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1/04 | 市場快訊

引導學生善用數位學習,翻轉學習模式

隨著教育部完備數位學習環境、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教師在思考要教導孩子哪些能力後,選擇相應輔助的數位教材和工具,能達到活化教學、提升學習成效的目的。

2019/01/29 | Abby Huang

不曾離開「193線」、催生花蓮「最大才藝班」偏鄉教師謝明賢車禍身亡

對教育投入很大心血的謝明賢,多年前曾經小中風,前幾個月更爆發急性腎臟病,昨(28)日晚間開車返家時,自撞路樹送醫不治,疑似是過度疲勞。

2019/01/07 | 讀者投書

偏鄉教育:大學生被問「老師你們還會再回來嗎?」

台灣少子化問題,使得教師成為僧多粥少的職業,甚至有許多老師淪為流浪教師。但在乏人問津的偏鄉,師資卻依然是教育最大的困境之一。近年來,愈來愈多的大專院校注意到教師資源不平等的問題,並投入偏鄉教育。

2019/01/07 | 讀者投書

翻轉偏鄉教育不平等,大學生被問「老師你們還會再回來嗎?」

台灣少子化問題,使得教師成為僧多粥少的職業,甚至有許多老師淪為流浪教師。但在乏人問津的偏鄉,師資卻依然是教育最大的困境之一。近年來,愈來愈多的大專院校注意到教師資源不平等的問題,並投入偏鄉教育。

2017/06/16 | Louis Lo

「教育跟投手一樣,只會一種球路必死無疑」-施信源滾石不生苔的人生

孩子長大後不會記得自己國小五年第一次期中考的數學考幾分,但老師的一句話可能會改變他一輩子,而這位學生更有可能改變一個國家。

2017/06/09 | 讀者投書

一名高中生的觀點:翻轉教室,還是「翻桌教室」?

翻轉教室,在筆者眼中是一座工廠,學生就是工人,老師就是管理員。這個工廠產出以知識為名的貨物,看起來很多樣,實際上還是一樣的內質。

2017/06/03 | 沈春華關鍵秀

【沈春華關鍵秀】台大教授葉丙成:台灣最大教育問題其實在父母身上

從2013年開始在全台推廣「翻轉教育」的台大電機葉丙成教授,點出台灣教育的問題並提出多種可能解方。

2017/02/15 | 讀者投書

「教育現場哪有那麼可愛!」107課綱在地區高中可能遭遇的四大困境

我們總是笑稱,這個社會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這個狀態在高中教育現場更為常見。

2016/07/11 | 羊正鈺(小羊)

學思達老師 張輝誠:老師上課的話不要這麼多,學生的知識量才會更多

「哪有一本課本需要讀半年的?而且還要全部背起來,這有病吧,只有聖經才這樣!所以我們孩子到了大學,要他們看一本書的難度比看200集的韓劇還困難。」

2015/12/05 | TNL 編輯

《政問》葉丙成:教育應仿效「文景之治」,養回被考試考壞的學習胃口

葉丙成表示,資源在都市學校能條理化分配,但在偏鄉應以專案的方式布置資源,且偏鄉教育應捨棄過去以學力脫貧、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把目的放在培養弱勢學子自立的技能。

2015/12/01 | 阿Ken

政問第二集》思考台灣教育下個20年前,先看20年教改留下的5大問題

教改經過了20年,在紛爭未解決之餘,台灣該如何走向下一個教育的20年?

2015/10/21 | Sha蝦

【插畫】小孩不笨,笨的是「唯有讀書高」的那些大人

親愛的,笨的不是你,是那些制定教育政策的老人;是那些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人。

2015/09/19 | 精選書摘

為什麼他惹了這麼多「麻煩」,卻依然被校長稱讚「真的是個好孩子」?

「雖然妳有些地方讓人覺得妳不是好孩子,但校長先生知道,妳真正的性格並不壞,有很多優點。」荳荳在巴氏學園期間,小林校長持續對她說這句重要的話,這句話很可能決定了她一生。

2015/09/19 | 精選書摘

為什麼他惹了這麼多「麻煩」,卻依然被校長稱讚「真的是個好孩子」?

「雖然妳有些地方讓人覺得妳不是好孩子,但校長先生知道,妳真正的性格並不壞,有很多優點。」荳荳在巴氏學園期間,小林校長持續對她說這句重要的話,這句話很可能決定了她一生。

2015/08/25 | Zou Chi

不再依附漢文化!「小明」變「老鷹」 全台第一套原住民族教材正式上路

「不是原住民小孩學不好,也不是老師不會教,而是以漢人、都市為主的課程有問題。」從在地的原民文化和生活出發,讓原民孩子成為教育的主體,是還給本土教育公平正義很重要的一步。

2015/08/15 | flyingV

「再偏遠的部落,都有對科學好奇的孩子」這位老師不是在上課,是在辦一場充滿歡笑的探索派對

田園老師說,「都市的經驗告訴我,都市難免會給人一種優越感,這份優越感就像一面牆,堵住他們自己跨越的牆。身處資訊發達的都市裡理應要對新的事物很敏銳,但是在教育變革的這條路上卻墨守成規,很難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