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 中國地理學會會刊(在臺北) 田野調查:談到「部落的一餐」時,我們會想到什麼?實際上又吃了些什麼? 我們對於部落食物的關注來自前往金岳部落時,發展協會招待了「部落傳統料理」。為何發展協會選擇用這些食物和料理方式作為部落的代表之一?它與部落的「日常」差距在哪裡?所謂的「傳統文化」是什麼? 部落 南澳 More... 醃漬 傳統文化 原住民 耆老 部落廚房 小吃店 豬下顎 食物 鯖魚 工寮 金岳部落 野菜 2016/12/14 | 十二道人情味 那些年,「庄跤人」用柴、食水的古早生活 過往家家戶戶煮飯時,會抬頭瞧瞧誰家有煙囪有煙,有煙飄出就表示已經起火燃柴,於是將土紙捲成輪狀,去那戶人家引火,紙輪要捲的扎實,才不會熄滅。 庄跤 淹水 More... 古早 灌溉水源 食用水 耆老 曾文溪 竹籠仔厝 蟋蟀 海墘 燒柴 烘爐 烏腳病 井水 飲水思源地 2016/02/29 | 環境資訊中心 極端氣候下糧食安全的解方:台灣農業戰鬥力隱藏在原鄉部落中 尤其傳統作物獨特的營養成分和機能性,常口耳相傳於部落中,卻苦無機會印證,正可讓研究室發揮功能,並挖掘更多隱藏的價值。 人口老化 原住民農業研究室 More... 太巴塱部落 宜蘭 寒害 建造 新社 染料 極端氣候 樹豆 種原庫 糧食安全 編織 耆老 花蓮 花蓮農改場 農業 邦查農場 部落 酒麴 靜浦 風災 香料 馬太鞍 2015/05/07 | Mata Taiwan 「全台最感動人的博物館」恐成蚊子館?族人:苦心十年,請大家救救奇美文物館 「整個奇美就是一個博物館!」基於這樣的堅持,包含Kacaw在內的族人在規劃或導覽文物館時,總希望能與部落的生活有深刻的結合,甚至要能帶動部落集體發展,不讓博物館內的文化成為「死的文化」。 傳統 勞基法 More... 原住民 原民會 奇美文物館 奇美部落 工作室 文化 文建會 東管處 水保局 泛舟 營造 瑞港公路 瑞穗鄉 生態博物館 耆老 聖帕颱風 花蓮 蚊子館 豐年祭 阿美族 館藏 2015/05/07 | Mata Taiwan 「全台最感動人的博物館」恐成蚊子館?族人:苦心十年,請大家救救奇美文物館 「整個奇美就是一個博物館!」基於這樣的堅持,包含Kacaw在內的族人在規劃或導覽文物館時,總希望能與部落的生活有深刻的結合,甚至要能帶動部落集體發展,不讓博物館內的文化成為「死的文化」。 傳統 勞基法 More... 原住民 原民會 奇美文物館 奇美部落 工作室 文化 文建會 東管處 水保局 泛舟 營造 瑞港公路 瑞穗鄉 生態博物館 耆老 聖帕颱風 花蓮 蚊子館 豐年祭 阿美族 館藏 2015/04/26 | 蘭嶼特定區計畫專題團隊 土地、發展與文化是蘭嶼難解的三角習題,急不來也無法強求 許多達悟族人希望政府可以加強蘭嶼的基礎建設,進而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和觀光發展。然而基礎建設就全然是好的嗎? 勇士舞 周貴光 More... 土虱 地下屋 地瓜 夏曼.藍波安 官大偉 宥勝 嶼經濟特區 希婻‧瑪飛洑 張海嶼 朗島教會 東清七號地自救會 東清自救會 潛水 穴居地下屋 紅頭社區發展協會 耆老 芋頭 蘭嶼 蘭嶼特定區計畫 蘭嶼特產 蘭嶼環島公路 蘭嶼青年行動聯盟 謝男海 達悟族 野銀部落 非法民宿 頭髮舞 飛魚 飛魚季 食品加工廠 2015/04/20 | Kenzo 台電不理、原民部落70年沒電 族人募得太陽能板自扛上山 太魯閣族大同、大禮部落,至今70年來都沒水、沒電,族人多次向台電請電未果,導致許多族人陸續遷出,目前僅存20戶原住民在此生活。 原住民 台南市社區大學 More... 台電 大同部落 大禮部落 太陽能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族 核廢料 核電 海拔 產業道路 秀林鄉 耆老 花蓮縣 蠟燭 黑暗 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