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罷工

罷工行動,簡稱罷工,是工人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集體拒絕工作的行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7 | 王昱晴

拜登搶先川普出席汽車工會罷工、支持調薪40%,外媒:為爭取搖擺州工人選票

今天是美國聯合汽車工會罷工的第13天,工會與底特律三巨頭:福斯、通用汽車、斯泰蘭蒂斯的合約談判仍未達成共識。美國總統拜登26日前往位於底特律郊區,一座通用汽車工廠外聲援罷工的成員,並支持工會爭取調薪40%。

2023/09/26 | 邱宜君

消防員要工會,行政院給協會:消防員批府院「以戒嚴威權心態決定公務員的命」

消防員強力訴求組「工會」,行政院卻說,修法強化「公務人員協會」就行了,這兩個會到底有何差別?消促會顧問表示《公務人員協會法》的協商效力弱到,連推動年金改革的李來希都不想用。政府以A答B的話術,其實只是要迴避一個落後歐美國家數十年的問題:憑什麼禁止公務員組工會?

2023/09/26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新片上映延期、影展冷冷清清,好萊塢編劇、演員公會為何雙重大罷工?

隨著編劇和演員罷工分別進入第五和第三個月,雖然日前傳出編劇與製片公司和串流媒體達成初步協議,可能成為罷工結束的開端,但電視和電影製作已經大受影響。究竟這場影響所有人的大罷工發起原因是什麼?你又是否支持罷工呢?

2023/09/26 | 讀者投書

消防員組工會就能避免殉職嗎?地位與籌碼對等,才能開啟真實的協商與談判

在早期,消防員的殉職問題更被視為是一種獨立事件,看似僅限於政府與消防員個案間的關係、僅限於上對下的撫卹與安撫的責任。但在消防員殉職議題的發展,亦即當「人」開始被視為問題中心的時候,就會發現獨立事件並不獨立,這使消防員的殉職問題拓展到個體勞動條件、工廠管理乃至於都市規劃問題,最後推動消防法的修法。

TNL+ 2023/09/19 | TNL國際編譯

美汽車工會萬人罷工談判陷僵局,勞方批貪婪,資方駁:已提「最慷慨」調薪方案

工會提出薪資漲幅近4成的要求,事實上也涵蓋在資方同意該條件後,立即向勞方調漲20%的薪酬。工會另期望資方能減少勞方工時、給予更多的有薪假期,並完善公司內部的退休金及健康福利制度。針對當前協商情形,聯合汽車工會主席范恩(Shawn Fain)承認勞資談判進度緩慢。

2023/09/09 | QSearch

大數據看缺工:餐飲、旅遊、觀光、航空業怎麼討論「人力荒」問題?

後疫情時代到來,觀光餐旅產業正逐步邁向復甦,然而民眾對於美食、旅遊、娛樂等需求的爆炸性增長,亦使人力資源供不應求,使「缺工」議題日漸浮出檯面,隨著各國湧現報復性旅遊人潮,航空業也陸續傳出缺工潮,甚至引爆航班停飛、地勤罷工、行李堆滿地等事件。結構性的「缺工」挑戰,大家怎麼看?

2023/08/31 | 王祖鵬

威尼斯影展開幕星光黯淡,評審團主席、《樂來越愛你》名導力挺好萊塢罷工行動

美國演員工會以及編劇工會的罷工話題持續延燒,這也代表,此議題從坎城影展一路延燒至威尼斯影展,歐洲兩大影展皆有對此展開討論。而曾交出《樂來越愛你》、《登月先鋒》等名作的美國導演達米恩查澤雷,也在威尼斯開幕當天發表了對此事的看法。

2023/08/11 | 王祖鵬

美國演員、編劇雙重罷工的效應發酵,艾美獎自911恐攻後首度延期

在好萊塢演員以及編劇的罷工仍未見停止的狀況下,艾美獎就宣佈頒獎典禮將從今年9月,改到明年1月中旬舉辦,重大頒獎典禮的日期做出改動,是否引發一連串後續效應,有待觀察。

2023/07/28 | 精選書摘

《飛蛾撲火》推薦文:重新思考「我們」,一個勞工運動組織者的絮語與提問

這本書描寫組織洗衣廠工會的艱苦過程,有珍貴的歡笑、互助、友誼,同時也反省工會內部的民主、組織者由上而下的領導性、對於掌握權力的錯誤妄想、上級工會的政治鬥爭……在勞工運動中,工人要面對的不只是資方,也包含所屬的工會及自己。另一方面,書中也爬梳美國勞工運動百年來未正視的性別議題。

2023/07/20 | 洪瑩霏

義大利南部逼近攝氏47度,16城市發布紅色警報,窒息高溫迫使工會醞釀罷工保命

高溫襲捲南歐引發罷工潮!義大利總工會(CGIL)表示,高溫對工人來說是相當嚴重的問題,這會使他們的健康和安全面臨很大的風險。氣象學家警告,未來幾天南歐氣溫將創下歷史新高。因各地氣溫仍會持續攀升,高溫所帶來的勞工威脅將持續上演。

TNL+ 2023/07/18 | 賈小米

我在好萊塢現場的罷工觀察:演員與資方對「串流」利潤產生分歧,新時代影視產業該何去何從?

美國時間7月14日,美國演員工會正式宣布啟動罷工,暑期鉅片《奧本海默》立刻傳出英國首映現場演員們離席的消息。由於演員們的影響力,讓不少平時沒有關注影視新聞的人,紛紛詢問發生什麼事?自1960年來,編劇與演員工會再度同時罷工的原因,其實很大一部份來自於勞資雙方對「串流」無法產生共識。這場罷工的來龍去脈究竟為何,未來又會帶來什麼影響,以下是我在好萊塢第一線的觀察。

2023/07/14 | 德國之聲

談判破局:好萊塢演員工會與編劇工會上演63年來首次「雙罷工」,《奧本海默》影星提前離開倫敦首映

好萊塢的編劇自今年5月起展開罷工,如今演員工會也宣佈加入罷工行列,成為1960年代以來,好萊塢影視業首度爆發「雙重罷工」。勞資雙方有哪些訴求與主張?

2023/06/15 | 張博丞

埃及通膨貨幣貶值嚴重,《BBC》開羅分部「靜坐罷工」要求以美元發放工資

在最近一次的談判中,管理層答應總共為員工加薪27%,不過仍受到員工駁回。《BBC》一名員工表示,管理層提出的加薪並不會「彌補我們的損失」,並補充:「埃及預計在8月底會再一次迎來貨幣貶值,許多人預測埃及鎊將再貶值三分之一。」該名員工指出:「我們去年的月薪為1200美元,現在的薪水相當於僅剩500美元。」

TNL+ 2023/05/29 | 賈小米

2023好萊塢編劇罷工全解析:關乎影視產業未來的一場戰鬥,勞方與資方誰能勝出?

不要以為遠在好萊塢的編劇罷工與台灣沒關係,事實上,上一次好萊塢編劇罷工回溯到2007年,幾部劇本未完成就硬著頭皮開拍的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復仇之戰》、《007量子危機》、《X戰警前傳:金鋼狼》的品質有目共睹的低落,而在好萊塢缺席暑假檔期的情境下,2008年一部名為《海角七號》的台灣電影,意外在暑假尾聲竄起並在台灣締造票房奇蹟,開啟了台灣影視產業的新篇章。究竟,今年的好萊塢罷工,又有甚麼細節值得注意呢?

2023/05/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五一反年改遊行,示威民眾:馬克宏沒有正當性,法國已成「現代獨裁國家」

然而,這次遊行各方聚焦的重點在於,由於憲法委員會4月14日已批准退休制度改革法案主要條款,且馬克宏也已經簽署新法,立法程序正式完結,人民接下來還能怎麼做?對此蘇菲告訴記者,可以繼續罷工、繼續占領街頭,「2006年首份聘僱合約法政府就退讓了,他們是可以退讓的,我們也會嘗試讓他們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