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老師

教師(英語:Teacher,中文口語也常稱作「老師」,1990年代以前香港俗稱「先生」),又稱作教育工作者、教員,是大眾對教育從業者的稱呼,是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專業。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7 | 李芯

快4000位老師問卷調查:3成教師不快樂,政策要求太多、下班後還要回覆LINE群組

造成老師不快樂的原因其一為政策要求太多,讓老師難以負荷。葉丙成直言,老師如今成為「教育政策的提款機」,政策推行應避免急就章,避免教育現場的焦慮和壓力。

2023/08/30 | 方格子vocus

「雙語教育」只是一個耍噱頭的教育政策,對提升學生學力之功效微乎其微

台灣教育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不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反而在製造問題,將資源放在錯誤的地方,然後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舉例來說,許多年前,我看到朋友約小學三年級的小孩,在做老師給的造詞練習,看到他所寫的內容,我真的十分傻眼......

2023/07/14 | nippon.com 繁體字

日本教師考試「招不滿」?遠高於「過勞死亡線」的超長工作時間,學校就是黑心職場

全國性的師資不足問題日趨嚴重,因停職休假或離職出現的教師職位空缺,也處於難以填補的狀態。教師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處理校園霸凌問題和缺勤,關照特殊班級的學生等等,工作時間長卻沒有加班費。由於感到這樣的工作沒有前途,以致願意當老師的人不斷減少......

2023/07/03 | 精選書摘

《ChatGPT一本搞定》:如何利用ChatGPT出考卷、寫教案,增加教師們的效率?

ChatGPT絕對可以增加教師們的效率,老師有了餘力後,自然可以提升教學的品質,因為不再需要花太多時間做瑣碎的工作,就有時間學習與進修,對於老師與學生來說是雙贏。

2023/06/30 | 精選轉載

Metoo事件頻傳,要怎麼教小孩保護自己、尊重別人界線?

看到歧視,要跟小孩說這是歧視。小孩重複網路上看到的歧視言論,要跟他說這是歧視言論,為何不該歧視。久而久之,他也會培養出敏感度。看到小孩講中二笑話,請不要只是崩潰,或覺得我好進步我小孩怎麼會如此中二?有時間崩潰你不如去好好教育他。

2023/06/26 | 李秉芳

女子揭發13歲時曾遭高雄補習班王姓老師性侵持續3年,王婉諭:兒少性侵案法律追訴期應從成年開始算

某位自稱曾是王老師學生發文表示,A女不實指控讓王老師幾十年來的努力認真教學全部都被摧毀,呼籲曾經被老師教過的學生出來幫老師加油,目前也靜待調查,相信會還給老師一個清白。

2023/06/07 | 李秉芳

南投狼師性騷擾小學生,校園當後宮一路高升校長,縣政府:責令請假靜待調查

這位劉老師在南投縣內待過南投竹山鎮的雲林國小、延平國小、過溪國小、大安國小,從1995年到現在,2015、2021年都有人報案揭露;然而卻都無法有效處理,他仍然在學校工作並且已經成為國小校長。

2023/04/04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我家孩子威脅別人?如果老師搞不清楚,身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捍衛自己的孩子

我為什麼要分享這件事的處理流程?因為重點在於「大人的態度」,包括擔任中間人的老師,都便宜行事顛倒是非,實在熟不可忍。為了保護孩子,當家長的要懂如何細節詢問、追蹤後續發展,不然還真以為「交給老師處理」就好了呢。

2023/04/01 | 讀者投書

就算學生求援,也只會換來學校用更多「輔導」來持續教師霸凌

作為一位家長,對小孩在校遭遇教師霸凌深感不捨,對因霸凌而輕生深感痛心。然作為一位教師,身處教育第一線,長期觀察、經手校園霸凌實務,對此案件實感漠然,因為此事在此類學生身上,實屬必然。此必然也影響到教育部統計失真之問題。

2023/03/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小鎮女教師遭學生刺死,親友在〈愛〉中以舞蹈道別網友淚崩

法國2月22日發生52歲女教師拉賽爾(Agnes Lasalle)遭到一名16歲男學生刺殺的事件。拉賽爾的葬禮與追悼會3日於比亞里茲(Biarritz)聖尤吉尼教堂舉行,這位西班牙文老師的靈柩與照片放在教堂前廣場上,接受民眾致意哀悼。然而當現場放起美國音樂家納金高歌曲〈愛〉(LOVE)時,卻出現了令人淚崩的一幕。

2023/02/01 | 李秉芳

中壢女老師拒絕盤查被「大外割」上銬扣留,桃園地院判刑員警2罪共10個月

法官認為,葉姓員警違法攔阻盤查在先,卻藉口詹老師妨害公務而加以違法逮捕,剝奪行動自由並造成詹老師身體受傷,除造成詹老師損失外,並嚴重影響人民對警察之信賴,損害警察形象,所為誠屬不該。

2023/01/30 | 讀者投書

STEAM教育給台灣啟示(下):檢視STEAM教育在台灣課程改革的六大問題

目前STEAM教育時,過於強調固定流程,把實踐探究變成簡單模仿,把原本充滿活力的科學探究,與教學行動變成熱鬧卻不紮實的科學表演。最後在STEAM課程教學上,產生了得其形未得其神的困境。

2023/01/29 | 讀者投書

STEAM教育給台灣啟示(上):重新定義師生關係,從教師的單一主體性轉化為互為主體性

STEAM教育中,教師不僅是教材的準備者與提供者,也是引領學生進行討論、反思與現實問題解決的催化者。STEAM教育所重視的是讓師生共同去學習,一起動手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教育方式,強調透過STEAM跨學科領域的教學活動,共同培育師生在面對真實世界挑戰的能力,就是STEAM教育的目的。

2023/01/08 | 讀者投書

後悔當老師:如何幫助台灣教師克服「倦怠」(burnout)?

台師大在今(2022)年7月公布相關研究數據,台灣國中教師「後悔」當教師的比例高於日本、美澳等國,絕大多數老師更曾思考過從事他行會不會比較好。老師也是人,也有身心俱疲的時刻。面對教師「倦怠」(burnout)的挑戰,關鍵在協助教師找到意義,這是提升教師教學效能與教育熱情的重要方式。

2022/10/30 | 方格子vocus

成為實習教師之後,我對於「老師」這個角色的四個體悟

我發現,雖然老師必須為學生的學習負責,但學習是個緩慢且長久的歷程,一兩次的小失誤並不會造成什麼嚴重的損害,只要大方承認,並且在後續願意不斷調整就可以了。老師也是人,怎麼可能都不會犯錯呢?況且,如果我們連自己的錯誤都無法包容,又要怎麼說服學生:「你在我的課堂上是可以犯錯的,因為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會犯錯」呢?

2022/10/05 | 李芯

教育現場「資深的不退,年輕進不來」,全教總要求調回退休年齡、修正替代率天花板

全教總在2013年曾經委託民調機構調查,發現有8成5的民眾希望中小學導師小於55歲,7成3認為中小學教師的最佳工作年齡是55歲以下。然而,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在年改制度之後,目前中生代老師急速萎縮,年長的老師比例不斷上升,年輕的又進不來,造成師資嚴重不平衡。

2022/08/08 | 創新拿鐵

護理師和老師這對「商業門外漢」創業,如何打造出價值2.5億美金的爆米花品牌?

創業不必雄心大志,這一對沒有商業經驗的夫妻從街頭開始,逐步佈建通路,之後引進資金和專業,擴展事業規模,將1萬美元的創業,在16年後以2億5千萬美金被收購。

2022/06/18 | 方格子vocus

對於女校長或學校女主管的5個刻板印象——為什麼男性就不會碰上這些麻煩?

一位住在學校周圍的民眾,急切的要求與校長當面對話,見面之後的談話內容,讓我不禁認真回想,職業生涯是否遭遇過性別歧視或刻板印象?想起來了!女性角色想在學校擔任主管職或領導者,還是會面對一些既有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