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TNL+ 2023/09/15 | TNL國際編譯

衣索比亞文藝復興大壩竣工,埃及與蘇丹強烈抗議,憂尼羅河中下游未來恐斷水源

會反對衣索比亞文藝復興大壩,主因衣索比亞位於尼羅河的上游,而埃及與蘇丹則分別位於尼羅河的下游及中游地區。若新完工的大壩正式啟用,恐怕會嚴重威脅到兩國的水源供應。像是埃及仰賴尼羅河的程度非常高,境內用水幾乎有97%倚賴此河。

2023/08/16 | 讀者投書

檢視侯友宜能源政策:拋棄「綠能丑角論」值得鼓勵,但仍深陷「以核減煤」的迷思之中

觀察侯友宜提出的核電占比提升規劃,意味著2030年前,政府需要再投注1兆元以上於核電延役與核四重啟,高於當前政府總體淨零預算規劃。此外,相較於再生能源案場已有多元商業模式,多無需台電出資興建,核電建設投資必將來自台電,將形成龐大財務負擔......

2023/06/12 | 莊貿捷

越南熱浪引發缺電危機,北部工業區輪流限電,蘋果、三星全球供應鏈轉移受衝擊

今年越南首季的經濟成長由前期的5.9%下滑至3.3%,停電問題威脅經濟,事實上越南的缺電問題,比想像的還要嚴峻,今(2023)年5月底越南已經開始實施「關閉路燈」政策,並協調製造業者避開用電尖峰時段。

2023/06/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蔡英文:2025非核家園政策還在,卸任前盼有核四廠轉型規劃

副總統賴清德5月底出席一項校園座談拋出將停機的核能機組,在緊急時刻重啟,外界質疑民進黨2025非核家園目標出現鬆動。總統表示,賴副總統當日被問及的是,假若台灣面臨「被封鎖」的極端情形,影響外部能源沒有辦法進來時的因應方式。

2023/05/20 | TNL 編輯

蔡英文就職7週年記者會:強調供應鏈關鍵地位,續推能源轉型強調「台灣不會缺電」

擔任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重啟核一和核二,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那是個人看法,執行上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去年綠電的發電已經超過核電,政府會堅定持續推動能源轉型,台灣不會缺電。

2023/05/18 | 《思想坦克》

澄清最近的能源謠言:一縣市一小型核電?太陽能板阻礙降雨?需量競價浪費公帑?

寄望小型核電廠、反對再生能源開發、反對能源管理措施,不只發不出一度電,也阻礙台灣的經濟發展、無法滿足國際的綠色供應鏈要求。2024總統大選應以專業的角度、務實討論如何推動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不要繼續流傳各種似是而非的謠言。

2023/04/21 | 讀者投書

隱藏在「限溫令」背後的違法爭議:法律管的是能源,還是冷氣?

《能源管理法》應該是管制冷氣所耗的「電能」,而不是冷氣如何使用,例如百貨公司在離峰時段將溫度調高,尖峰時間開到23度以下,若整體電力消耗比全程都開26度少,其實更符合節約能源的要旨。若將該法解釋為「管制能源設備的使用」,那小至家庭電器、大至工廠生產設備,不就都是規範對象了嗎?

2023/04/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德國最後3座核電廠4/15停止運轉,經濟部長保證不缺電,僅26%民眾贊成停用

去(2022)年2月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停止向歐洲供應天然氣,能源危機迫在眉睫,德國政府9月決定讓原訂年底除役的3座核電廠繼續運轉,以應付供電吃緊的突發狀況。這3座德國最後的核電廠,即將在4月15日停止運轉,核電從此在德國劃下句點。

2023/04/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智庫報告:2022全球新建燃煤發電廠總產能,中國占比超過2/3

由於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導致天然氣供應大亂,各國轉而使用煤炭發電,連帶造成燃煤發電廠退役速度比前一年要慢。中國已承諾會開始減少煤炭消費,但要到2025年才會著手進行。北京當局同時承諾碳排量將在2030年達到高峰,並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TNL+ 2023/01/11 | TNL國際編譯

南非電力公司執行長遭人下毒氰化物,調查認為與肅清貪腐、打擊犯罪集團招致報復有關

狄羅伊特自2019年12月擔任艾斯康執行長以來,便承諾會全面清查公司內部的貪腐行徑,並盡可能打擊組織犯罪,尤其他已意識到,多年來都有組織犯罪集團,滲透至艾斯康內部竊取資金,甚至盜走公司發電廠的大量燃煤及配件、刻意破壞發電站基礎設備,造成停電問題加劇。

2022/1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羅斯千枚飛彈狂轟烏克蘭電網,普亭:我們又沒發瘋,不會率先動用核武

普亭表示「俄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第一個動用它們」,還說「俄國也不會是第二個,因為在我國領土受到核攻擊的情況下,使用核武的可能性非常有限。」他說:「我們又沒發瘋,知道核武是什麼,不會像揮舞剃刀一樣拿著這個武器在全世界亂跑。」

2022/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羅斯空軍基地遇襲重挫心理,普亭:沒必要再軍事動員,但可能在烏克蘭長期作戰

不願具名的西方高官告訴《路透社》,俄國空軍遭無人機襲擊,是俄侵烏以來最深入俄境的攻擊。一位官員說:「如果是他們(烏克蘭人)所為……這確實表明他們可以任意在俄羅斯活動,這會讓俄羅斯人深感擔憂。從心理層面講,我認為這是一大打擊。」

TNL+ 2022/09/22 | 長河

四川高溫限電熱出人命,小粉紅護航「愛國就不要抱怨」簡直是點睛之筆

中國只有一個紅色政府,這個政府要守護的是掌權人自己的紅色江山,所以災情如何根本不是他們考慮的範圍,他們只要考慮,這些災民是否會造反,造反之後如何鎮壓。至於高溫之下多少人被熱死了呢,根本不是紅色政府關心的問題,畢竟中南海裡面一切都是特供的,他們是永遠不會限電的。

2022/09/19 | TNL 編輯

法國民調:核能支持度飆升至75%,認為「可靠但危險」顯現內心矛盾

造成多數民眾轉而支持核電的最大原因就是能源危機。危機使得法國能源獨立性、及對電價和購買力衝擊的討論再度浮出檯面。81%受訪者認為核能對法國能源自主性不可或缺,幾乎成為全民共識。

TNL+ 2022/09/18 | 劉威良

在電價翻了三倍的德國,連煮杯咖啡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阻斷天然氣供給,目的就是漫天要價,藉此操控全球天然氣價格於一手,這對俄國總統普亭來說太容易了,而德國卻只有挨打的宿命。

2022/09/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推「電的迫降」緩解能源危機,成敗取決於27國是否團結

有權力執行方案的是各國政府,而歐盟成員國有的是能源賣方、有的是買方,例如法國賣電給德國,那麼法國從核電廠收到的超額利潤要怎麼分配?是要自己國內先滿足再分給德國,還是直接降低對外售電價格?

2022/08/30 | 莊貿捷

台積電技術論壇,總裁魏哲家重申絕不自行研發晶片,用電目標100%再生能源、2050淨零排放

台積電技術論壇今(30)日重返實體舉辦,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演講以「新的世界、新的契機」為題揭開序幕,會中他強調半導體3大改變,包含技術、消費市場和全球供應鏈,並重申不會設計自己的晶片,強調要客戶成功台積電才能跟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