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7 |
聯合國獨立調查團:官方制度性打壓,羅興亞難民重返緬甸不安全
由於仍留在若開邦的緬甸羅興亞人生活狀況不佳,加上緬甸軍與若開軍有武裝衝突,因此聯合國獨立調查團稱當緬甸政府未改善當地人權、安全條件情況下,從孟加拉重返緬甸的羅興亞難民人身並不安全。
前往選舉專區
根據兩名緬甸逃兵所描述的暴行,以及海牙國際法庭已向超過100萬現正在孟加拉逃難的羅興亞人蒐集到的證據,所指控的嚴重人權侵害互相符合。唯一的差別是,這次的證言來自加害者,而非受害者。
全球有5080萬名國內流離失所者,緬甸共有45萬7000名,他們主要是因為政治和族群衝突導致的暴力事件而離開家園。
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近日率領代表團親征位於海牙的國際法院,為緬甸政府對洛興雅穆斯林發動的軍事行動辯護,她承認軍方或許用了「不相稱武力」,但否認當局有任何「種族滅絕意圖」。
雖然馬來西亞是願意接受緬甸羅興亞難民的穆斯林國家,但除了當地高昂生活成本之外,還有其他因素讓這群離鄉背井的難民,無法當正常的工作者。
儘管流亡的羅興亞、敘利亞與阿富汗難民成功被馬來西亞收留了,可過上生命受保障的生活,但他們還是得面對過去逃亡日子帶來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由於仍留在若開邦的緬甸羅興亞人生活狀況不佳,加上緬甸軍與若開軍有武裝衝突,因此聯合國獨立調查團稱當緬甸政府未改善當地人權、安全條件情況下,從孟加拉重返緬甸的羅興亞難民人身並不安全。
聯合國的緬甸獨立事實調查團的報告指出,緬甸境內仍居住有約60萬羅興亞人,而且面臨著系統性迫害的「種族滅絕的嚴重威脅」,而身爲緬甸實權領導人的昂山素姬是否該負有責任,一直具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