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義務役

徵兵制(英語:Conscription),是一種國家徵募軍人的制度,亦稱為義務役、常備役、充員兵役等,意指全體國民,如符合一定條件,均須強制性加入軍隊服役一段時期,與募兵制相對。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112年國防報告書:中共對台威脅篇幅大增;借鏡俄烏戰爭,建軍原則新增分散式指管

對照110年國防報告書,當年的重點為中共對台的灰色地帶威脅及認知作戰,今年的重點,除了深化既有內容外,也強化美澳日等友盟國家應對中共的舉措,並進一步敘述中共軍力發展對台威脅等內容,同時扣合每當台灣有重大外交突破時,中共便實施對台軍演等重大事件。

2023/09/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性平教育調查:近5成認為女性應服兵役,逾6成贊同男女合校

晏涵文表示,明星高中畢業學生未來是社會的高知識份子,更應該在青春期過程,和異性共同學習,不僅該合班,老師也要有正確觀念,才能有更多的教導。對於女性服兵役議題,晏涵文認為需有許多配套,以色列男女都要當兵,並都以無法服役為奇恥大辱,台灣的國情是否能做到,且也與軍事科技有關,軍隊要能夠「按鈕的多於抬炮的」,突破造成性別框架的文化與環境。

2023/09/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4年義務役每13人有1人派外離島駐軍,國防專家建議別抽籤採自願申請

揭仲說,國防部先前要求「同役期、同單位」,就是考慮到志願役與義務役混編,可能引發管理問題;但現在卻在服役條件更艱苦的外島與離島,將志願役與義務役混編;他擔心若義務役人員是因為抽籤而非自願前往,恐引發管理風險。

2023/06/19 | 德國之聲

在俄烏戰爭催化下,歐洲國家有可能重拾義務兵役制嗎?

冷戰結束後,許多歐洲國家取消了義務兵役制。不過,自烏克蘭戰爭發生以來,一些國家開始討論重新實行義務役的可能性。

2023/06/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退將陳廷寵稱「義務役腦袋空戰力零」,軍方指訓練完整有助全民國防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說,陳廷寵所言令人遺憾,接受《環球時報》訪問作法,在故總統蔣介石時代,被槍斃10次都不夠;陳廷寵貶抑國軍到毫無戰力,這樣的退將武德淪喪、甘願做中國共產黨的樣板,極盡貶抑台灣的能事,所作所為汙辱了國軍。

2023/04/13 | BBC News 中文

烏克蘭戰爭:俄羅斯議會批准網路徵召,但否認是為打擊逃避兵役

一個讓人覺得方便上手的政府網站原來也有不好的一面,瞬間你就會被標記出來,你就不能出境。在一個數位化的國家,這樣的政府門戶網站能把人們一個一個找出來。

2023/04/07 | 德國之聲

芬蘭加入讓北約、俄羅斯邊境線增加一倍,何時輪到瑞典?

芬蘭4月4日正式加入北約組織,成為北約第31個會員國。俄羅斯當天表示將不得不採取相應反制措施。接下來,歐洲北部的軍事態勢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瑞典何時可以加入北約?

2023/03/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以色列與鄰國長年爭戰衝突,「全民皆兵」確保迅速備戰動員

以色列全民皆兵,多數家族如85歲高齡祖父母到中年父母及20歲出頭的孫兒女們都有當兵經歷。對以色列人來說,服兵役除了備戰,更是年輕人成長與身分認同的重要社會和教育儀式,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學院或大學。男女皆兵配合歷經考驗的民防體制是以色列生存的強項。

2023/03/02 | Ian Murphy

恢復一年制義務役只是第一步,台灣更該思考如何調整養出「草莓兵」的軍事訓練

台灣需充分利用2024年將施行的改革,並依循整體防衛構想,來將現行的訓練方法徹底翻新。除了延長義務役役期,由於新的訓練計劃將沿用美軍所設計和使用的訓練模塊,台灣與美國更該增加雙邊的軍事訓練、交流,甚至進行聯合軍演。

2023/01/19 | Abby Huang

蘇貞昌率全體內閣總辭:國防部長邱國正料將卸任,兩岸局勢升溫之際由誰交棒?

新內閣人選未定,但在國防方面,現年70歲的國防部長邱國正預料將卸任,結束將近3年的任期。在諸多人選之中,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是有望接任國防部長的大黑馬。

2023/01/12 | Abby Huang

美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主席薛瑞福:2024總統大選前,中共讓台灣人「對未來沒希望」的心理戰不間斷

美國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務部助理部長薛瑞福表示,直到今天都可以看到解放軍在台海周邊進行活動,增加台灣人民的壓力;薛瑞福說,解放軍這些行為有一些目的,除了軍事訓練,更是為了影響台灣社會大眾的整體士氣,「讓他們對未來沒有希望」,他指出,「在2024總統大選前,大部分都是相同的狀況」。

2023/01/08 | 財訊

義務役延長案差點被蓋牌?驚爆13天決策急轉彎內幕

台灣兵役延長案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不過,這項重大政策,一度因為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幾乎胎死腹中,雖然過程中蔡總統又呈現「考慮很久」的特色,最後展現國家領導人的高度,拍板定案。

TNL+ 2023/01/05 | 洪銘謙

軍人為職業的家族還會獲得專屬姓氏?談為何「傳統上」泰國軍人有崇高地位

當2022年底台灣政府要將義務役從四個月恢復成一年的時候,令人想起,而泰國政府在2021年底宣布將逐步廢除義務役的新聞。 傳統上,台灣社會有「好男不當兵」的想法。而泰國社會在古代就有崇尚軍人的傳統,到了近代,隨著拉瑪五世的現代化路線,貴族也逐步成為西化或現代化的職業軍人,因此在拉瑪六世「賜姓千家」的政策中,這些以軍人為職業的家族也獲得了專屬的姓氏。

2023/01/02 | 方律元

軍營與監獄:《規訓與懲罰》讓每個新訓阿兵哥心中都有一個小班長

當兵時常常與同袍開玩笑:「頂著平頭穿著醜運動外套在這邊坐板凳的我們,跟坐牢有甚麼兩樣?」事實上還真有幾分相似,在傅柯的《規訓與懲罰》一書中,環形監獄之所以能有效管理與規訓囚犯,便是因為讓他們感覺到自己隨時有可能正在被「看著」,從而產生自我約束的效果,而教育班長,自然就成軍中的獄警了。

TNL+ 2022/12/30 | 吳崑玉

台灣的府院軍高層應「跨越恐懼」,讓一年義務役成為國防體系改革的真正起點

現代的全民國防,早已不是以軍方為上位指揮的「總體戰」模式,而是一種集結社會各方專業人士與菁英完成保家衛國任務的「協作機制」,國軍必須藉這次義務役期的調整,引進並善用大批高素質人力,快速調整整個軍事體系的體質,成為一支能戰可戰的現代化部隊,那才是一年上千億軍事投資的意義。

2022/12/28 | TNL 編輯

94年次役男不得申請研發替代役,花敬群:因應國際情勢,希望一般役男都能入伍

內政部長花敬群表示,過去替代役體位較寬鬆,是基於當年兵源過剩等問題,不過因應國際情勢及全民國防的政策,國防部與內政部將針對一般役和替代役的體位做檢討,將會有一些調整,符合替代役體位的役男比例「會適度的調降。」

2022/12/28 | BBC News 中文

台灣延長義務兵役至一年,蔡英文「困難決定」背後的各種壓力

在野國民黨在11月的「九合一」地方選舉期間提出「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口號,有分析認為延長兵役恐不利民進黨支持率,甚至會衝擊2024年總統大選。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說,延長兵役不見得會得罪年輕選民,年輕人討厭的是無意義的兵役,但改革之後已經完全不一樣,沒有以前那麼嚴重的形式主義。

2022/12/28 | Abby Huang

義務役延長一年,日本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台灣宣示「自己國家自己防衛」值得高度肯定

針對台灣國防兵役的重大改革,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表示,國民黨雖然對這次兵役改革提了很多意見,但沒有反對延長兵役這件事,也沒再說什麼「民進黨讓青年上戰場」之類的酸言酸語,「總算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在野黨應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