐:電價應反映台電成本

現行的電價是每度電新台幣2.6元,以年齡層區分,根據資料,願意支付每度電「3.0元至3.5元」的族群以21歲至30歲的比例占4成最高;願意支付「2.7元至2.9元」以50歲以上的民眾最多。林木興說,可以推論年長者雖有意願但不積極。

TNL+ 2023/05/23 | Jack Huang

為何沒有國家統一電網的柬埔寨,還能賣綠電給新加坡?

柬埔寨仍是一個電力相對缺乏且供電不穩定的國家,國內更是因為高昂的電價屢屢造成民眾的不滿,加上國際能源價格的走高與通膨的影響,發展再生能源成為柬國不得不走的一條路,甚至從「綠電出口」找到商機。今年3月,柬埔寨與新加坡能源商Keppel Energy達成了有條件的採購意向協議,由於一條總長超過1000公地的海底電纜啟用,新加坡有望透過該電纜每年從柬埔寨輸送1GW來自太陽能與風力的綠電。

2023/05/20 | TNL 編輯

蔡英文就職7週年記者會:強調供應鏈關鍵地位,續推能源轉型強調「台灣不會缺電」

擔任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重啟核一和核二,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那是個人看法,執行上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去年綠電的發電已經超過核電,政府會堅定持續推動能源轉型,台灣不會缺電。

2023/04/02 | 讀者投書

環評不該成為監督開發的許願池,要求包攬所有社會經濟影響評估

「環評」是自1990年代為達到環境保護目的而設的法,主要評估該開發案的潛在環境影響,並給予減緩措施。但近年卻在離岸風電、光電發展引起許多爭議,有些環委期待能把關設置光電板的飛航安全,或「鯨豚觀察趟次」變成菜市場喊價,環評至此已然失去本於科學證據的監督之意。

2023/03/15 | 莊貿捷

「綠能界波克夏」雲豹能源正式掛牌,大咖客戶Google、Gogoro挹注營收,年增率達192%

雲豹能源2019年協助Google在台灣購買再生能源,隔年順利讓Google在亞洲購買第1度綠電。雲豹能源總經理趙書閔說:「我們具備併購及外商投資合作經驗,是少數可以同時與外資及壽險合作的公司。我們效法波克夏,以強強聯手結盟各領域優秀夥伴。」

2023/03/15 | 綠學院

人人都知道團購好處多多,為什麼台灣還沒有企業揪團成功買綠電?

人人都知道團購的精神就是團結力量大,團購綠電能夠以量制價規模經濟、免除東奔西跑比價比量比規格,還能夠分散風險,省錢省時省心,為什麼大家不做呢?這時候你就知道,「但是」要出場了......

2023/01/10 | Abby Huang

100%氫能發電咁有可能?西門子能源亞洲發展總監:法國與台灣有具體經驗

西門子在歐洲、澳洲、南美都有業務,於法國Smurfit Kappa Saillat造紙廠在今年6-7月就可以達到100%用氫能發電,西門子在台灣也有佈局,去年4月和台電簽署「混氫技術合作備忘錄」,此項合作將開發台灣第一個氫能應用發電廠,今年底以前,第一個混氫發電機組將會在興達電廠運作,氫氣比例可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