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TNL+ 2023/10/19 | 梁曉芙

【遊子遊學場】補習文化、老火靚湯已在英國流行——我和Z世代的距離

在外國留學,我以前中學時代都是自己聯絡寄宿家庭安排假期,然後學校老師就會在早會問需不需要預定火車票,通告等都是自己先填好,父母被電郵通知同意。現在學生除了問寄宿家庭有沒有網絡之外,其他都不理。我以前都有寫一些去外國人家庭的注意事項,但對於Z世代的學生,如果不是在YouTube或者TikTok上的內容都不看⋯⋯

2023/10/17 | 方格子vocus

真的有天下掉下來的禮物?——那些好老闆能送你最棒的禮物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老闆,通常也不見得是跟下屬打成一片,或是出手大方常吃飯請客的那種,反而是願意給出以下禮物的老闆,才真的是令人一輩子感念的貴人。那些好老闆能送你最棒的禮物有哪些呢?

2022/03/26 | 傅紀鋼

談臉書社團「偏門工作」:有惡搞也有真實,反映台灣社會「表與裏」的各種怨氣與慾望

臉書社團「偏門工作」近期因許多有趣貼文而爆紅,許多惡搞、整人行為也都被以徵人的形式發出。但作者觀察到,除了這些搞怪貼文外,許多偏差、不被主流接受的賭、性、融資等等的貼文也存在於社團中,形成台灣社會平時不被看見的底層陰暗面。

2021/10/09 | 《科學人》粉絲團

滲流理論:如何用數學計算出「人與人的連結」?

滲流理論闡明許多網絡的連通現象,從手機通訊到病毒擴散都適用,這次全球大流行凸顯了人際網絡連結的重要性。

2020/09/10 | 留德趣談

沒電腦電話的一天

網絡的盛行,使安雅成為各國德文學習者的楷模,這是她在共產東德成長的父母想也沒想過的奢侈。

2020/05/04 | Kayue

【Fact Check】網絡上有人號召「攬炒DSE」堵路嗎?

網上流傳截圖指有網民發起「攬炒DSE考生大行動」,在今個星期堵路阻礙公開試,但發起訊息的來源不詳,未能確定發起人的意圖。

2019/12/31 | Kayue

聲稱「獨家揭警察性侵暴行」的「D同學」影片,來自公信力成疑的《美麗日報》

在一段來自Facebook專頁「美麗日報」及「天佑香港」的影片中,受訪者自稱是被捕三次的救護員,指控警察暴力對待甚至性侵被捕者,然而有關的《美麗日報》網站可疑。

2019/11/04 | Kayue

內容農場的最大禍害,不在於假新聞

內容農場利用人類的惰性吸引我們點擊轉發,而這些惰性——也許是看到誇張標題就轉發,又或不追尋消息來源——始終對追尋真相有害,因此內容農場轉載的資訊無論真假,我們都應與之割席。

2019/10/21 | 精選書摘

尼爾弗格森《廣場與塔樓》:光明會是嵌在共濟會裡的隱匿網絡,像某種寄生植物

光明會應該被理解為啟蒙運動史一個發人深省的注腳,而不是什麼以惡意維繫超過兩百年的全能陰謀。保密是有道理的。然而,遮遮掩掩最終使當權者得以誇大光明會搞革命的威脅。

2019/09/26 | 休班記者

香港之夏、印尼之秋:不自由毋寧死

「民主」不可能完美,但它給予人民一個渠道,一個嘗試,以及一個改變的希望。香港理論上應能推動更佳的民主進程,惟至今仍是原地踏步。

2019/08/22 | Kayue

要減少針對警察的流言和「起底」,警方應先自我檢討

警方指網絡上有很多針對警察及其家屬的「起底」和煽動暴力言論,也有不少跟警察有關的流言。這些問題的一大成因,是警權過大而且不受監察,加上警隊失去公信力所致。

2019/08/09 | Kayue

避免成為散播謠言幫兇,轉發訊息前須注意這三點

「反送中」運動令網絡出現不少失實資訊,要避免不慎傳播流言,我們必須更小心核實資訊,在轉發訊息時亦需要提供資訊來源,方便其他人追查。

2019/06/24 | GlobalVoices 全球之聲

當互聯網都被中共把持,中國的「官方事實平台」能闢什麼謠?

很多人對這個消滅網絡流言的平台持懷疑態度,因為已經有很多個制壓謠言的平台在運作。此外,多數中國網路使用者已經避免在網路上留下批判性言論,和分享政治敏感的資訊。

2019/05/07 | 《科學人》粉絲團

歐盟《防止網路散播恐怖主義內容審查草案》︰反恐抑或限制言論自由?

2018年法德在歐盟議會提出《防止網路散播恐怖主義內容審查草案》,規定網站內容如果經警方提報為「恐怖主義內容」,即使警方沒有事先取得法官授權,網站業者仍須於1小時內刪除該則內容,否則將處以罰款。

2019/04/13 | 精選書摘

《我們與惡的距離》導讀:通往地獄之路,通常由自命良善的人鋪成

《我們與惡的距離》裡面的多數角色,都有著跟人群向惡人丟個石頭便感到滿足的潛意識,並非因為正義感——我們對善惡的沉迷,更多是我們的自戀有了更多的表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