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8/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明年舉行大選,4000萬選民資料庫遭駭,專家點名俄中可能是幕後黑手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網路研究主任蘇利文(James Sullivan)告訴媒體,俄、中可能是網攻幕後黑手,且從遭駭資料的性質及駭客潛伏的時間長度判斷,這應是一場由國家領導的網攻行動。

2023/08/08 | Abby Huang

愛沙尼亞前總理安席蒲:烏克蘭戰爭讓台灣走進歐洲人心中,敬佩這裡的自由人民

愛沙尼亞總理安席蒲表示,愛沙尼亞在1994年決定奉行「一中政策」,這對像愛沙尼亞這樣的小國來說,是一個務實且自利的決定,但他進一步指出,戰爭改變了一切,也改變了很多人對台灣的認識,包括他自己。

2023/08/02 | 王昱晴

美資安公司發現神祕公司「Cloudzy」助中俄駭客團體,中國佈局惡意程式恐解碼美軍行動

自今年初以來,中國的間諜行動頻頻,先是在2月以間諜氣球飛越台灣、日本、美國等地進行情報蒐集;又在5月,被微軟爆出惡意軟體「伏特颱風」,入侵美國網路。今(2)日,美國德州的資安公司Halcyony發表一份報告,再度揭露中國的駭客行動。

2023/08/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戰略研究論壇舉辦日美台兵推,最重要意義是「正確認識台灣的價值」

李廷盛指出,日方人員透露,一年有3000多艘日本船隻通過台灣周邊海域,全球有6成貨輪經過台灣海峽,且台灣的經濟產值實際上已達到G20成員國的門檻;此次日美台兵推最重要意義是「日本正確認識台灣的價值」,反之,台灣也可藉兵推瞭解日方對相關事態的想法與處理方式。

2023/07/3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零時差攻擊》:為什麼一收到通知,你就該立刻更新系統或軟體?

當我讀了這本《零時差攻擊:一秒癱瘓世界!《紐約時報》記者追蹤7年、訪問逾300位關鍵人物,揭露21世紀數位軍火地下產業鏈的暗黑真相》,我真的感到害怕,從此以後只要任何操作系統或軟體要更新到最新的版本,我一定不假思索馬上更新!

2023/05/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眾院中國委員會通過台灣報告提出10點建議,包括加快交付軍售、擴大美台聯合軍事訓練等

委員會在詳細審視此一問題後,為國會行動提供藍圖,包括美國應當增加在印太地區遠程飛彈與無人駕駛車輛,但美國國防製造基地不具備快速生產所需數量的能力;美國與其盟友需要加強和更佳協調與集體規畫,以嚇阻或在外交和經濟上因應台灣危機;強化美台軍事聯合訓練,以增強威嚇力。

2023/05/24 | Abby Huang

什麼時候要還錢?《路透社》揭露中國為獲取還款資訊,派駭客攻擊肯亞8政府部門

《路透社》報導,這系列的駭客攻擊始於2019年底,一名肯亞政府員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下載了感染文件,使駭客能夠滲透網路,並訪問其他機構。不過中方表示,「中國是網路竊盜和攻擊的主要受害者,也是網路安全的堅定捍衛者。」

2023/05/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研究:台灣受網路攻擊次數居各國之首,各組織每週遭受3250次攻擊

資安廠商Check Point昨(15)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今(2023)年第1季全球各組織平均每週遭受1248次網路攻擊,年增7%;台灣受攻擊次數居各國之首,各組織每週遭受3250次攻擊,年增24%。

2022/12/08 | Abby Huang

日本前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訪台:未來戰爭不只陸海空,台美日應加強太空、網路、電磁波合作

日前日本立憲民主黨2位眾議員先後在國會施壓要求首相岸田文雄表態不支台獨,為此中山泰秀表示,日本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有許多的政黨,不過任何政黨的發言都不能代表政府立場,也不影響政府政策。立委王定宇表示,就像台灣也有附和中國的聲調,日本、澳洲都有這些附和中國的人,但這無損台日友誼。

2022/10/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借鑑俄烏戰爭經驗:唐鳳稱10月台灣將推動備用衛星網路,以因應激烈軍事侵略

美國資安公司麥迪安(Mandiant)情報分析主管赫特奎斯特(John Hultquist)指出,台灣已經十分容易受到網路間諜活動影響,台灣鄰國急於「查看他們的郵件」。與烏克蘭相比,台灣的地理位置讓台灣面臨網路可能完全中斷的風險。

2022/09/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朝日新聞》專訪唐鳳:認知戰結合軍事行動就是「混合戰」,台灣要與世界合作對抗

唐鳳表示,台灣遭受如此攻擊時,很重視到底是來自於境外或境內。這次的攻擊是來自於境外,也可能經由幾處中繼站所帶來的網路攻擊。一項由瑞典大學主導的國際性調查結果顯示,台灣自2013年後,遭假訊息攻擊的情況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且近年和第2名的差距更擴大。

2022/08/04 | BBC News 中文

盤點武裝實力,中國是否能在新的全球軍備競賽中成為獲勝者?

1979年越戰後,中國還沒有參與過戰爭,所以中國的許多軍事能力完全未經測試。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中國,許多人都希望這種情況能維持下去。

2022/06/15 | TNL 編輯

苗博雅質詢要求「北市府網軍」科長唸出自己的PTT留言,柯文哲怒批羞辱公務員當作秀

苗博雅批柯文哲的說法是認知作戰,會議全程直播、沒有任何議員訕笑或羞辱公務員,都是理性平和討論「公務員上班否做市府的政治打手」的嚴肅問題,誰對此有疑問只要看現場影片就一清二楚。

2022/02/25 | 曾凡芸

向俄羅斯網路攻擊宣戰:烏克蘭呼籲國內駭客「協助抵禦攻擊」、全球最大駭客團體對俄進行網路戰

在俄羅斯軍隊攻擊烏克蘭,各地居民紛紛逃離之際,24日早上駭客論壇開始出現招募志願者,協助抵禦俄羅斯網路攻擊。參與網路攻擊防禦計畫的2位駭客表示,烏克蘭政府正向國內地下駭客組織招募志願者,協助保護國內的重要基礎設施,同時針對俄羅斯軍隊進行網路情蒐任務。

2022/01/18 | TNL國際編譯

烏克蘭遭不明駭客大規模網路攻擊,外界解讀為俄國軍事入侵的可能前奏

據統計,目前俄羅斯約有超過10萬兵力部署於兩國邊界,雖然克里姆林宮方面否認有任何入侵烏克蘭的計劃,但癱瘓烏克蘭政府網站仍普遍被外界解讀為是入侵烏克蘭的前奏。

2021/07/21 | TNL國際編譯

美國起訴並通緝4名中國駭客:網路攻擊足跡遍布12國、利用微軟程式漏洞竊取25萬筆個資

據調查,中國駭客活動的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澳洲、德國、英國、瑞士、挪威、沙烏地阿拉伯、印度、馬來西亞、柬埔寨、南非共12國;橫跨航空、國防、教育、政府部門、健康、生醫與海事等多項不同領域。

2021/01/06 | 恕我無法支持

有那個時間金錢到處宣傳數位身分證,不如先補足政府法定資安人力再來談

數位身分證這種有能力儲存生物特徵、能追蹤監控追蹤全體國民的工具,可能導致「數位獨裁」。即使台灣永遠保持無瑕的民主,擁有全體國民個資與數位足跡的珍貴資料庫,也難逃全球駭客的覬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