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

總統(英語:President),日本及朝鮮半島稱為「大統領」(日語:大統領/だいとうりょう Daitōryō ?;韓語:대통령/大統領 Daetongnyeong ?),是共和制國家的元首稱呼之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30 | 《思想坦克》

侯柯相繼提出「總統赴立法院國情報告」,恐怕會讓行政院長的角色更加尷尬

從2004年陳總統、2015年馬總統願赴國會報告,多數被封殺的理由,都在於朝野對問答方式有質疑。按照憲法規範,總統不宜對立法權有太多「檯面上」的影響力,假設採取即問即答方式,很容易總統每句話都是政策,必定影響立法與政策進程,那行政院長功能將更被弱化。

2023/05/15 | 讀者投書

三大面向分析總統候選人,郭侯柯賴誰是年輕人的新寵物?

依筆者觀察,許多年輕選民檢視政治人物,都不脫離三個面向:「說出痛點」、「跳脫傳統」與「人設風格」。從這三個面向來檢視目前已浮上檯面的郭台銘、侯友宜、柯文哲與賴清德,究竟哪些面向已經合格?應該朝何種方向發展與努力呢?

2023/05/04 | 財訊

難以參透的國民黨徵召大戲:朱立倫到底是用心良苦,還是別有所圖?

國民黨總統提名人選遲未底定,身為國民黨2024大選操盤手,朱立倫如何妥善解決郭侯之爭,推出最強人選,又不造成藍營分裂,對他是個重要的挑戰,而在那之前,朱侯郭的三角習題勢必還要再糾結一段時間......

2023/04/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率團抵台,指各國都有權自治,蔡英文將以軍禮歡迎並贈勳

賈麥岱在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發布一段影片說:「我們去台灣也是為了向世界傳遞明確的訊息,那就是每個國家都有權利自治。」在24日至27日的訪問行程中,賈麥岱將在立法院發表演說,並參觀台中的一家科技公司。總統蔡英文辦公室表示,賈麥岱還將參加一場推廣瓜地馬拉咖啡的活動。

2023/04/21 | 賴明君

傳80歲拜登預計下週二宣佈競選連任,美聯社民調:民主黨只有25%年輕人支持

美國總統拜登可能會在4月25日,宣布競選2024總統大位,以尋求連任。但在45歲以下的年輕民主黨人當中,只有25%支持拜登連任,相較之下,有56%的年長民主黨人表示支持,這樣的差距顯示選民對拜登年齡的擔憂。

2023/04/18 | 賴詩涵

郭台銘:不論是「郭侯配」或是「侯郭配」,我都有信心能贏得大選

郭台銘自美國之旅返台後,又馬不停蹄到日本進行訪問,與日方政要交流經濟與政策心得。郭台銘表示,台日雙方最關注的議題就是台海安全,而在中美競爭下的現在是「大談判時代」,他認為自己能為台灣走出一條不用「選邊站」的路線,也認為中國在對兩岸經貿關係的處理上是理性的。

2023/04/14 | 王家俊路邊社政治學

郭台銘僅剩的一條路,是宣布獨立參選,朱立倫、侯友宜會立刻跪下

如果最終不能選總統,朱立倫篤定徵召侯友宜,郭台銘兩個月來有需要演這齣嗎?不是洗國民黨的臉,就是被國民黨洗臉,郭董如果沒有這種氣魄,連國民黨都玩不過,朱立倫、侯友宜都不敢反,就不用玩政治了。

2023/04/14 | 方格子vocus

郭台銘「梭哈記者會」直球對決侯友宜,用計布局一舉三得

朱立倫民調低也不死心、侯友宜拖到後面可能不會選、郭台銘萬一輸了不服氣,這三個人的三不,讓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這場局猶如死結,但其實真正關鍵只有一個人,就是朱立倫。

2023/04/05 | TNL 編輯

郭台銘為4年前負氣退黨道歉、爭取國民黨提名選總統,侯友宜:護國愛民是我不變初心

外傳國民黨總統提名人選最晚在5月底、6月初確定,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訪美行程提前回台的記者會中,表示將全力爭取國民黨總統提名,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與民進黨中央,也都做出了回應。

2023/04/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訪馬雅文明心臟,蔡總統:希望與瓜地馬拉邦誼永固,3000年也不為過

總統蔡英文參訪蒂卡爾國家公園後表示,「希望兩國邦誼永固,3000年也不為過」;一旁的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則頻頻點頭,兩人也在總統攀登2號神殿前互相打氣,互喊加油。

2023/03/15 | 李秉芳

賴清德登記參與民進黨總統初選:Team Taiwan,挺台灣!讓台灣成為民主世界的MVP

目前有2人領表,在賴清德外另1人為黨員陳進昌,不過陳進昌還沒登記。17日登記結束,若有2個人以上,必須進行初選,賴清德會依據黨規,黨主席的工作就請假。

2023/03/09 | 李秉芳

15位大法官將全由蔡英文提名,民團呼籲總統「禮讓提名權」給副總統、立法院長和在野黨

1997年修憲時制定交錯任期制度,大法官任期有4年、8年的交錯設計,是為了不要讓15人都由同一位總統提名。但是前總統馬英九時代,打亂了這樣的「交錯制度」。

2023/01/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瑞士媒體選出5位影響全球局勢女性,蔡英文獲選被稱為「敢於對抗北京的總統」

瑞士最大民營媒體集團Tamedia旗下的《24小時》和《日內瓦論壇報》昨(18)日報導選出2023年最值得關注的5位女強人,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入列。報導稱蔡英文為「敢於對抗北京的總統」,表示她「堅定不折」,「面對把半導體製造世界龍頭之島視為領土一部分的中國,她寸步不讓。」

2023/01/12 | 讀者投書

第三勢力的未來(下):汲取新黨、親民黨失敗經驗,給民眾黨與時力五點建議

要批評民進黨的現狀很容易,但好歹人家可以在台灣政壇屹立不搖36年,一定有他的成功之處。無論時代力量還是民眾黨,如果小黨沒有學習其中的長處,只看到他目前執政的短處,那永遠就只能當小黨。

2023/01/03 | 讀者投書

柯文哲如果有遠見,就應該把自己定位成民眾黨的黃信介,而不是民眾黨的宋楚瑜

民眾黨創黨至今三年多以來,就投入大大小小的選舉,卻未能拓展更多票源,地方經營不深,根基不穩,資源也有限,但是民眾黨的決策圈似乎一開始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一再將有限資源投入一場又一場的選舉當中,卻沒有設想停損止血。

2023/01/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總統蔡英文2023新年談話:面對全球通膨與經濟衰退風險有4大目標,財政餘裕在許可範圍內與全民共享

今(2023)年的首日總統蔡英文向全體國人表示,「眾志成城,台灣向前」。他說新的一年,執政團隊的四項重要任務就是:照顧人民生活、維持經濟動能、守護國家安全、善盡區域責任。

2022/12/27 | 張宇韶

郭台銘想上大位的罩門就是,他無法將「老闆邏輯」轉換成「領導人論述」

郭台銘或許納悶同樣是購買疫苗議題,為何去年自己獲得讚賞,今年卻備受爭議?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只有郭董自己看不懂。關鍵在於心態與角色的問題:想上大位的他,卻使用了打手般的戰術模式。

2022/12/06 | Abby Huang

澳洲跨黨派議員低調來台、傳台灣政府可能遊說挺台加入CPTPP,澳總理:跟我沒關係

澳洲議員此次訪台行程行前保密,以免中國駐澳洲大使阻撓取消,連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被問及此事時也說:「我不知道,我沒有要去,你該去問他們。」此次訪台成員包括前副總理喬伊斯,以及執政黨工黨的2名議員。不過在訪台以前,議員們表示因為政治敏感,不願公開宣揚訪台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