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

美國軍隊(英語: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中文通稱美軍,是美國的聯邦武裝部隊,作為目前世界整體軍事實力最強的軍隊,其規模和裝備均位於世界第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9 | 方格子vocus

【圖解】對比兩岸航跡圖,解讀中國侵擾台灣周邊空域的戰術動機與目標

中國侵擾台灣周邊海、空域,是有一定的戰術動機與目標,並非只是單純恫嚇台灣而已。中國軍機的活動,與美國、日本的活動息息相關,更取決於中國的軍事能力,只要解放軍有能力辦到,中國就會去做,與兩岸關係好不好的關聯性並不大。

TNL+ 2023/05/16 | 局外人

國軍「夜郎自大」抗拒美方建言,竟喊出刺槍術可以「讓老美嘆為觀止、向我取經」

「夜郎自大」心態在軍方內部是根深柢固的。不思借鑒美軍的他山之石改革自身的觀念、訓練、戰術、裝備,反而堅持今日實戰價值不高的刺槍術。不惜貶低美軍「既胖且弱」,甚至認為勤練刺槍術可以「讓老美嘆為觀止、向我取經」。

2023/05/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防部反駁漢光兵推演練撤美僑傳聞;美陸戰隊取消演訓凸顯美軍在亞太缺船

傳在5月漢光兵推中,美方建議演習想定納入戰時開設空中安全走廊,撤離美僑在內等各國僑民的科目。國防部發布新聞稿強調,媒體所提的撤僑、開設空中安全走廊等內容,均非演練課目,媒體報導與事實不符。中國央視節目「航拍中國」,空拍台灣知名景點,統戰意味十足。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表示,很遺憾中國阿Q的以為,拍了影片台灣就是中國的,這很可笑,全世界都當笑話。

2023/04/26 | 德國之聲

美眾院「2027年中國武統台灣」的戰爭模擬,結局令議員們皺起了眉頭

2027年4月中國動武攻打台灣?這是最近美國眾議院的立法者和該國的中國問題專家,開展一場「戰爭推演」所假定的場景。中國官方對此表達了否定的態度,而這場戰爭遊戲的結果讓美國的議員皺起了眉頭。

TNL+ 2023/04/21 | 許劍虹(Samuel Hui)

F-15撤出沖繩,小粉紅與親共深藍歡欣鼓舞?其實只是美軍輪替更先進的戰機而已

目前嘉手納空軍基地F-15C/D型戰鬥機扮演的角色,極有可能是由性能提升後的F-15EX來填補。因此中國大陸媒體所謂F-15從沖繩撤退就等於美國放棄第一島鏈的說法,其實是完全不符合現實的,唯一的作用就是給小粉紅加油打氣而已。

TNL+ 2023/04/14 | 張宇韶

美菲「肩並肩」演習扼守巴士海峽樞紐,也迎來「戰略推進」的澳洲

面對中國的區域擴張,美日澳印已組成四方安全機制,在南海進行多次軍演,也意味澳洲的國防最前線,北推了數千公里直抵南海巴拉望島一線。

TNL+ 2023/04/13 | 許劍虹(Samuel Hui)

雷根總統圖書館傳奇(下):任內重振美軍成為世界最強軍隊,建構全球「一超多強」格局

美軍哪怕是到了今天,都還在吃1980年代初期雷根總統擴軍的老本,包含當年在雷根總統建議下一口氣打造的133條軍艦。接著是蘇聯在1991年解體,使世界格局從美蘇的兩極對抗走上今日美國領導下一超多強的局面,共產主義被正式宣告失敗。

2023/04/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衛報》:台灣黑熊痛扁小熊維尼臂章成熱賣商品;美軍也有臂章諷刺共軍「棍棒和石頭」

有飛官配戴「台灣黑熊揍維尼」臂章升空攔截共機,引起外界叫好,但未來須經核定才准配戴,令外界議論軍方太保守;事實上,這在美軍被稱士氣臂章,近期更曾製作過MQ-9鎖定中國、嘲諷解放軍朝印度軍方丟石頭的臂章。

2023/04/11 | Abby Huang

台海局勢升級之際:美菲進行史上最大規模軍演,美國務卿布林肯將出訪越南、日本

美國一系列團結亞洲盟友的行動,接在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日發言之後。馬克宏日前結束訪問中國的行程,在返法專機上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歐洲要「避免因台灣議題被捲入美中衝突」,強調歐洲戰略自主、不應跟隨美國,在歐洲引發強烈反彈。

2023/04/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自衛隊黑鷹直升機失聯,搜救尋獲更多機身殘骸,事發前2分鐘曾與塔台通訊無異狀

日本陸上自衛隊1架載著高階將領等10人的UH-60JA黑鷹直升機日前失聯,由於事發前2分鐘最後1次通聯並無異狀,研判可能在這2分鐘內突發狀況,自衛隊持續進行海空聯合搜救。目前雖然已找到機上救生艇及寫有「陸上自衛隊」的機艙門等殘骸,但自衛隊研判機體其他部分可能沉入海底,所以也派遣1艘掃雷艦使用聲納展開搜索。

2023/04/08 | 精選轉載

美國對北京「手持巨棒輕聲細語」,在南海和東海同步進行「圍中軍演」

說白了,一旦美國真要拉下臉來,分別在南海和東海對中國進行封鎖,中國不但別再妄想封鎖台灣,甚至於,還會被迫「龍困淺灘」而一籌莫展。這也是蔡英文無所忌憚地敢與美國眾院院長麥卡錫會面的底氣之所在。

2023/04/07 | Ian Murphy

美國在台、菲增強軍事勢力的行動,與第一島鏈的戰略息息相關

美國在台灣及菲律賓增強軍事勢力彼此相關,並且兩者都是抗衡中國入侵印太及防止其控制第一島鏈的戰略之一。然而,美方直到近幾個月才開始透過區域盟友簽訂雙邊安全協議加速計畫執行。

TNL+ 2023/04/02 | 吳崑玉

美國編列史上最高國防預算:除了應對中俄危機,對台灣軍工產業更是大商機

我們不只在美軍國防預算暴增中看到美國應對中國威脅的危機感,更看到了商機。台灣人原創性研發不行,但把超複雜又很貴的東西,用千萬種方法做到價廉物美卻很在行。台灣大可在這波美國防預算的擴張中,積極搶得OEM或ODM的代工生產機會。

2023/03/31 | BBC News 中文

越南戰爭50週年:「在自己國內先輸了」,專家盤點美國失敗的七大原因

好萊塢電影經常描繪美國大兵如何在叢林環境下舉步維艱,而越共叛軍則在茂密的灌木叢中穿梭自如,施展突襲。「美軍當時所要作戰的一些環境,換了任何大規模軍隊都會遇到困難的。」米杜普博士承認。「那裡其中一些地方,是你在東南亞能找到的最茂密的那種叢林。」不過,他說,雙方在此當中的水凖差異可能被誇大了。

2023/03/22 | Abby Huang

美國前AIT理事主席卜睿哲:台灣兩黨政策高度對立,需在對中態度上「展現團結」

卜睿哲認為,台灣許多政策議題高度對立,每當政權交替,政策就像鐘擺一樣搖擺,有些問題從未獲得解決,在國安方面,他建議國民兩黨共同宣示幾項原則展示團結:如要求民進黨暫停黨內的台獨黨章,另外也共同表達期望北京在台灣選舉中保持中立,尊重選舉結果。

TNL+ 2023/03/21 | 許劍虹(Samuel Hui)

美泰「金色眼鏡蛇」軍演背後:泰國如何在美中兩強間保持「中立」?

泰國在2019年以前的諸多行為,使筆者一度認為這個國家已經放棄了中立政策,徹底倒向了中共和俄羅斯陣營。直到2020年在新加坡航展上,筆者親眼看到美國與泰國軍隊仍維持密切交流,才知道真相恐怕沒有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

2023/03/19 | 芭樂人類學

台灣流行音樂史上被忽略的一章:60年代的「阿哥哥」風潮

我覺得6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阿哥哥風潮是在一種被默許又監控、實驗但又有幾分經驗、想要解放但又不能縱欲的曖昧情境下進行的,而反映出來的就是一種平直、收斂的節奏感。往後,這將會深刻影響台灣流行音樂發展的走向,也讓我們在70/80年代的迪斯可、90年代的嘻哈有著不同的面貌。

2023/03/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戰機攔截美軍無人機致墜毀,白宮指控「不安全且不專業」,俄大使:莫斯科視為挑釁行為

上午7時左右,其中一架俄羅斯戰機撞上MQ-9無人機螺旋槳,導致無人機墜毀。美軍指控俄羅斯行為魯莽,並警告這類挑釁行為可能導致誤判與意外升級。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今天被問及此事時表示,雖然俄羅斯在相關區域的攔截行動並不罕見,但造成飛機墜毀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