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

罷免選舉是指為免去一位當選官員職務而進行的特別投票選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0/12/18 | TNL 編輯

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案成立,中選會宣告明年2月6日投票

高雄市民對第9選舉市議員黃捷發動罷免,中選會宣告通過連署門檻,將於2021年2月6日進行投票。若要成功罷免,至少需要7萬1958張有效同意票,且不可少於不同意票。

2020/11/16 | TNL 編輯

「罷免總統,比罷免市長還容易」:秘魯史上最大憲政危機,臨時總統上任僅5天在抗議聲中下台

自1985年以來,秘魯每位總統都被彈劾、監禁或刑事調查,最近一次被罷免下台的畢斯卡拉是中間派政治人物,受到秘魯民眾喜愛。

2020/08/25 | 《思想坦克》

陳其邁這次補選的「催票率」,是最接近民進黨基本盤的一次

本次高雄市長補選「催票率」的統計結果,可以解釋為陳其邁的得票是回歸了民進黨在高雄的基本盤,在總統選舉以及罷免案回去投蔡英文跟小黨的外縣市民眾,這次可能並沒有回去,可見這次選舉陳其邁可能沒有拓展出新的票源。

2020/06/22 | 劉威良

選上等於八年鐵飯碗?德國南部市長即使不適任,也幾乎不可能罷免

德國是政黨政治,罷免市長或地方議員,常常就需要倚賴議會的地方議員來完成。甚至德國南部的兩個邦就連罷免都不可能,而必須依賴冗長的紀律程序裁決。德國市長任期大多五年到八年,罷免機制幾乎闕如或是仍在起步中。

2020/06/18 | If Lin

【圖表】報復性罷免出現,被鎖定的議員與立委容易罷免嗎?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通過後,有支持者發起報復性罷免,鎖定罷免對象包含許多位非藍營的議員與立委。只是這些人的罷免門檻是否容易達成呢?本文依據個選區實際人口估算,比較罷免門檻與當初得票數的差異。

2020/06/17 | 《思想坦克》

先不談「死者為大」,談談「議長」在台灣的角色

議長輕生之後,大喊「死者為大」的人在靈堂也比讚合照;而因為罷韓成功歡天喜地的另一個光譜也幻想臆測文一堆,沒有幾個人注意到議長去年中風過一次眼睛剩一邊了,沒有幾個人注意到議長過年後在醫院又腦幹出血一次行動不便了,沒有幾個人注意到議長今年開始後就不再見朋友了。

2020/06/17 | TJ

【關鍵眼中盯】如果陳柏惟被「報復性罷免」,民進黨與「小綠」間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陳柏惟真被罷免,在這個相近20年都由顏家把持的地盤,民進黨會不會挾著「進步力量竟被傳統勢力推翻」的民氣,推出一個自家人選「復仇」,奪下這個之前夢都不敢夢的地方,把編制外的自走砲換成自己人?將會一席民意代表都不剩的基進黨,又要不要推人選呢?

2020/06/13 | 黃靖芸律師

罷免案如果廢除門檻,直接用「簡單多數決」會造成什麼問題?

因為罷免案是想要罷免的一方會去特別關注的投票,同意罷免的一方可以簡單動員出比不同意罷免的一方更多的票數,如果把同意票的門檻刪除了,就可能會造成幾乎所有的罷免案成案後,都會罷免成功。

2020/06/11 | 陳慶德

「親中的不名譽者」:韓國媒體怎麼看韓國瑜罷免案?

綜觀韓國媒體報導,隻字不提韓國瑜所言的「三個遺憾」,但我們透過外媒觀點,得知臺灣民意之向背,更期望國民黨能重新好好思索兩岸論述。

2020/06/09 | TJ

【關鍵眼中盯】韓國瑜被逐出高雄,「造王者」中天新聞可能也要離開螢光幕

新聞台是台灣的第四台產業中,少數比較賺錢的單位,如果中天新聞真的無法通過NCC的換照審核,49到55這段黃金區間當然不可能就空在那,事實上,已經有不少電視台和財團覬覦那個位置。

2020/06/09 | 吳瑟致

罷韓給台灣政客的啟示:如果你吃碗內看碗外,我們會收回給你的權力

罷韓成功是落實人民參政權,高雄會是臺灣民主發展的典範,青年族群的政治效能感提升,再再提醒所有的執政者,面對權力要謹慎、謙卑、誠信與負責,同時也立下告示給有意挑起市長之位的政治人物,「將對百約百叛者收回權力」。

2020/06/07 | 李秉芳

【圖表】史上第一次直轄市長罷免案:不只六成選區「翻盤」,高雄哪區最希望韓國瑜「走人」?

在2018年的高雄市長選戰時,韓國瑜在高雄市38個行政區中,拿下了高雄28個行政區,而這次在罷韓投票時,在38個行政區中,有23個行政區罷免同意票數,高於2018年韓國瑜的市長得票數。

2020/06/04 | 李秉芳

【懶人包】6/6罷韓投票前,你該知道的9件事一次看懂

如果罷免案通過,韓國瑜可以提出司法救濟,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罷免無效」。受理法院各審必須要在6個月內審結,一審結束後,假設韓國瑜繼續上訴,訴訟可能會1年後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