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1/10/23 | 方格子vocus

【動畫】《龍與雀斑公主》:細田守版《美女與野獸》,王道組合劇情卻有嚴重瑕疵

細田守常使用動物外表人類型態的獸人角色當作主角群的形象,親情與家庭羈絆也一直是細田守電影創作核心。《龍與雀斑公主》不免俗的又是一次獸控和家人的王道組合,並加上他擅長的網路世代故事和新元素,試圖做出改變。

2019/06/28 | 精選書摘

《劉墉談親子教育的40堂課》:責備管教有技巧,父親母親大不同

你可以比!但是先要孩子跟他自己比。他只要比以前進步,就算還是不如人,你也要肯定。即使他跟自己比都一次不如一次,你也不能完全否定,因為「沒有不能學習的,只有不會學習的」。

2019/06/28 | 精選書摘

《劉墉談親子教育的40堂課》:視覺、聽覺與觸覺型的孩子,如何因材施教?

人各有才!人各有長!每位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必須先不斷告訴自己:「今天我面對的這群孩子,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必須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用不一樣的方式引導。」

2019/01/13 | 精選書摘

米榭塞荷《拇指姑娘》:翻轉「無能推定」、禮讚「第三種載體」

個人資料如今已成為某種財富的來源,拇指姑娘──個體、顧客、公民──是否會冷眼看待國家、銀行、百貨公司⋯⋯將她的個人資料據為己有?這是一個政治、道德、法律問題,其解方將改變我們的歷史、文化前景。或許會因為第五權(「資料權」)的到來,而導致社會政治權力分配的重組。

2018/04/28 | Leo Chang

台灣的世代衝突:挑戰「中國國民黨教」就是破壞秩序?

台灣的千禧世代普遍充滿挫折感,這些人在教育過程中被教導要獨立思考,進入社會後又被戰後嬰兒潮灌輸當小螺絲釘的概念,明明每個人可以是獨當一面的電腦程式,卻只能被當成工業思維下機器的一小部分。

2017/08/27 | eoiss

智慧型手機普及化,讓脫離生活經驗的知識份子再也沒有影響力

真正讓筆者注意的是,這幾年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化,讓整個世代的思維轉變。恐怖的點不是在於他們可以透過手機隨時得到資訊,而是現在這一代的思考方式跟我們已經不一樣。

2014/11/12 | 張忘形

你厭倦長輩有臉書和Line就什麼都要分享?他們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

我想我可能有些年齡層的歧視,根據我自己的觀察,會轉發很多被我認為是「垃圾資訊」或是「謠言」的人,大概是40歲以上的長輩。而我每次都很努力的希望他們查證後再轉發,但是從來沒有看到效果,還是有大量我覺得不需要出現的訊息不斷分享。而我整理了我身邊的例子,我覺得事情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