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24 | 德國之聲

阿薩德時隔19年再次訪問中國,習近平為何現在拉攏敘利亞?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9月21日抵達杭州。他將出席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並於22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此行是他自2004年以來再次訪問中國,被認為是其政權殘酷鎮壓反對派十多年後重返國際舞台的重要一步。

2023/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王毅見蘇利文,學者:關鍵字句對美充分表達不滿,雙方仍未見關係緩解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時殷弘表示,從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中美雙方高層交往與溝通幾乎沒中斷過,今年6月以後的高層溝通非常頻繁,但是溝通是一回事,溝通的結果要視中美在一系列關鍵問題上互相的態度與舉措。

2023/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登聯大演說,強調美中關係「去風險」非脫鉤,會見中亞5國領袖預告將出訪

拜登演說後半談及中國前說,美國打造諸多夥伴關係「不是為圍堵任何國家」。他重申美國試圖負責任管理美中競爭,防止競爭演變成衝突;美國致力「去風險」(de-risking) 而非與中國脫鉤(decoupling);美國將持續透過航行自由、公平經濟競爭維護基於規則的秩序,反制「進逼與恫嚇」。

2023/09/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中國面臨內外部挑戰,經濟困境恐比30年前日本更棘手

《華爾街日報》報導提到,現實是中國在許多方面,比當時的日本更棘手。中國的公共債務水平比當時的日本更高;人口結構上也更糟糕;而其面臨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已非日本當時面臨的美日貿易摩擦所能相比;且當局近年來一直在整頓民營部門,在意識形態上似乎不如當時的日本政府那麼傾向於扶持經濟。

2023/09/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APEC舊金山峰會有望促成「拜習會」,中國學者:宣傳部門肯定也需要這場會談

隨中國外長王毅會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關於習近平是否會在11月的APEC舊金山峰會會晤美國總統拜登也引發熱議,一名中國學者認為這場會晤將具有穩定內政、作為宣傳素材等多重意義,習近平極有可能會參加。若如其所猜測,這將會是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去(2022)年G20峇里島峰會會晤後,睽違已久的一次交流機會。

TNL+ 2023/09/18 | 湯名暉

中國與印度在G20、東協兩大峰會各顯神通,「全球南方」的主導之爭誰能勝出?

由於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缺席東協峰會,更能顯示中國才是峰會的主導者,各國也未就近期的南海問題提出意見。相形之下,8月份才遭受水砲攻擊的菲律賓顯得孤掌難鳴,雖然在人道考量的名目下完成對仁愛礁的補給,但是得連同美國的份吞下十段線的「苦水」。

2023/09/16 | 德國之聲

美越關係升級代表越南倒向美國?歷史可以借鑑,但不能直接拿來類比

越美關係的升級是否會讓河內在對中美的選擇中事實上倒向美國,加入美國的反中陣營?政論家鄧聿文認為,河內在強化對美關係的同時也會小心翼翼,以避免觸怒中國。

2023/09/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BBC專訪美前眾院議長裴洛西:美國堅持一中政策,未因我曾訪台而改變立場

主持人接著詢問,儘管一中政策不變,但拜登政府似乎已放棄「戰略模糊」立場,因為當拜登被問及,一旦台灣遭受攻擊,美國是否會動用武力保衛台灣,他回答「是的,如果台灣遭受前所未見的攻擊」,但這並不符合美國的政策。

2023/09/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證實G20與李強會面,拜登:中國經濟困境不會導致它侵略台灣,事實上正好相反

拜登用「危機」形容中國經濟情勢,並且提到房地產業和高青年失業率等問題。他說:「他計畫當中一項主要經濟教條現在完全沒有發揮作用。我對這樣的情況不開心,但是那沒有起作用。」拜登指的是習近平。

2023/09/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習近平缺席G20、國安部談論美對中戰略,分析:加速與西方脫鉤,美中關係前景難樂觀

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秘書長曹辛,解析習近平缺席G20印度峰會原因是出於對美國施壓。他說,習近平的缺席,倘若不是健康因素,根本原因就在於北京對於拜登政府接連派出高階官員訪中的政策調整不滿意;因為美國仍以「國家安全」為理由,繼續對中國實行「小院高牆」式遏制手段。

2023/09/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防部提「複製者計畫」,未來2年內建自主系統強化對中嚇阻力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說,過去20年裡,作為美國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的中國精心打造一支現代化軍隊,削弱美國數十年來所享有的作戰優勢。對此,美國國防部推出複製者計畫,希望在未來18到24個月內在多領域部署數千個自主系統。

2023/09/06 | 德國之聲

中國不爽印度的三個理由,最終讓習近平決定缺席G20峰會

習近平缺席G20峰會也讓外界關心起他會不會參加11月在美國舉辦的APEC峰會。本文作者認為,倘若連接缺席這兩場會議,拜習會在今年就只能泡湯了。

2023/09/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中國人疑假扮遊客闖美軍事基地達百次,構成潛在威脅

美國表示近日記錄到多起中國人假扮遊客試圖闖入美國軍事基地的案例,美國官員認為這是一種新型態的間諜活動,儘管中國反駁表示這是惡意虛構。華府智庫更指出這是一種情報圈熟悉的低層級手段,利用人海戰術搜集敵方情報,不過目前尚未有因刺探敵情而被起訴的案例。

TNL+ 2023/09/04 | TNL國際編譯

中國形象差中文學習熱退燒,「韓流」席捲全球,韓語成美國大學選課大熱門

過去十年,與學習國際事務及安全的學生相比,西方國家商學院學生對於中文課程的參與度有所下降。有些人將中文在國際社會的式微歸因於市場變化。隨著Google翻譯和ChatGPT等人工智慧科技的進步,且能掌握雙語的中國畢業生已填滿中文相關職缺,新進求職者不再需要掌握基礎中文技能。

TNL+ 2023/09/04 | 黎蝸藤

中菲仁愛礁事件 :菲律賓巧妙創造擱淺「現狀」,中國批評美國「唯恐南海不亂」有沒有道理?

美國和菲律賓有1951年《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第四條規定「在太平洋海域對任一方的攻擊」,兩國將依約採取行動,對付共同危險。第五條規定「第四條所規定的範圍」,包括「位於太平洋的武裝、公共船隻、和飛機。」所以,如果中國貿然攻擊擱淺軍艦,那麼菲律賓有權要求美國依據條約介入。

2023/08/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資有意投資矽谷新水壩建案,官員反對:不符當地利益

報導評論,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過去10年花費逾1兆美元在許多國家投資興建港口、鐵路、風電廠和橋梁等,以此發展對外經貿關係和擴大政治影響力,並由中國工人負責建設,當中不乏水利設施。董事會主席瓦雷拉(John Varela)告訴《信使新聞》,加州乾旱問題日益嚴重,矽谷確實需要更大蓄水量的水庫,將繼續尋找合作夥伴,但反對中資介入。

2023/08/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商務部長雷蒙多訪中:斷然拒絕中方降低科技出口管制要求,但強調不會與中國經濟脫鉤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向中國總理李強表示,拜登政府支持中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無意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鉤,願與中方保持溝通,維護美中正常經貿關係,推動兩國關係穩定發展。雷蒙多提到,美方也願與中方加強在人工智慧、氣候變化、打擊芬太尼等領域合作。

TNL+ 2023/08/30 | TNL國際編譯

外資撤離中國,中國商界人士仰賴紙牌遊戲「摜蛋」討好高官取得國內資金

據一位現居北京的商界人士透露,他的主管近期甚至規定公司所有員工皆須學會玩這款紙牌遊戲;擁有一家私人公司的黃姓負責人也向《路透社》表示,摜蛋已經成為地方政府官員以及公司高層最喜愛的娛樂活動。「我們透過觀察一個人的玩牌風格,便可以看出他是否聰穎、是否具有野心,或者觀察他是否擁有團隊精神,這可以幫助我們決定有無意願和他成為商業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