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2/12/09 | 精選書摘

《搞定自律神經,我竟輕鬆減掉37公斤!》:「食慾控制法」就是個零壓力又能瘦的方法

那些勉強自己身體的減肥方法,很可能讓你營養失調,甚至因忌口禁食造成壓力。於是導致「自律神經」與「荷爾蒙」機能衰退,破壞「體內恆定」,使人更加暴飲暴食。只要讓失衡的「肥胖腦」正常運作,就能恢復成原本該有的「苗條腦」,你就不只能夠瘦下來,還能「持續維持苗條的狀態」。

2022/08/10 |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壓力來自於對「慣習」的挑戰,三個方法讓你化壓力為助力

壓力對人來說具有雙面性,可以是督促人在面對變動時的動力,也可以是讓人無法前進的攔路石。這些不同的結果其實都被幾個關鍵因子所控制,如果能夠掌握好情緒、想法、行為,便能將壓力的風險控管在一定範圍內,相信就能將壓力轉為助力。

2022/07/06 | 精選書摘

《比起喜歡自己,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能夠改變行為的就只有行為,而不是想法、情緒、意志或動機

用一句話來形容執行意圖,就是讓情境的訊號與當下需要追求的目標形成緊密連結。一旦形成良好的連結,碰到重要的情境訊號,就會把控制權交給有意圖的目標相關行動。事先設定好執行意圖,就不需要進行太多有意識的控制,也因此能減少自我調節所引起的疲勞。

2022/06/23 | 方格子vocus

世界上最難的說服:如何成功讓工地勞工戒除檳榔?

過去的衛教為什麼沒有用?因為所有拒菸資訊都用陽痿嚇人、戒檳榔衛教海報還會用「整塊肉挖掉」恐嚇。但這群工人的孩子學費還是要繳阿!檳榔還是得吃,該怎麼辦?

2022/03/20 | 方格子vocus

挑選伴侶應該「互補」或是「相似」?我想最重要的是這五個關鍵字

要判斷兩人相處適不適合,除了個性與想法互補/相似的天然因素外,在不委屈求全、隱忍情緒的前提之下,願意微調自己原本的習慣,讓彼此在關係裡更舒適自在,這種相處而來的美好感受會為適合指數加分。

2021/12/25 | 精選書摘

《練習好心情》:放下「必須做點事」這種念頭,因為「什麼事都不做」也具有重大意義

小習慣不只會改變人,還具有改變人生的力量。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芝麻小事,卻能夠讓自己心情舒爽,開創每一個新的一天。不可思議的是,當我們維持心情愉悅的狀態,就能從容的、聰慧的採取行動,好運也會不斷的跟著來。

2021/02/16 | 精選書摘

《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別想用自制力跟懶惰打仗,因為大腦是站在懶惰那一邊的

一開始養成新習慣,會像是在爬樓梯,爬到氣喘吁吁;但慢慢當你覺得腳底生雲,低頭一看,原來,大腦竟為你裝了手扶梯!讓你人生扶搖直上。

2021/02/13 | 精選書摘

《減害心理治療》:改變「成癮行為」須經歷的七個階段

在改變階段中的「行動期」與「準備期」,家人、朋友與文化氛圍的目光影響深遠,例如外在要求個案做些什麼、內化了自己是「酒鬼/毒蟲」的惡名、認定藥癮問題一定是以戒除為治療目標......

2020/12/08 | 精選書摘

《刻意學,一年頂十年》:把焦點放在小步驟上,你的堅持會有更高的成功機率

提起做事不能持續,他們普遍認為是自己的意志力不夠強大。實際上,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帶來持續改變的關鍵不是強大的意志力,而是你能否放大做事的價值,成為一個有結果的人。

2020/08/16 | 精選書摘

《習慣力》:一個簡單的健康行為,得重複66天才會感覺到它自動進行

對於想養成新習慣的我們來說,最令人感到寬慰的是,受試者即使一、兩天沒做到預定的行為,再度開始的那一天,自動化程度跟之前幾乎一模一樣。偶爾停頓並不會移除正在形成的習慣。

2020/07/22 | 精選書摘

《改變人生的正向心理學》:拖延行為源於恐懼,你被杏仁核綁架了﹗

每個會覺得拖延是問題的人,其內心都相當掙扎。這代表除了那個在皮質下區域中動物本能般的情緒大腦(習慣系統所在處)外,我們負責理性思維的思考大腦也在運作。

2020/06/14 | 方格子vocus

如何兩個月瘦十公斤?這是我的日常飲食與運動計畫

這篇紀錄我喊了兩三年減肥都失敗,但突然成功的方法。我沒有掛減重門診、不節食,也沒吃直銷產品,完全靠自己的日常飲食和運動瘦下來。

2020/05/08 | 樹洞 - TreeholeHK

你有寫日記的習慣嗎?寫日記對心理健康的三個好處

日記為我們大腦的提供一個「外置硬碟」保存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每當興起,可以重翻舊日記,總能找到關於自己的更多。

2020/03/10 | Lo's Psychology

正向心理學:每天記下三件好事令你快樂,但要注意三點

記錄每天三件好事時切忌把當成是例行工事,否則我們很容易就會漫不經心地完成它,因而沒有作用。

2020/03/04 | 精選書摘

《改變你的心智》:一趟啟靈體驗,靠的不過就是一顆藥丸或一小張吸墨紙上的藥劑?

霍普金斯及多所大學的實驗,利用裸蓋菇鹼來治療焦慮及憂鬱、尼古丁及酒精成癮、強迫症、飲食疾患等。這一連串的臨床研究最令人詫異的是:研究認為改變人的心智的關鍵,並非藥物本身的藥理效果,而是藥物所導致的心智體驗。

2020/02/12 | 精選書摘

《搞定的技術》:僥倖反敗為勝是一個完全不可行,且無法「化險為夷」的方法

如同美國著名作家馬克.馬特森(Mark Matteson)所說:「一開始是人養成習慣,接著是習慣養成一個全新的自己。」

2020/01/01 | Esor Huang

還在列新年願望清單?5步驟為「現在」找到目標

不一定需要做出年度目標,不一定要有很完美的長期目標規劃,但一個充份設計價值、充分執行的目標,應該能讓我們在多個方面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