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英語:Wikipedia,/ˌwɪkɪˈpiːdiə/ 或 /ˌwɪkiˈpiːdiə/)是維基媒體基金會運營的一個多語言的線上百科全書,並以建立和維護作為開放式協同合作專案,特點是自由內容、自由編輯、自由著作權。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數位服務法》點名Google、臉書、TikTok等19家網路平台,4個月內須符合該法規範

歐盟《數位服務法》是全球第一個對網路平台內容和服務設置監管工具箱的法案。主要規定包括使網路使用者獲得更透明的資訊,例如自己是如何被平台自動推播特定資訊,並可選擇退出、不再被平台的行為者追蹤系統(profiling)強迫推銷內容。該法也特別保護未成年人,包括從行為者追蹤系統鎖定兒童的精準行銷廣告將被完全禁止。

TNL+ 2022/07/04 | 黎蝸藤

中國網友大量造假「高品質」古俄史,維基百科如何成為顏面掃地的「偽」基百科?

從「折毛」的案例看到,對那些精心設計的「潤物細無聲」式的惡意編寫,維基百科是很難應付的。這個「漏洞」,將會成為有心人利用維基超大的影響力,進行「訊息汙染」,以改寫歷史、文化和認知的工具。

2021/09/18 | TNL 編輯

維基百科聲稱遭親中勢力滲透,永久停權「中國大陸維基人用戶組」7名編輯

維基百科基金會的處置,遭到中國維基用戶的抗議,他們指出,中文維基最活躍的10名管理員,有4人已被基金會取消管理員權限,基金會沒考慮後果。

2021/01/24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研究:從維基百科瀏覽方式分析好奇心,你是「獵人」還是「忙碌者」?

好奇心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在使用維基百科的習慣上,你是發散廣泛,思維跳躍充滿開放性的「忙碌者」模式,還是集中專注、閉鎖在特定知識領域的「獵人」型呢?

2020/11/29 | OCF Lab

【數位公民週報】開放原始碼運動走到最後,只是在壓榨少數人的下班時間?

不僅台灣有網路內容過濾,日本、挪維等國也相繼出現類似的網站封鎖情況,此類不透明的管理機制一旦落實,即等同奠定網路監控與審查基礎。

2019/12/27 | Abby Huang

全球最大網路百科「維基百科」被土耳其封鎖超過2年,憲法法院宣判禁令違憲

土耳其政府沒有立即對判決發表評論,目前也還不清楚何時可恢復正常拜訪維基百科網站,但許多土耳其人已經找到了規避禁令的方法使用維基百科。

2019/12/25 | 精選書摘

《人脈變現》:「維基百科」與250年前的「百科全書」究竟有何不同?

隨著歷史向前開展,全球的人口、合作性樞紐的數量與種類、樞紐所能達到的成果,將地球上幾乎所有人串連在一起的弱連結數量都繼續累增。連結的困難度大幅降低,所要付出的成本也以同樣的速度減少。

2019/06/27 | 精選書摘

《B2B實例廣告聖經》:顧慮太多客戶的需求,沒有意義

B2B行銷人員一般都沒有商品企畫權。也就是,他們的主要業務,不是思考「能賣的商品」,而是「販賣現有的商品」。

2018/03/15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為阻陰謀論散播,YouTube將於影片旁加《維基百科》內容

YouTube上陰謀論影片充斥的問題嚴重,該公司將在影片旁加入《維基百科》相關條目內容,讓觀眾看到更全面的資訊。

2017/10/02 | 精選書摘

「遊戲化」八角框架的核心動力:為何有人肯為維基百科付出心力?

在許多遊戲中,開頭的故事介紹會敘述世界即將被毀滅,出於某種原因身為玩家的你是唯一有資格拯救世界的人。這段話馬上產生對於冒險的興奮感與動力。但在真實人生中呢?我們真的碰過被重大使命與呼召驅動的例子嗎?

2017/06/21 | 何則文

讀歷史系不如當流浪漢?對人文的輕視,讓台灣失去了許多機會

這兩天一則校園新聞瘋狂洗版,一名政大會計的學生因為抽宿舍的原因怒嗆歷史系是沒前途的科系,言論一出引發各界譁然。作為一個正宗人文學科歷史系出身的我,當然也不能只是分享新聞而已,而是想跟大家說說,為什麼這個網路經濟的時代下,人文學科反而更重要。

2017/04/30 | Louis Lo

假借政變整肅異己?土耳其總統開除3,974名官員、封殺維基百科

自流產政變以來,土耳其實施緊急狀態已歷時9個月,總共有47,000人被捕,引發各界憂心當局正利用整肅來對付所有艾爾段的反對者。

2017/04/30 | Louis Lo

假借政變整肅異己?土耳其總統開除3,974名官員、封殺維基百科

自流產政變以來,土耳其實施緊急狀態已歷時9個月,總共有47,000人被捕,引發各界憂心當局正利用整肅來對付所有艾爾段的反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