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1 | 《思想坦克》 雞排妹被說「不會聊天就別出來賺錢」,綜藝大老們「霸凌當笑哽」為何成台灣綜藝主流? 新人、女性上綜藝節目,被老男主持人言語霸凌,觀眾數十年來習以為常。也許當曾國城對兒童照樣下手時,觀眾才會開始感到不安。 雞排妹 鄭家純 More... 曾國城 台灣綜藝節目 綜藝節目 霸凌 言語霸凌 性霸凌 吳宗憲 翁立友 演藝圈 藝人 羞辱 2021/02/06 | 傅紀鋼 專訪「雞排妹」鄭家純:受害者講出來的瞬間,也救了他們自己 「雞排妹」鄭家純說:「我好歹算是有話語權的人,如果連我都不敢講,那還有誰敢講?如果我變成千夫所指的大壞人,那我就認了。如果加害者們不再那麼猖狂,那很好。就看反對性騷擾的人能不能出來帶風氣,讓它成為一場運動。」 鄭家純 雞排妹 More... 性騷擾 翁立友 藝人 職場性騷擾 受害者 輿論 身體自主權 炒作 鹹豬手 演藝圈 性侵 2021/02/03 | TNL 編輯 「雞排妹」鄭家純公開性騷擾經過,將用IG精選動態永久保存所有被害者故事 律師表示,現在的公司單位通常都有性別平等委員會,若員工認為在職場上遭受到性騷擾,可提出申訴,若擔心加害方為公司老闆或其他高階主管,案件有可能被草草帶過,這時建議打110、113或直接去警局報案,就不用擔心吃案的問題。 雞排妹 鄭家純 More... 翁立友 性騷擾 尾牙 檢討被害者 何景榮 2021/02/11 | 《思想坦克》 雞排妹性騷擾風暴中,看不見的媒體深淵如何「圍獵」鄭家純 記者不問翁立友對鄭家純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想什麼,要求什麼;反而選擇「沒有發生問題」的對象、狀況,來報導「沒有發生性騷擾」。這是轉移焦點。 雞排妹 性騷擾 More... 媒體 翁立友 記者 鄭家純 報導 新聞報導 雙重標準 轉移焦點 曾國城 柯文哲 傳聲筒 事實查證 新聞倫理 演藝圈 藝人 記者會 2021/02/16 | 讀者投書 愛莉莎莎與雞排妹事件看似無關,其實都有被忽略的結構盲點 從雞排妹的性騷擾事件到愛莉莎莎的自然療法爭議,許多人針對個體的討論其實都忽略了「父權結構」這個背後真正的問題,讓受害者與加害者同時成為這個結構下的犧牲品,而這背後延伸出的話語霸權,才是最需要構造改革的事情。 自然療法 雞排妹 More... 愛莉莎莎 話語霸權 父權 構造改革 翁立友 2021/03/16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翁立友記者會完美展演了「女人為難女人」,保護男性加害人的糟糕公關 女人們對彼此的要求,其實也源自於內心的自責和焦慮,而自責和交相指責,又往往源自於父權社會裡對女性的各種無上限期待。 雞排妹 鄭家純 More... 翁立友 性騷擾 孕婦 記者會 加害人 父權 2021/02/09 | 精選轉載 【插畫】尊重「身體自主權」,我們都應該向貓貓學習 要了解身體自主權的真諦,不如想想家裡或路上的貓貓,如果他不願意,怎麼樣都不會讓你摸,一不開心甚至還會倒抓你一把。 雞排妹 翁立友 More... 性騷擾 身體自主權 2021/02/11 | 精選轉載 「性騷擾」的法律定義是什麼?如何避免自已的行為被誤會? 我相信許多人都有類似被騷擾的不悅經驗,所以今天來談談遇到性騷擾,除了在心中大喊髒話以外,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雞排妹 翁立友 More... 性騷擾 加害人 誤會 2021/04/09 | 辣台妹聊性別 女人說了話之後變成為「壞女人」:「證詞不正義」背後的權力不均等 若只有雙方當事人能夠替當時的情境作證,女性的敘述也在證詞不正義的作用下更容易受到質疑,事實更可能在權力的角力之下被扳倒。男性,卻有可能因為信用過剩,陳述更容易被採信。 證詞不正義 metoo More... 言論可信度 鄭家純 雞排妹 話語權 性騷擾 翁立友 記者會 加害者 受害者 權力不平等 性別特調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