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翻譯

翻譯,是指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把一種語言資訊轉變成另一種語言資訊的活動。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04 | 張健文

「澳門語言」重新思考:說葡文是「吾語」時的多難局面

筆者以為,葡文在澳門有官方語言(正式語文)地位,同時與世界各地的澳門社群和個人有著歷史悠久的聯繫和星散各國的情意結,這意味著澳門也屬於一個地理和知識上交集相當龐大的網絡,而當中葡文並非唯一的語言。澳門國際化幾十年來的努力是應該受到認同的,這些努力在葡文世界網絡中是否有更大、更全面的拓展空間?葡語九國和多個地區,以及其在文化、歷史、個人情感(如移民)所幅射的廣大區域中,多少本地電影值得在重要影展上放映、發行?

2023/10/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蘭克福書展瀰漫「一股很深的不安全感」,出版已成為因AI快速發展而備感威脅的產業

曾以《午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贏得英國權威文學獎布克獎的英籍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在書展記者會表示,近日有人要求AI寫作工具仿照他的寫作風格產出300字的文章。「產出的東西就是垃圾」,他直批,「任何人要是看過我寫的300字,馬上就會知道這不可能是我寫出來的東西。」

2023/09/24 | 精選轉載

「沒官方翻譯只好上網看盜版」,Mantra開發漫畫專用AI翻譯服務,將日本漫畫無時差推向世界

根據調查,有61%的人閱讀海賊版是因為「想看的漫畫沒有官方翻譯」,有56%是因為「想在官方翻譯出來之前就先閱讀」。無法閱讀原文的讀者必須等上好一段時間是個尚未被解決的痛點,透過Mantra的服務,漫畫翻譯將變得非常快速且高效率,出版社可用最快速度把多語言的作品帶給全世界,甚至延伸出看漫畫學語言的功能。

2023/09/20 | 精選書摘

史書美《跨界理論》:當史碧娃克和一群女性主義者在台北傳統茶館相遇

數十年來,比較文學家史書美從台灣和美國兩個語境出發,關注這兩個語境有如維恩圖式般,有重疊也有分別的場域,更把這個場域,擴大到與世界史糾葛的大語境中,思考理論的各面向,諸如:批判理論、認可機制、比較方法、克里奧化、跨國主義、(不)可通譯性、種族論述等。

2023/09/18 | 王偉雄

錢鍾書的博學與粗疏

錢鍾書到老也炫學,層次未免低了一點。其實,錢鍾書的這種博聞強記,在資訊唾手可得的當代,已比較不被重視了。

TNL+ 2023/09/04 | TNL國際編譯

中國形象差中文學習熱退燒,「韓流」席捲全球,韓語成美國大學選課大熱門

過去十年,與學習國際事務及安全的學生相比,西方國家商學院學生對於中文課程的參與度有所下降。有些人將中文在國際社會的式微歸因於市場變化。隨著Google翻譯和ChatGPT等人工智慧科技的進步,且能掌握雙語的中國畢業生已填滿中文相關職缺,新進求職者不再需要掌握基礎中文技能。

2023/07/27 | 精選書摘

《鋼索上的譯者》:赫魯雪夫說要讓美國人看看「庫茲瑪的母親」,她是誰?

外交口譯人員與文學譯者不同,通常會盡可能照著字面逐字翻譯,即使翻譯出來會少一些韻味或不那麼流暢。所以當赫魯雪夫承諾要讓美國人看看「庫茲瑪的母親」(Kuzma’s mother),而口譯人員是照著字面上翻譯,而後續的解釋也並未說明得更清楚。之後好一陣子,這名神祕的母親一直令美國人大惑不解。

2023/07/17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新疆再教育營》譯者閻紀宇:一旦變天,他們真的可能會比照新疆,把台灣變成一個科技圍場

從《魔鬼詩篇》到《新疆再教育營》,閻紀宇似乎與中東及伊斯蘭教題目頗有緣分。「這很正常啦,」閻紀宇笑道,「我從前常和同事說,有件事是從你進入國際新聞界到退休那天,都還沒處理完的,就是中東(以巴)議題。」

TNL+ 2023/07/16 | Hui-An Huang

《暹羅館譯語》:扮演大陸與半島的文化之橋,是以華文化本位編寫的官方辭書

前幾天和泰國朋友在聊選後組閣的話題,突然他和我分享了《暹羅館譯語》一書的書影,並對我說「可惜我看不懂漢字,不然要是能看懂這本書肯定很有趣」。於是碰巧略懂泰語的我自告奮勇地替他體驗這種樂趣,並試著閱讀並梳理相關資料,也想把這種樂趣分享給大家。

2023/07/01 | 精選書摘

李靜宜《為你,千千萬萬遍》:此生如鴿的完美間諜,勒卡雷為何令我死心塌地?

《為你,千千萬萬遍——靜靜讀一本書的翻譯筆記》是李靜宜與23本書的故事,她以動人的感性之筆,寫下這一篇篇鏤刻時光,紀錄人生風景的筆記,娓娓道出一名譯者如何愛上一本書,如何從文學翻譯中找到改變人生的力量;同時也讓我們第一次從譯者的角度,看見這些年感動我們的好書背後,感人至深的故事。

2023/06/17 | 精選書摘

《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如何寫出Apple風格文案?像「OMGGGGG」那樣保持玩心

一如「5G speed, OMGGGGG」,很多這類的蘋果文案都很有圖像感;好處是有些時候很好翻譯,但也有時候根本無法翻譯。當然你可以直接翻譯成「5G超高速,OMGGGGG。」不過通常不會那麼簡單,各地的習慣和法規也不一定允許英文單字直上;所以就這個例子而言,兩岸三地就各自用了不同的手法......

2023/05/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AI自動化工具悄悄潛入歐盟各大機構,翻譯人員縮編成首批受害者

年輕一輩的翻譯人員抱怨說,他們在這波自動化行動中首當其衝,因為儘管工作量增加,歐盟執委會入門的初階工作卻少了大半。一名想擠進歐盟翻譯窄門的民眾在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匿名發文說:「翻譯、語言協助、校對的工作,似乎永遠沒有職缺。」

2023/05/05 | 程世嘉

有人認為不需要再學習外語,以後用AI翻譯就可以了,我認為這完全錯誤

最近許多論調指出,人類不需要再學習外語,畢竟以後用機器翻譯就可以了。我認為這完全錯誤,我堅信語言學習只會因為AI而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學習一種新的語言,不只是為了表面上淺層的溝通。多學習一種語言,最重要的是多學到一種新的思考方式,以及浸潤在語言背後代表的各種文化。

2023/04/09 | 方格子vocus

《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認識「他們」,讓「我們」更完整

正巧近日前往台北國際書展時,因應今年主題國為波蘭而在場有《獵魔士》作者的見面會,當他在與現場民眾打招呼時他以「Chinese Reader」稱呼,然而現場的翻譯卻以「台灣讀者」譯出。在台灣的語境裡中國(即便不稱中國而以大陸稱之)是與台灣(或是稱作中華民國)有所差別的,因此這個翻譯究竟是種背叛、超譯,抑或是種善意的介入?而善意是否就能豁免僭越譯者之位?而手語譯者作為翻譯也必然面臨類似的問題。

2023/03/27 | 高重建

開箱文:比較WordPress AI翻譯外掛三巨頭

比較三大外掛,WMPL在數據庫新增表格儲存翻譯內容,增加系統負擔;Polylang維持數據庫結構沿用現有表格增加紀錄,不怕拖慢系統;Weglot最極端,把翻譯內容全部存於自家雲端,毫不增加用戶伺服器的負擔,但也因此,用戶一旦退訂就會失去所有翻譯內容。

2023/03/16 | 高重建

ChatGPT vs 專業翻譯:質量相若,效率千倍,成本十萬分之一

我完全沒有專業翻譯員開天殺價的意思,他們的確需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然而一本書帶給我的收入只有幾萬港元,平均每字收入不到0.4港元(1.5台幣),就算我分毫不要全用作翻譯,也遠遠負擔不起市場價。客觀結果是,世界上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沒有獲翻譯的福分,而AI馬上要改變這一點。

2023/03/01 | Esor Huang

DeepL Write:用AI工具「輔助」你寫出更簡潔清楚、正確無誤的英文信件

「DeepL Write」並不是要幫我們從零開始直接寫出一篇英文文章(就像前面說的,這樣有創意、道德等問題),而是要透過AI技術,幫助我們把一篇英文、德文文章修正得更完美。立基於「DeepL」一向被認為比Google翻譯更流暢、正確的語意翻譯水準,由此發展出來的「DeepL Write」AI輔助寫作工具,同樣值得大家試試看。

2023/02/24 | 高重建

來自曼谷的明信片:WordCamp Asia 2023記趣

WordCamp Asia所有演講都同步在YouTube播放,買票入場就好像支持開放文章,付費不為內容,更多是為體驗與支持。聽了十來個分享,當中三個,特別值得進一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