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U.S.A.、United States、U.S.)簡稱合眾國(United States),漢字文化圈通稱為美國(America、USA和US),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制共和國,亦是當今世上唯一的超級強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01 | BBC News 中文

解除對李尚福制裁?拜登政府出「烏龍」,美中關係回暖再蒙陰影

美國卡特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劉亞偉分析稱, 美中關係已經進入「危險的雷區」, 拜登總統終於意識到中美目前零和博弈對兩國的和平共處和世界的穩定都是非常危險的。他說, 拜登很可能希望借此時機緩和關係,通過解除對李尚福的制裁來換取雙方軍事高層見面的機會。

2023/06/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中防長對話遭拒,美方公布共機攔截美軍機畫面,中:美方抵近偵察挑釁危險

五角大樓前天證實,中國拒絕美國提出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本週末在新加坡舉行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期間會面。就在美中防長面對面對話破局後,美軍印太司令部昨天透過新聞稿指出,一架中國殲16戰機在26日攔截美國空軍RC-135偵察機期間,做出沒有必要的挑釁行動。

TNL+ 2023/06/01 | TNL國際編譯

美國非裔修女下葬4年肉身未腐,民眾爭相瞻仰「神蹟」,學者澄清非罕見情形

聖徒不腐壞的肉身對於天主教來說,等同見證復活及來生的真理,而天主教會迄今已記錄100多具屍身不腐者,但藍開斯特很有可能成為全美第一個被發現大體處於「不可朽壞」狀態的非裔人士。來自堪薩斯州的居民羅斯伯勒(Lori Rosebrough)認為,看到如此神蹟是一件極其難得的機會。羅斯伯勒稱:「這是上帝的傑作,沒有多少人敢說他們曾觸碰聖人並在祂面前禱告,但現在數千名前來高爾鎮的天主教徒做到了。」

TNL+ 2023/06/01 | 李少民

從毛主席的美術兵到習近平的漫畫家(二):繪畫減輕我遭中國關押的壓力

在被關押期間,整天被國安人員審訊,我於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用美術的眼光觀察周圍,這樣可以減輕審訊的騷擾。我坐在椅子上,貌似發呆,實際上一會兒眯縫兩眼,看大效果,一會直盯盯的看著一處,找精確關係,同時在腦子就開始構圖來表現這些場景。

2023/05/31 | 張博丞

北韓發射軍事偵察衛星失敗,日韓第一時間發布空襲警報引發民眾恐慌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譴責了衛星發射,指出不管是不是發射飛彈,北韓使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的任何發射,都已經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北韓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李炳哲表示,由於美國和韓國於5月25日開始再度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迫使北韓政府必須做出行動,以收集敵方的軍事訊息。

2023/05/31 | 德國之聲

美日菲將首次舉行海防聯合演習,菲律賓強調「與中國在南海爭端無關」

雖然菲律賓官員強調這只是例行演習,但美國、日本和菲律賓的海岸警衛隊將首次在南海舉行3國海上演習,此舉被認為是因應中國在該區域的擴張與軍事行為。

2023/05/30 | BBC News 中文

日本加入限制晶片設備出口陣營,美國對中國的四面包圍完成了嗎?

《路透社》稱,美國採取措施確保企業能保持競爭優勢,而這些措施要有效果,就需要日本、荷蘭兩個行業巨頭的合作。今年1月,美國總統拜登分別會晤兩國首相,希望一同加強對先進技術設備的出口管制,並安排了三方會談敲定細節。3月份,荷蘭和日本分別宣佈了出口管制計劃。上周,日本公布了具體時間表。

2023/05/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啟動階段任務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可能成下一個美中競逐目標

中國官方昨天宣布,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由於美國也準備在「阿波羅計劃」結束逾50年後派遣太空人重返月球,使「登陸月球」成為美中下一個受到矚目的重大競爭目標。

2023/05/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干達總統簽署全球最嚴厲反同性戀法案,累犯最高可判死,拜登抨擊威脅削減援助投資

根據修改後的法案,坦承自己是同性戀不會被定罪,但「從事同性戀行為」將是可判處無期徒刑的罪行。儘管總統穆塞維尼曾建議議員刪除將「嚴重同性戀」判處極刑的條款,但遭到國會拒絕,這意味累犯者可能被判處死刑。

2023/05/29 | 莊貿捷

《華爾街日報》: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取得初步勝利

不過,這一項《印太經濟繁榮框架》仍受到許多質疑。《金融時報》引述許多日本業內人士指出,這一項協議,亞洲國家仍無法參與美國市場,此外美國在此架構上的經濟利益,是否可以抵消「對抗中國帶來的風險」,仍未可知。

2023/05/29 | 張博丞

拜登與麥卡錫達成債務上限協議:提高舉債上限兩年、削減非國防支出、收回300億美元COVID-19紓困金

國會將撤銷政府的舉債上限直到2025年1月1日。對拜登而言,該協議使其不必在2024總統大選之前,再度處理債務上限的問題。若該協議通過,掌握眾議院多數的共和黨,將無法在此任期內再度將債務上限作為談判籌碼。民主黨將試圖在2024年奪回眾議院多數,若屆時民主黨無法在眾議院選舉中獲得多數席次,且拜登連任總統,則美國可能會在兩年後再度面臨舉債上限僵局。

2023/05/29 | 張博丞

美國蒙大拿州禁止在學校、圖書館舉行「變裝閱讀活動」,性別團體指控政府侵犯言論自由

蒙大拿州規範,無論變裝閱讀活動是否帶有「性意味」,在公共場所一律禁止進行,理由是兒童可能會出現在公共場所。吉安福特認為:「讓孩童,尤其是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接觸色情內容是非常不合適的。」然而,反對該法案的變裝皇后表示,他們都會為兒童進行客製化的變裝表演,其內容與為成人準備的變裝表演不同。

2023/05/29 | BBC News 中文

北京威權主義令人難以預測,中國能在人工智慧賽道上超越美國嗎?

李開復在他的《人工智慧超級力量:中國、矽谷和新世界秩序》一書中指出,雖然中國的科技界似乎落後於美國,但其軟體工程師具有優勢。「在他們生活的世界裡,速度至關重要,抄襲是一種被認可的做法,競爭對手會不惜一切代價贏得一個新市場。」

2023/05/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債務違約倒數7天,拜登與麥卡錫敲定最終版債限協議,草案定31日表決

美國政府預計最早於6月5日出現債務違約,而昨天協商出現進展,讓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遠離史上首次無法履行償債義務窘境。不過,協商雙方為解決危機所作的各項妥協,除了讓共和黨強硬右派不滿,也讓民主黨進步派抗議連連。

2023/05/28 | TNL 編輯

反駁「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賴清德台大演講:不要天真以為九二共識就能和平

民進黨2024立委選戰宣布合作非民進黨籍的李正皓與鄭家純、苗博雅等「空降刺客」,現場有學生提問是否會因此在未來改變提名方式?對此賴清德表示,民進黨立委的提名方式有它的規定,目前有些年輕幕僚有表示不同的意見,對於這些選區的合作對象,有些還僅止於諮詢,並沒有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