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置入性行銷

置入性行銷(Placement marketing,又名置入式行銷、植入式廣告),或稱為產品置入(Product placement),是指刻意將行銷事物以巧妙的手法置入既存媒體,以期藉由既存媒體的曝光率來達成廣告效果。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9/03/26 | 精選書摘

《紅色滲透》:從暗渡陳倉到大張旗鼓,中共如何逐步滲入台灣媒體?

張錦華認為,這種台灣媒體形同被中國政府「收買」的現象,其實已經是國家安全層級的問題。她警告說,最後有可能就是中國大陸「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地實現統一,這無疑讓台灣的民主政治和國家安全面臨雙重危機。

2019/03/25 | 精選書摘

《紅色滲透》:從暗渡陳倉到大張旗鼓,中共勢力如何逐步滲入台灣媒體?

張錦華認為,這種台灣媒體形同被中國政府「收買」的現象,其實已經是國家安全層級的問題。她警告說,最後有可能就是中國大陸「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地實現統一,這無疑讓台灣的民主政治和國家安全面臨雙重危機。

2018/09/26 | 法操FOLLAW

媒體的置入性行銷也受新聞自由保障嗎?

呱吉的「民主開箱」公布了新聞媒體的業配內情,去年陳志東記者也揭發中時的業配文生態,引起了軒然大波。後來更激起一波爭論:「究竟置入性新聞是否也受到新聞自由的保障?」「個別記者或編輯,是否可以拒絕配合產出公司的業配新聞稿?」

2017/07/07 | 麻辣咩

比前女友還陰魂不散的「中國式行銷轟炸」

投資除了賣掉版權外,很重要就是廣告收入。尤其現在一些知名演員片酬都是億來億去,不弄一些置入進來要怎麼賺錢?

2017/07/07 | 麻辣咩

比前女友還陰魂不散的「中國式行銷轟炸」

投資除了賣掉版權外,很重要就是廣告收入。尤其現在一些知名演員片酬都是億來億去,不弄一些置入進來要怎麼賺錢?

2016/11/12 | 維京人酒吧 Viking Bar

無所不在的「置入性行銷」,是助力還是阻力?

置入性行銷到底好還是不好?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見解。但在我看來,它並沒有好或不好的問題。因為「每一次你花的錢,都是為了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2016/06/22 | queerology

閱聽人該如何看「拿錢」這件事?媒體在信用和生存間的兩難

訴諸道德或是風骨,並沒有辦法讓媒體生存,如果希望好的媒體能存續,「如何讓媒體既有錢拿,又不會落入拿人手軟的困境」,是閱聽人需要一起思考的事。

2016/03/04 | 吳 承紘

也來談談葉佩雯這個人

曾經被稱為「無冕王」、「第四權」的新聞媒體,在21世紀網路時代的衝擊下選擇和葉佩雯交往,然而苦果卻是慢慢浮現。到底媒體未來該怎樣走,要不要跟葉佩雯分手,是不是能重拾「無冕王」光環,恐怕還得經過一段掙扎期。能不能順利分手,或是就這樣糾纏下去,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了。

2015/12/09 | SmartM人才培訓網

行銷的秘密:為了讓消費者心甘情願掏出鈔票,連店裡放什麼音樂都有「眉角」

人們每天都在不知不覺中接觸到許多廣告,要如何讓自己公司的廣告脫穎而出且奏效,一直都是行銷企劃的煩惱。專門研究品牌趨勢的Martin Lindstrom便在LinkedIn網站發表一篇文章,說明了五個廣告主用來巧妙說服消費者花錢在他們公司產品的方法。

2015/12/09 | SmartM人才培訓網

行銷的秘密:為了讓消費者心甘情願掏出鈔票,連店裡放什麼音樂都有「眉角」

人們每天都在不知不覺中接觸到許多廣告,要如何讓自己公司的廣告脫穎而出且奏效,一直都是行銷企劃的煩惱。專門研究品牌趨勢的Martin Lindstrom便在LinkedIn網站發表一篇文章,說明了五個廣告主用來巧妙說服消費者花錢在他們公司產品的方法。

2014/09/25 | 楊士範

這裡,從來沒有一個人叫「業配文」

隨著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上文章種類越來越多,開始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有些文章,會被某些非特定讀者,直接在FB或是網站上上評為「置入」、「又來個業配文」。

2014/09/24 | ChinaFile 中參館

變形金剛4向中國獻媚不遺餘力,但美國還是真正勝利的一方

為了一探好萊塢究竟淪落到什麼地步,我勇闖人朝洶湧的曼哈頓城區,冒膽選在現為中資經營的連鎖影城:AMC戲院的Empire-25分院看場電影。在連續165分鐘冷血無情的爆炸後,離去時我對好來塢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大感敬畏,並發現沒人因好萊塢向中國的投降致上哀悼;而從中國角度看來,變形金剛4這樣的好萊塢指標片,是有效地向中國國內傳達富饒興味的美國形象。

2014/08/29 | 法治時報

四年六百萬!假改革 真玩樂:司法院假借觀審考察 年年暢遊韓日

司法院「假借」推動觀審制,每年編列預算「暢遊」韓國、日本,光是今年就編列了一百六十二萬九千多元,分別「招待」了13人次到韓國去考察、14人次到日本去考察,這些「考察」前往的機構,都是已經去過多次的同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