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選舉專區
考古學(英語:archaeology或archeology,源自古希臘文:ἀρχαιολογία, archaiologia ;ἀρχαῖος,arkhaīos,「古代」;以及-λογία, -logiā,「學問」),對於過去人類社會的研究,主要透過重建與分析古代人們的物質文化與環境資料,包括器物、建築、生物遺留與文化景觀。 --來自 維基百科
台灣大學官方臉書近日分享師生的研究成果,台大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蔡政修與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生卓義揚,耗時超過4年研究,發現台灣生命史中目前所知最大的爬蟲類、台灣特有物種的鱷魚化石「台灣豐玉姬鱷」,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
巨像秘魯鯨是秘魯出土的古代鯨魚骨骼化石,質量可能超越任何其他已知的動物,包括今日的藍鯨與體型最大的恐龍。巨像秘魯鯨骨骼又厚又硬的特性,未見於現有的鯨目動物,但出現在海牛目動物中。
這個鮮為人知的行業,除要求手巧,更要有豐富古生物知識底蘊。53歲的蕭語富說,「化石先生」分為清修組、復原組、裝架組和3D建模組,員工主要以藝術、雕塑相關科系為主,而合格的古生物清修師須對沉積岩有一定認知,也要了解地球演化各年代代表性古生物。
代林庫尤直到1963年才被一個不知名的當地人「重新發現」,因為他的雞不斷走失。在裝修家居時,這些家禽消失在改造過程中產生的一個小裂縫中,再也不會出現。經過進一步調查和挖掘,土耳其人發現了一條黑暗的通道......
大貓熊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山區,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裏,屬食肉類哺乳動物,但以竹子為主食。一般認為大貓熊是中國特有物種,但最新研究表明,600萬年前,歐洲大陸曾有大貓熊的身影足跡。
黑死病的爆發,與囓齒動物身上跳蚤攜帶的鼠疫菌株突然發生分歧的「大霹靂」事件有關。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早在10世紀就已發生,但無法確定日期。
「死亡之龍」的外觀可能頗為駭人。研究人員去(2021)年4月在科學期刊《白堊紀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發布的報告稱,發現的化石相當巨大,因此新物種成為迄今為止在南美洲發現的最大翼龍,同時也是全球發現的最大翼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