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4 | 優照護 失眠睡不好又不想吃藥,四大「助眠食物」讓長輩一覺到天亮 長輩失眠時,「助眠食物」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法。這些食物具有促進睡眠的特性,提供身體所需的養分,是幫助製造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重要原料。血清素不僅對睡眠有益,還可以穩定情緒,減少焦慮和煩躁,不需要藥物依賴也能幫助長輩輕鬆入眠,遠離夢魘的困擾。 長輩失眠 老人 More... 銀髮族 睡不著 褪黑激素 食物 維生素B 血清素 色氨酸 2023/02/25 | 優照護 其實很多長輩並不是失智,而是罹患了「老年憂鬱症」 老年憂鬱症的症狀經常容易被誤認為是一般老化而被忽略,老年憂鬱不只是感到難過、疲累,更會牽涉到更嚴重的情況,甚至會有自殺的傾向。根據統計, 老年人的自殺率為年輕人的兩倍,而其中大部分都有老年憂鬱症的傾向。 長輩 憂鬱症 More... 老人 銀髮族 高齡 老人憂鬱 症狀 2023/02/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白髮運動」延燒:醫保改革引爆退休老人怒火,對習近平無限期連任構成極大考驗 推特網友「良知欣然自知」對《美國之音》表示,「為什麼武漢抗議聲勢這麼大?武漢第一個遭遇封城,滿城血淚;一夜解封,幾乎所有人都感染了,很多老人都去世了。他們大多認為苛扣醫療資金是要將老年人逼死,減輕政府負擔。」這名網友還引用習近平的話反諷稱:「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中國 醫保 More... 退休 老人 領藥 醫療 財政 醫療保障 武漢 大連 遊行 2023/01/25 | 優照護 長輩吃東西時異物梗塞怎麼辦?「哈姆立克法」急救請你跟我這樣做 長輩由於老化或生病導致吞嚥困難,或是不小心吃太快,在吃東西的過程裡發生噎到、食物卡在食道,造成呼吸困難。甚至喝水也可能嗆咳的情況,如不盡快妥善處理,可能會變成永久性昏迷,甚至喪命。像是果凍、湯圓粉圓、堅果類、圓粒狀的水果與糖果、帶筋的肉類都是容易噎到的食物。 哈姆立克 長輩 More... 老人 小孩 噎到 劇烈咳嗽 異物哽塞 團圓飯 2023/01/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擬調降COVID-19與流感同級、開放室內免戴口罩,最快春季實施 日本正遭受第8波COVID-19疫情侵襲,死亡病例激增,逾9成都是70歲以上高齡患者。然根據消息人士透露,政府正在探討是否把COVID-19降級為跟流感同等級的第5類傳染病,也考慮修改防疫指引,在室內原則上無需戴口罩,最快今(2023)年春季實施。 日本 調降 More... 確診 疫情 老人 死亡 與流感同級 免戴口罩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2023/01/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民眾「和死神搶父母」搶購倍拉維,官方公布近6萬人「在院病歿」國際質疑數據真實性 「全中國都在和死神搶父母」成為最近中國網路流傳的一句令人辛酸的話。倍拉維儘管因價格談判破裂未能納入中國醫保用藥,目前僅是臨時醫保用藥,但不少中國民眾為了搶救家中染疫老人,不得不延續先前搶食物、搶退燒藥的傳統,透過各種非正規管道搶購數量極其稀少的倍拉維,成為最新一輪的自救行動。 中國 防疫 More... 死亡 疫情 胡錫進 官方數據 搶購 搶藥 免疫球蛋白 老人 倍拉維 北京 染疫比例 研究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2023/01/14 | 姜冠宇 請長輩繼續打不要停:研究指COVID-19二價加強疫苗,與老年人重症風險降低有關 根據研究作者的結論,在符合條件的人群當中,二價加強劑疫苗與相關住院率降低81%有關,與死亡率下降86% 有關。這些結果表明,二價加強與老年人患重症的風險較低有關,必須「加大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人群接受二價加強。 二價 疫苗 More... 次世代 文獻 老人 重症 疫情 以色列 研究 二價疫苗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2023/01/05 | 優照護 40歲後每10年肌肉流失8%,國健署傳授六組簡單小運動改善肌耐力 有很多人認為肌少症是老年人才有的症狀,但其實年過40以後,肌肉會以每10年會流失8%,70歲後甚至加速到以15%的速度流失。要預防肌少症一定要運動,六組簡單的小運動,協助一般健康的長輩可以在家動一動,改善自己的肌耐力。 肌少症 長輩 More... 運動 銀髮族 老人 肌肉 撐牆伏地挺身 大腿 身體伸展 2022/11/30 | 優照護 運動偏食:為什麼天天運動的人也可能得到肌少症? 根據體育署統計,參與運動的人口比例超過80%,常常在公園或是運動場都能看到高齡者做體操或是散步慢跑,但強度過低與運動單一,對於肌力維持來說沒有幫助,甚至許多人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以下統整出改善肌力與運動偏食,必須做的三件事。 長輩 運動 More... 偏食 肌力 多元運動 運動強度 銀髮族 老人 阻抗性運動 2022/10/11 | 方格子vocus 最常發生跌倒的四大危險因子,以及能夠幫家人做到的七項實用防跌檢查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在台灣每六個長輩就有一位跌倒過,跌倒原因不外乎是滑倒或被東西絆倒占43.2%,這是造成跌倒的原因第一名。而第二名是眾多原因失去平衡或頭昏約占37.1%。第三名則為撞上物品或人約占11.7%。因此,我將上述原因整理成最常跌倒的四大危險因子源頭,整理如下: 預防 跌倒 More... 老人 防病 長輩 年齡 健康 膝蓋 腿 2022/09/26 | 林慶順教授 從研究數據來看,年紀大的人睡太久,真的會有失智風險嗎? 年紀大的人常會被告知睡到自然醒最幸福,但從這8篇論文就可看出,它們是一致認為,就年紀大的人(60歲以上)而言,睡眠時間在7到8小時之間是最好的,而超過9小時或10小時就會提升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 高齡 常睡眠 More... 睡眠時間 長輩 老人 認知障礙 失智 研究 認知功能 2022/09/07 | 精選書摘 楊志良《生存革命》:台灣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每個人都將面對「五老」挑戰 超高齡社會「不只是」今日高齡者面對的挑戰,而是未來青壯年,特別是嬰幼兒世代將面臨的挑戰。超高齡社會以個人而言,至少要面對「五老」挑戰:老身、老本、老居、老友、老伴。 楊志良 生存革命 More... 第三家庭 超高齡 老人 日本 2022/08/22 | 優照護 什麼是「預防照護」?你是希望生病後痊癒還是一直保持健康? 根據統計,疾病纏身者的醫療支出為一般健康者的六到七倍,試想當家中的長輩在醫院或是相關機構長期臥病在床,不只是家庭的支出,對於生理與心理會有多大的負擔? 如果有及早預防照護,讓長輩的身心都處在健康的狀態,不只能省下大量時間與金錢,也能讓家人免於為了照顧長者而焦頭爛額的狀態。 預防照護 老年人 More... 老人 長照 初級預防 三級預防 次級預防 2022/08/16 | 方格子vocus 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該如何學習與老人自在相處? 學習和老人自在相處,是我們的必修課,跨越世代隔閡,不僅是為了社會和諧,也對自己的人生功課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人其實面對歲月,都會有一種無力感,我們有一天也會變老,這是誰都避免不了的。 人口 老化 More... 高齡化社會 心理學 鎂光燈效應 感官記憶 短期記憶 長期記憶 記憶 老人 2022/08/07 | BBC News 中文 「超級人瑞」的秘密: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活到100歲?而且他們並非健康模範生 英國老年研究領先專家,英國布萊頓大學生物老年學教授法拉格表示,我們需要告訴那些對長壽感興趣人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從百歲老人或是超級百歲老人那裏獲取生活方式的建議。「他們天生就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因為他們所做的與我們所知道的有助於人們長壽的方法恰恰相反。」 人瑞 年齡 More... 老年 老人 長壽 基因 百歲 衰老 2022/05/06 | 優照護 阿公阿嬤越來越瘦不是正常現象:長輩跌倒、長期臥床的元兇——肌少症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原因之一,隨著年增長,肌力衰退與肌肉量的流失會一年比一年嚴重,一旦發生肌少症不僅容易跌倒骨折,也可能造成代謝方面的問題,或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等等。 肌少症 銀髮族 More... 高齡長輩 阻抗性運動 握力 變瘦 老人 肌肉 蛋白質 2022/05/01 | 精選書摘 薇薇夫人《九十挺立,繼續舞向終點》:我在接受老的事實以後,逐漸放棄了兩項「武功」 「不要常想自己老了,什麼都不能做;也不要忘了自己老了,以為什麼都能做。」可以當成老人座右銘。這兩句話包含兩種觀念和行為,一種是放,另一種是收。 薇薇夫人 薇薇夫人自備快樂的不老晚年 More... 九十挺立,繼續舞向終點 年老 老人 年紀 退休 樂茝軍 2022/04/09 | 優照護 長輩噎到時應該馬上做的動作,以及絕對不能犯的三個錯誤 居家照護長輩的你,觀察長輩噎到的輕度、嚴重、失去意識等三種狀態,可以用以下的方式緊急應對。一般噎到分為幾種情況及處理方式。 急救 噎到 More... 長輩 老人 嗆咳 CPR 心肺復甦術 哈姆立克法 拍背 灌水 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