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國國會

合眾國國會(英語:United States Congress),通稱為美國國會,是美國憲法規定的立法機構,位於國會大廈。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2/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參院共和黨議員不滿法案未含移民改革,否決援助烏克蘭、以色列與台灣的包裹預算

這項包裹方案將包括約600億美元的經費,協助烏克蘭在寒冷的冬季持續向俄羅斯施壓,以及向以色列提供的約100億美元,以應對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的衝突,還有一些對台灣的援助經費。

2023/10/21 | 精選轉載

從鬧劇變悲劇:美國眾議院議長持續難產,國際影響開始浮現

事隔超過兩星期後,美國眾議院仍未選出新的議長。這件事情已從開始時的鬧劇,慢慢演變成一場悲劇。畢竟如果只是共和黨自己在內鬥,旁人大概還可以幸災樂禍;但當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國會卻繼續因為幾個人的蠅頭小利而停擺,那就是另一件事。

2023/09/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澤倫斯基再訪華府獲拜登支持,共和黨內援烏立場出現分歧

澤倫斯基在國會山莊時,共和黨籍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格外謹慎以待。美國對烏克蘭的支出問題在共和黨內爭論不休,而麥卡錫一直難以平息黨內口水戰。部分共和黨人認為,這筆錢更該花在美國邊境安全上,同時也對烏克蘭的反攻步伐和腐敗問題抱持疑慮,擔憂錢會被浪費掉。

2023/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馬拉松訪美,承諾扮演「和平促進者」,國會議員蘇利文表示對台灣的支持超越黨派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的訪美行程進入倒數第二天。昨(19)日,侯友宜參加美國智庫座談時承諾,將會扮演好「和平促進者」與「風險降低者」的角色。加上19日的行程,侯友宜此次訪美已會見16名聯邦參眾議員。

2023/07/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記者會突僵住21秒,凸顯美國政壇高齡化現象

81歲的麥康諾26日在一場國會記者會上說到一半突然愣住,一動也不動地於麥克風前站了約21秒,之後在幕僚和其他參議員陪同下離開。他之後重回現場,告訴記者「我很好」,然後就各種政治議題回答提問。這段插曲令外界擔憂他的健康狀況,尤其他今年3月才剛跌倒出現腦震盪而住院。

2023/07/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梅洛尼首訪美,白宮警告與中國達成協議很危險;美義領袖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台海穩定重要性

報導指出,雖然一帶一路並沒有明確納入議題,但義大利可能退出一帶一路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梅洛尼與拜登會談的核心內容。美國向義大利警告說,與中國達成的協議是「危險的」,即使選擇權取決於義大利。

2023/07/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議員提《國防授權法》修正案,擬邀台參與2024軍演、建立戰爭儲備物資計畫

參、眾議院軍委會每年分別提出國防授權法案,兩院軍委會通過各自版本後,再送交兩院院會審議並表決通過。由於兩院版本多不同,往往須耗費數個月協商出共識版本,再交由兩院各自表決通過,才能遞交總統簽署生效。

2023/06/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大學設孔子學院邊領國防補助被國會關切,校方宣布6月底前關閉

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5月底致函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及阿爾弗雷德大學校長朱潘,關切該校設有孔子學院,卻承接國防部5年1350萬美元的敏感極音速武器研究計畫。阿爾弗雷德大學律師費雪近日回信給蓋拉格。根據《福斯數位新聞》取得的信函副本,費雪告訴蓋拉格,阿爾弗雷德大學決定在6月30日前關閉孔子學院。

2023/06/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國債違約危機落幕,6/5最後期限前兩黨合力避免「災難性」經濟崩盤

這項由民主黨籍總統拜登與共和黨人共同制定的法案,在參院以63票贊成、36票反對的結果輕鬆過關。聯邦眾議院昨天已早一步投票通過。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補充說,在避免「災難性」經濟崩盤後,美國可以「鬆一口氣」了;但他也提到:「經歷那麼多跌宕起伏和波波折折才有今天,兩黨最後終於團結起來避免違約,是美國之幸。」

2023/05/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OpenAI執行長赴美國會聽證,警告AI不安全應成立專責機構加強規範,管制核武已有前例

。阿特曼於聽證會建議美國政府考慮實施3項計畫:成立新的機構批准AI模型、建立一套安全準則規範AI模型、要求獨立專家學者對AI模型進行審核。同時,他支持設立一個國際組織為AI制定標準,並舉出管制核武已有前例。

2023/05/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債恐違約全球剉咧等,國庫最快6月枯竭,拜登與共和黨領袖5/9會談

拜登堅持要像過去多年一樣,首先提高債務上限,然後他才能與共和黨人討論預算削減,以降低數十年來所積累的債務。關於何者先何者後的順序爭論,聽起來很學術理論派,然而隨著雙方步步深入,以及最後期限逼近,這場爭論變成了一場生死攸關的政治角力。

2023/04/20 | Abby Huang

21名共和黨眾議員致函布林肯邀請蔡英文參與APEC,吳釗燮:會與其他國家協商做最好的安排

台灣自1991年以「中華台北」名義加入AEPC,從未有總統親自參與領袖會議,美國眾議院聯名信警告,如果持續依照中共要求不讓台灣充分參與APEC,可能對外傳遞錯誤訊息,無異於美國向中國申請和台灣發展雙邊關係的許可。

2023/04/15 | TNL 編輯

阻止中國再奪我邦交國,美眾議員提案禁止外援與台灣斷交的國家

法案指出,中國在中美洲及加勒比海發動全球政治影響力作戰,讓台灣多個區域邦交國外交轉向,不僅對華府國安利益構成威脅,也恐讓台灣完全被孤立,無法在國際上取得任何政治支持,進而導致台海軍事衝突風險升高。法案指向的國家,包括今年才和我國斷交的宏都拉斯。

2023/04/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承諾加速交付對台軍售,美眾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不是為了戰爭,而是追求和平」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表示,訪團來台灣不是代表單一黨派,而是代表美國對台灣的支持,美國國會也正在盡一切所能加速武器的交付,並且會提供台灣軍事訓練協助,「這不是為了發動戰爭,而是為了追求和平」。台灣已經以卓越的勇氣啟發全世界,是世界希望與民主的燈塔,希望台美雙方繼續合作、團結一致。

2023/03/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TikTok執行長出席美國會作證面臨嚴酷盤問,中國商務部:出售或剝離TikTok須中方許可

TikTok隸屬於北京字節跳動,為避免在美國被禁的命令,TikTok執行長周受資昨天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現年40歲、新加坡籍的周受資受到共和黨與民主黨議員異常尖銳地盤問。議員們擔心,北京可能把TikTok當成間諜活動和蒐集數據的平台,並用以暗中協助中國共產黨。

TNL+ 2023/03/09 | TNL國際編譯

美國參議院否決華盛頓特區《刑法修訂案》,為何連民主黨議員也「倒戈」投下反對票?

自1901年以來,華府的《刑法》從未經歷變動,諸多民眾及立法者認為該部法令已不符合現今的社會脈絡,因此特區議會於2022年草擬《刑法修訂案》,除重新定義部分犯罪的形式、以更貼近當代的語境撰寫,修訂案中也減少多數暴力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期。然而,下修刑罰的舉措卻也引發各界的撻伐。

2023/02/08 | 張博丞

拜登發表國情咨文:讚許美國最有能力解決通膨危機,呼籲兩黨攜手取消債務上限

拜登表示,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增加的國家債務比歷史上所有總統更多。然而國會當時正確的應對債務,三度無條件提高舉債上限,他要求這屆國會效仿。此言引發共和黨黨員不滿,共和黨籍議員格林甚至起立大罵拜登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