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耶穌

耶穌(古希伯來文: ישוע,拉丁轉寫:Yeshua;古希臘文:Ἰησοῦς,拉丁轉寫:Iesous;約前4年—公元33年),東正教譯為伊伊穌斯(Iesous),唐朝景教譯為移鼠或翳數,也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或「耶穌基督」,是西元1世紀的猶太哲學家和社運人士,是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的中心人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肯亞邪教「餓死見耶穌」奪90命,貧窮與教育低落助長神棍曲解《聖經》教義

奈洛比大學(University of Nairobi)宗教學教授阿卡拉加(Stephen Akaranga)告訴《法新社》:「這些自封牧師的人,大多從未踏進神學院半步。」但他承認,神棍缺乏神學教育背景,對信眾影響並不大。他補充表示,近年來這類「教會」在肯亞農村地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那裡的人對於上學很陌生。」

2023/04/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肯亞邪教為「上天堂和耶穌相見」集體絕食,警方挖出47具遺體

肯亞警方今(24)日表示,又挖出26具據信為邪教組織成員的遺體,使得3天內找到跟該運動有關的遺體總數達47具。這個邪教信徒相信如果「挨餓致死」,就會上天堂「和耶穌相見」。

2022/04/19 | 方格子vocus

主耶穌什麼時候說過:「服事」就等於是「親近上帝」?

《聖經》裡寫的「先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好,那我們再一次翻開《聖經》,主耶穌什麼時候說過:「服事」就等於是「親近上帝」?「參與聚會」就等於是「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

2021/11/17 | 精選書摘

《製造聖經》導讀:聖經可能充滿人為謬誤,但文本的有限性,不必然會限制真理的無限性

在這本《紐約時報》暢銷書中,學界公認的傑出學者,巴特・葉爾曼(Bart Ehrman)透過歷史批判法,指出聖經新約各個經卷之間,彼此有難以調和的矛盾,甚至夾雜後人杜撰、偽造和改寫的內容。

2021/11/17 | 精選書摘

《製造聖經》:〈馬可福音〉與〈路加福音〉中,關於耶穌死亡的故事有多大的差距?

透過回顧自己如何從一個保守福音派的堅信者走向不可知論者的過程,葉爾曼一再申明,發現聖經的矛盾不一定會讓人失去信仰,反而是知道聖經究竟是什麼,會讓人更加認識自己所信為何,對信仰產生有意義的反思。

2021/06/22 | 精選書摘

《課綱中的世界史》:伊斯蘭-基督宗教對話之起點——耶穌是否真的被釘死於十字架?

基本上,耶穌基督的死可分為兩方面解釋之。一是他的肉體已死,但靈魂被提升到真主Allāh的身邊,以作為末世審判時的見證者;另一是耶穌的肉體沒死,而是永恆地活在天堂中。這是穆斯林的兩種觀點。

2021/05/27 | 精選書摘

《找到我的歸屬感》:我沒辦法忘掉「愛滋病是來自上帝的審判」這句話

在尋找歸屬感的同時,我們要找到「真正的自己」,而非成為「全新的自己」。唯有誠實面對自己需要什麼,不犧牲自我與自身重視的事物,才能感受到被需要與接納,獲得真正的幸福與滿足。

2021/05/04 | 陳慶德

泰國僧人「斷頭獻佛」,韓國也曾發生駭人聽聞的「聞慶十字架屍身事件」

警方與專家看法可說是截然迥異,然而隨著後續許多證據與分析出爐,此案最終以「自殺事件」作結,甚至多年後,這件事情也成為法醫界的奇談。

2021/01/07 | 精選書摘

《光照:歷史學家對聖經的30則探問》:基督徒只讀《新約》,不要讀《舊約》?

王壽南教授一生接受史學嚴謹訓練,看他如何精讀舊約和新約,爬梳《聖經》中的脈絡,更以中國歷史事件做對照,並穿插生活中的故事與新聞為例,逐步推敲事件的背景、成因,解答基督徒心中想問但不敢問的問題,以及外人對於《聖經》內容的誤解。

2020/10/02 | 精選書摘

《說阿門之前》:有問題而不禱告等於有刺卻不拔除,一定會發炎感染

有問題而不禱告等於是有根刺卻不拔除它,一定會發炎感染的——先是手指頭,然後是整隻手,最後是整條胳膊。所以最好是直接去找有鑷子的人。

2020/09/15 | 漫遊藝術史

夏娃吃的「禁果」可能不是蘋果?究竟伊甸園裡發生了什麼事?

雖然《聖經.創世紀》一章中,從沒講清楚上帝禁止人吃的果子是什麼,然而,文藝復興之後,繪畫中夏娃吃的禁果,絕大部分都是蘋果。

2020/09/06 | 精選書摘

米蘭昆德拉《賦別曲》小說選摘:這個國家對早晨毫無敬意,大家都用鬧鐘把自己嚇醒

不同於米蘭.昆德拉的其他小說作品,《賦別曲》以五幕通俗劇為原型,用最輕盈的形式結合最沉重的主題,讓人類的種種悲劇(無論在床笫之間或歷史舞臺上),在其可怕的無意義中掀去面紗。

2020/08/16 | 精選書摘

《為愛做點傻事》:一隻眼看不見,幫助我從其他方面更了解耶穌一些

讓自己定睛於耶穌——如果只有一隻眼看得見,那就用一隻眼注視祂。祂知道我們正在成為怎樣的人,而且祂也希望我們成為愛。

2020/06/27 | 精選書摘

《在橋上,與你相遇》:耶穌一定不會說「走開,因為你是個同性戀!」

我的重點不是同志應被當成罪人來對待(就像上述這些人有許多在過往都被如此看待),因為我們都是罪人。相反地,我的重點是,耶穌持續地伸手接觸所有感覺自己被排斥到邊緣(無論以什麼方式)的人們。

2020/06/11 | 精選書摘

《耶穌與死海古卷》:耶穌有沒有結婚?我犯下跟丹布朗一樣的錯誤認知

我並不在乎《達文西密碼》,但我無法對丹・布朗有過多的苛責,因為我的大半人生也曾犯下和他一樣的基本錯誤:以為當代的猶太教和古代的猶太教一樣。

2020/03/26 | 精選書摘

同志這件事就如同其他一切事情,耶穌都是我們的榜樣

我的重點不是同志應被當成罪人來對待(就像上述這些人有許多在過往都被如此看待),因為我們都是罪人。相反地,我的重點是,耶穌持續地伸手接觸所有感覺自己被排斥到邊緣(無論以什麼方式)的人們。

2020/02/05 | 精選書摘

《雖然想死,但卻成為醫生的我》:到底有多想死,才會把自己傷得跟耶穌一樣?

他嘴裡不斷吐出與他外表不相符的髒話,說的也是,四肢被割成這樣的慘況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可見他一心求死的渴望有多麼強烈,也因此對於失敗的沮喪與失望也是如此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