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綠黨

綠黨(英語:Green Party)是一個以綠色政治為訴求的國際政黨。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性平三法修法在即:民眾黨籲加重罰則、時力促延長兒少性侵追訴期

時代力量王婉諭表示,刑法對於性侵未返14歲兒少的追訴時效是20年,但性侵受害者平均要花23.9年,才能夠揭露童年性侵的經歷,故應延長兒少性侵追訴時效;而民眾黨團的修正草案,則要求性騷擾防治法提高罰鍰至新台幣60萬元,並完善性平教育法通報機制,事發後24小時內未通報者,需裁罰。

2023/06/16 | 精選書摘

《德國憑什麼》:許多人擔心老媽下台後德國人的生活,他們是對的

這本書是作者坎夫納憑藉多年擔任駐德記者和外交事務評論員經驗,揉合個人行旅中的所見所聞與人情軼事,查訪政治家、跨國公司執行長、藝術家、難民營志工及一般民眾,在在都是有憑有據的精采論述,是作者對這個西方仍是又愛又恨的國度既具批判性又富娛樂性的深度探索。

2023/06/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德國另類選擇黨躍居第3大黨,支持率與執政黨分庭抗禮,極右翼迅速壯大政壇敲警鐘

極右翼崛起尤其影響東部布蘭登堡(Brandenburg)、薩克森(Saxony)與圖林根(Thuringia)3個邦,這3邦明年都有選舉,德國另類選擇黨在當地民調都居領先。德國統一後,原本屬東德的地區持續經歷就業率、經濟發展偏低,極右或極左政黨在當地都頗受歡迎。

2023/06/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反移民、反環保,德國極右派另類選擇黨有望贏得東部3邦選舉

另類選擇黨上次獲得這麼高的支持度,是在經歷歐洲移民危機後的2018年。這一次,這個民族主義的反移民政黨也得益於蕭茲3方聯合政府內鬥。目前極右派政黨的聲勢在整個歐洲都有所增長。在法國,極右派在選舉中成為強力的競爭者,而在義大利和瑞典,極右派已參與執政。

2023/04/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德國最後3座核電廠4/15停止運轉,經濟部長保證不缺電,僅26%民眾贊成停用

去(2022)年2月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停止向歐洲供應天然氣,能源危機迫在眉睫,德國政府9月決定讓原訂年底除役的3座核電廠繼續運轉,以應付供電吃緊的突發狀況。這3座德國最後的核電廠,即將在4月15日停止運轉,核電從此在德國劃下句點。

2023/02/14 | 德國之聲

德國柏林州議會重新選舉:選民懲罰了「紅綠紅」執政聯盟,給社民黨當頭棒喝

在這場選舉中,基民盟是表現最好的黨派。社民黨的現任柏林市長則遭遇失敗。未來究竟由哪個黨派來管理這個德國首都,目前尚不確定。

2023/02/10 | Abby Huang

瑞士國會訪團今返國,遇到中國大使會說什麼?議員:台灣民主充滿活力,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

瑞士綠黨議員議員瓦德表示,他來台灣之前就知道「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但他仍對討論的開放程度感到驚訝;雖然部分討論雙方意見有所不同,比如廢除死刑議題,但都是在深厚的友誼和理解的環境中進行的。

2022/12/05 | 讀者投書

肯定時代力量,公開互相檢討是第三勢力自主茁壯的里程碑

對比十年前臺灣綠黨的 「潘翰聲事件」,時力目前黨籍立委互相公開檢討的情況, 並不是困境、不是危機,而是一個自主第三政治勢力想要茁壯扎根,面臨的必經過程,其實很值得肯定。

2022/10/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德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率議員團訪台:民主台灣遭中國威脅,有必要表達支持

外交部表示,這次德國國會友台小組訪團是繼2019年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睽違3年的第一個德國訪團。而德國國會跨黨派多位議員表示:「在台灣受軍事威脅之際,民主國家有必要向台灣表達支持。」

2022/09/06 | TNL 編輯

戰爭和氣候雙重影響,德國「2022非核家園」確定破局、2核電廠延長待命到2023年4月

日本福島核災後,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宣布德國逐步廢核的計畫,預計在今年底達成德國「非核家園」的目標;不過在今年夏天,隨著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銳減、歐洲能源供應出現危機,德國核電又重新成為討論焦點。

2022/07/19 | 李秉芳

「反霸凌」小黨團結迎戰2022:台聯與綠黨宣布聯合競選,讓資源與選票能最大化

接下來雙方的合作計畫,除了彼此禮讓選區已經提名的議員外,會出版共同政見的文宣,並預定在10月1日「共匪匪慶日」,舉辦募款餐會。

2022/05/06 | TNL國際編譯

法國左派結盟力拚國會過半,目標是擊敗極右派、阻止馬克宏「近乎殘忍的政策」

法國共產黨全國總書記魯塞直言:「沒有一個左派政黨可以單靠自己就得勝。」同時魯塞也指出左派政黨這次組成的聯盟,必須要能夠對法國大眾,特別是希望左派可以團結的勞工階級及年輕族群,做出回應並達到他們的期望。

2022/01/11 | 劉威良

德國新政府正在進行中國的「轉型正義」,台德關係是否有機會朝建交邁進?

台灣問題牽涉到中國擴權的問題,身為歐盟大國的德國不能迴避,必須做政治的表態。在新政府更新的外交官網中,舊政府在過去外交官網中強調,「德國視台灣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種叩頭的說法已被刪除。

2021/12/14 | 劉威良

德國「紅綠燈聯盟」走馬上任,媒體期待忽略少數極端人士吵鬧、做事不拖拉

過去舊政府過半選民支持的執政團隊,因為放任得票僅有13%的極右派政黨的叫囂,阻礙舊政府許多前進的機會與承擔責任的作為,媒體期望新政府可以多照顧多數選民的需求,忽略少數極端人士的吵鬧,該做就做,不要拖拖拉拉。

2021/12/14 | 方格子vocus

戰略逐漸清晰?日本與歐盟,都走到必須決斷對中政策的十字路口

日本與德國政府都曾經嘗試與中國交好,來削弱美國的影響力。但在新冷戰逐漸成形後,這樣的方向會不會再改變,值得台灣仔細留意其蜘蛛馬跡。

2021/12/10 | 德國之聲

德國新總理蕭茲,會延續習近平所期待的「軟弱領導狀態」的歐盟嗎?

當蕭茲被正式選為德國聯邦總理時,中國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一時間便給他發了賀電。而德國新政府的對華政策上會不會按照習近平希望的軌跡繼續走下去?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值得觀察。

2021/11/28 | 德國之聲

曾讓「歐洲病夫」德國重獲新生,社民黨重新執政令人充滿期盼

社民黨、綠黨以及自民黨就組建紅黃綠聯合政府達成了共識。德國之聲評論員Marcel Fürstenau認為,執政聯盟提出的新口號「勇於進步」令人有理由產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