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網軍

網軍是一個網路用語,它可以指:

網路特工,受到政府機構或政治性組織所雇傭,透過網際網路進行活動的人員。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8/13 | 莊貿捷

「政黨-媒體-網軍」一條龍,側翼如何搞爛我們的國家?

許多國家的側翼網軍利用政黨、政府的資源,以不公平的手段,和中立客觀的媒體競爭民眾的注意力,使得專業的記者所查證報導瞬間化為泡影,此後再吸納大量社會資源,讓大眾在錯誤的事實上,用上大半心力追逐偏離事實的議題,這就像癌細胞讓新聞從業人員日益疲敝。

2023/06/25 | QSearch

立委社群聲量全解析:誰是藍綠營空戰司令?哪些議題最能召喚支持者認同?

分析過去3年的粉專聲量與經營模式,整體而言,泛藍陣營立委在純政治的話題上,更容易引起支持者共鳴、泛綠陣營立委相較之下受關注、引發共鳴的議題較多元,更感性一點。此外,雖同為Top10,但泛藍、泛綠立委的聲量分佈就有顯著不同——泛藍陣營聲量更集中在少數立委上,泛綠陣營則相對平均分佈......

2023/06/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柯文哲:網軍是國防第一要務,每年癱瘓中國網路;坦言司改困難,若當總統請黃國昌任法務部長

柯文哲指出,如果中國對台灣動手,第一步是資訊戰,先癱瘓掉所有網路,第二步是飛彈、制空制海進攻,最後才是登陸戰,因此應花更多錢在資安部分;他曾去過以色列看過網軍,高中畢業就要當兵,挑出成績最好的幾個去做網軍,用國家力量培養網軍。

2023/03/05 | 《思想坦克》

一邊唸佛一邊造謠:中國直營網軍用佛法包裝假新聞,污衊蔡總統不遺餘力

一個全新的中國網軍正式現身,同時經營臉書與YouTube、內容有一半在宣揚佛法的美好與社會向善,但到最近則開始宣傳跟台灣政治有關的假新聞,尤其是針對蔡英文總統個人隱私的謠言、以及各種靈媒說台灣要被毀滅的恫嚇。

TNL+ 2023/01/19 | 傅紀鋼

王世堅、高嘉瑜砲口對內「傷害黨」圖的是什麼?賴清德該開鍘嗎?

王世堅與高嘉瑜兩人目前遭民進黨內支持者圍攻,認為他們對同黨林智堅的批判,以及指責側翼是在分化支持者,是背骨仔。那他們寧願遭同志圍剿也要逆風前行,圖的是什麼呢?

2022/12/14 | 讀者投書

民進黨為何短短數年之內流失百萬民心?綠營支持者韓粉化,難以擺脫「尾巴搖狗」的宿命

民進黨根基猶在,與其只想換換幾個人做做樣子,更該全面檢討這6年下來府院黨的各項缺失,即使會遭到側翼網軍或者勢力要角反咬,也將它視為刮骨療傷的陣痛期,因為這才是讓民進黨真正重生的。

TNL+ 2022/11/29 | 傅紀鋼

蔡英文複製過去國民黨「我是為你好」的傲慢優越感,讓「討厭民進黨」成為各界共識

蔡政府執政的問題不在改革或政策上,雖然不是一步到位,但相較馬政府與扁政府時代,蔡英文的確在年金改革、促轉會、房地產時價登錄上有較多著力。那問題出在哪呢?那種傳統國民黨家父長式的「我是為你好」的政策推廣,忽視溝通的重要性,雖然可以成功推行政策,但民心在這個過程,也漸漸形成強有力的反綠勢力。

TNL+ 2022/11/20 | 傅紀鋼

綠營支持者出征竹中竹女模擬投票結果,所謂「側翼」何以發展至此?

近日,新竹市長在竹中竹女聯合主辦的模擬投票中,拿下5成的高支持率,此結果一出,立刻遭到綠營支持者湧入嘲諷,表示年輕人識人不清。同時藍白支持者也加入戰局,表示這就是民進黨的真面目,也是對18歲公民權最諷刺的表現。

2022/09/26 | 財訊

外界霧裡看花的「數位發展部」,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

數位發展部掛牌運作,肩負推動台灣數位轉型的重任,不過在野黨抨擊數位部定位不明,預算過高且不受控制;學者則認為,數位部需要在半年內端出成績......

2022/06/15 | TNL 編輯

苗博雅質詢要求「北市府網軍」科長唸出自己的PTT留言,柯文哲怒批羞辱公務員當作秀

苗博雅批柯文哲的說法是認知作戰,會議全程直播、沒有任何議員訕笑或羞辱公務員,都是理性平和討論「公務員上班否做市府的政治打手」的嚴肅問題,誰對此有疑問只要看現場影片就一清二楚。

2022/06/07 | TNL 編輯

北市府員工被爆上班時於PTT發文造謠,柯文哲:指北市府養網軍是「認知作戰」

台北市議員王閔生昨(6)日針對此事質詢相關單位,北市府回應,該員工確實是在上班時間使用PTT,也確實一家5口都確診,但有關支薪部分後來林姓員工有坦承自己說謊;即確診期間林姓員工是有拿到薪水的。

2022/04/02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講座】政治記者,聲量與網軍:政治是眾人的數據?網路聲量的科學與商業揭密

「我們最常被問的問題是——你們可以預測本次的選舉誰會贏嗎?」若以體重機的角度來想,當下可能不知道明天會變胖還是變瘦,但你知道昨天吃甚麼東西,或是你昨天有運動,你自己也知道前一天或上一周的體重怎麼樣,所以你會知道做什麼樣的事情,會變胖或變瘦。

2022/02/21 | TNL 編輯

沒人追蹤的假帳號大外宣「中國版本」冬奧,Twitter出手刪數百帳號

在Twitter上有一個由3000多個帳號所組成的網絡,這些帳號多半是近期創設的,追蹤人數很少,他們會分享附有評論的官方媒體貼文,而且都是同一則,用於宣傳北京冬奧。

2021/12/30 | TNL 編輯

NCC提「數通法」草案,Dcard、臉書、YouTube等5類網路平台全納入規範,PTT仍未確定

根據NCC提供資料,數通法規範的5類對象包括光世代、凱擘大寬頻等連線服務者、VMware等資訊儲存服務者、Dcard、奇摩拍賣、YouTube、Meta等線上平台服務提供者等,而第5類仍待後續確認標準後由NCC公告,目前也未說明是否將包括如PTT等國內主要論壇。

2021/11/26 | TJ

【關鍵眼中盯】凡事都訴求「抗中保台」的民進黨,最終只會讓人對中共威脅無感

防範中共很要緊,但一味無限上綱的結果,反而會讓這個講到爛的詞彙和礦業法或居住正義那樣,讓一般人覺得無感,甚至當成笑柄。當「政治正確」台派定義出的「中共同路人」越來越多,脫離同溫層後,真的有辦法用這套論述,去說服大部分的人嗎?

2021/10/20 | 陳豐偉

科學證實網軍手法有用,人類大腦就是容易被「農場文」與假資訊吸引

面對網路時代蜂擁而來的資訊,人類大腦難以負擔,現實上也無法一一查核,所以我們會傾向信任朋友的分享,第一時間相信「同溫層」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