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國大選

美國總統選舉(英語: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簡稱美國大選,是美國每4年舉行一次的選舉,以產生總統及副總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2/26 | 精選書摘

《以民主之名的獨裁》:假消息大師普亭透過有史以來最大膽、血腥的資訊戰策略成為元首

一九九九年的公寓爆炸案讓普亭的性格表露無遺。對於能夠做出這種規模的積極措施的普亭來說,網路成為最重要的強化器。新資訊生態系統的完全開放,基本上解決了早期阻礙蘇聯行動成功的所有問題,而且和過去行動比起來,如今的成本低得不可思議。KGB老手登入臉書或推特,簡直就像讓小孩子進到糖果店。

2021/07/16 | TNL 編輯

《衛報》揭露密件曝俄國介入2016美國大選,支持「精神不穩定」的川普

英國《衛報》揭露俄羅斯密件「No 32-04 \ vd報告」,內容提到俄羅斯可能影響2016年的美國大選。對於《衛報》揭發的文件內容,專家證實密件內容「符合實際情況」,川普則極力否認。

2021/05/27 | 精選書摘

《解讀川普現象(思想42)》:川普現象與華人自由派知識分子的分化

本期的「解讀美國大選」專輯,刊出5篇論文,「華人世界的川普論爭」刊出20篇論文,來自兩岸三地以及美國的學者,為去年的美國大選與川普現象做了最佳的詮釋與探討。

2020/12/28 | 李秉芳

前所未有的2020年,世界發生了什麼大事?

因疫情影響,各國管制出入境、實施封城、宵禁、在家遠距工作、學生不到學校上課、餐廳酒吧都不能營業等;許多國際大型活動因此取消,包括奧運史上首次延期。

2020/12/03 | 菜市場政治學

四年過去,政治學家有比較了解「川普支持者」了嗎?

美國的政黨政治,持續從收入做為政治分歧逐漸轉變為教育作為主要的政治分歧,而且共和黨國會對特定政策背書,完全不會影響一般選民對於政策的偏好。換句話說,川普成功的讓選民對他本身有高忠誠度,完全掌控了共和黨的政策議程,這也意謂著川普主義絕對會繼續跟著共和黨很多年。

2020/11/27 | 財訊

美國史上最年邁的總統,工人之子拜登花33年走進白宮

拜登的父親是工廠熔爐清潔工人及中古車推銷員,老拜登總是說,衡量一個人的尺度,不在於被打倒幾次,而在於多快站起來,而拜登這一生的經歷,也反應到他從政的態度上。

2020/11/17 | Jack Huang

若川普不再是美國總統,泰美關係將如何改變?

撇開政壇,從經濟角度來看,其實普遍泰國工商界看好這次美大選結果,應有利於泰國經貿發展。理由是在川普的政策中,美國優先與中貿易戰,會導致不少出口至美的產品受限,且川普政府對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敵視態度,也大大影響著亞洲各國的產業鏈和經貿表現

2020/11/13 | TNL 編輯

各國看美國大選:中國首度公開恭喜拜登,巴西總統還在問「選舉結束了嗎?」

針對各界質疑選舉造假,美國聯邦與各州高階選務官員昨(12)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沒有證據」顯示總統大選出現得票減少、竄改或投票系統舞弊情事。

2020/11/12 | 《思想坦克》

這四年之間美國民調有變準嗎?好一點,但並沒有太多

四年前,美國各家民調公司預測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有九成的機會當選總統,但選舉最後由共和黨的川普出線,四年之後又一次選舉,這一次的預測結果是否有改進了呢?

2020/11/11 | 精選轉載

美國大選觀戰隨談:這個歷史時刻,對台灣人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台灣人會把一場沒有票可以投的選舉當成自己的選舉來投入,反映出的是小國的命運逐漸被鎖進美國霸權興衰的現實。然而這個歷史時刻對台灣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2020/11/05 | If Lin

2020美國總統大選出口民調:不同背景的選民會怎麼選擇川普和拜登?

2020美國大選受到台灣民眾特別的關注,除了關心誰會勝選外,到底美國選民的樣貌是如何呢?本文用圖表方式整理紐約時報出口民調的資料,讓我們初步了解不同支持者的大略樣貌。

2020/11/05 | TNL 編輯

美國會選舉寫下歷史:最年輕與首位支持陰謀論眾議員誕生,新墨西哥眾議員清一色女性

商界出身的共和黨候選人葛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在喬治亞州挑戰聯邦眾議員成功,葛林因支持網路右翼陰謀論團體「Q匿名者」(QAnon)而受到關注,她也成為這次大選首位支持該組織的候選人贏得國會席次。

2020/11/04 | 《思想坦克》

不同世代的台裔美國人,分別支持的是川普還是拜登?

川普所獲得的台裔支持,或許更來自於期望現任政策對於提升「在美台灣議題」關注度的助益,以及改變美中關係以遏止中國勢力擴張的傾向更有關係,但對擁有更深的美國認同的新一代移民來說,川普的某些發言,其實是無法認同、不可思議的政治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