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

聯合國,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6 | BBC News 中文

世界衛生大會: 《中央社》記者講述成功申請採訪證,卻遭禁止入內採訪過程細節

曾婷瑄表示,當時使用英語的聯合國工作人員,強調「WHO不再承認台灣護照」,對方又說若二人同時出示中華民國護照及「台胞證」(台灣公民入境中國大陸需要的證件),或可放行。但是,兩人身上沒有台胞證。「他聽起來很有歉意,態度也很好,強調是北京施壓。他說,若他讓我們進去,那麼他的工作將不保。」

2023/05/25 | 精選書摘

《海關中國》:新海關變成「一個國家的經濟大門」,鑰匙由人民政府自己掌握

本書以時序性敘述筆法,說明間接代理制用於中國海關,以及晚清以來中國政府企圖解決中央政府、總稅務司署及華籍關員之間的海關問題。在一個由外籍人士掌管的政府單位中,透過稅收養活晚清以來凋敝的經濟,如何透過外國人所主導的中國海關改造,達成增進收入及產業革新的效果。

2023/05/25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緬甸和孟加拉在摩卡颶風災後急需援助,聯合國:需3.75億美元的資金

受摩卡颶風影響的若開邦難民營,居住著超過60萬名羅興亞穆斯林。位於Thet Kay Pyin難民營的居民Aung Zaw Hein,日前透過電話向《美國之音》表示:「每個營地和村莊都遭到破壞。」而由於地方醫院也遭到破壞,目前沒有臨床醫生可協助,傷者也無法得到醫療救治。

2023/05/23 | Abby Huang

台媒要求進入WHA採訪遭拒,外交部:因中國施壓,聯合國體系全面封殺台灣人

針對台灣媒體無法進入世界衛生大會(WHA)採訪,外交部表示這個問題由來已久,近年聯合國體系在中國的施壓之下,「全面封殺阻止國人進入聯合國」,不只是記者沒有辦法進去採訪,國人無法參加聯合國體系相關的會議活動,甚至連一般國人要進入聯合國場域參觀或是要報名參加導覽也不得其門而入。

2023/05/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及巴基斯坦帶頭反對,世衛大會排除台灣參與WHA,日英法捷加等國代表發言挺台

中國不滿多國挺台發言,要求行使回覆權,用3分多鐘長篇大論,措辭與上午辯論相比明顯更為嚴厲,包括批評「炒作」、「以台制華」等。中國代表表示:「以上這些代表個別國家炒作的防疫缺口純屬無稽之談...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打台灣牌、搞以台制華的圖謀,都將遭到國際社會絕大多數成員國的堅決反對,注定以失敗告終。」

2023/05/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蘇丹內亂再簽停火協議,美國沙烏地設監督機制;聯合國:已逾百萬人流離失所

鑒於過去幾次的停火協議都未獲遵守,20日的聲明提到,這次停火協議將有一個由美、沙兩國以及國際社會聯手成立的監督機制負責執行,但並未提供細節。這分協議同時呼籲派送人道援助、恢復基本民生服務,並將部隊撤出醫院、基本公共設施。

2023/05/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克蘭部隊在巴赫姆特擊退俄軍攻勢,黑海穀物協議再延長2個月

基輔連日宣布在巴赫姆特周邊的戰場告捷,這些戰績最終可能有助把帶頭攻擊巴赫姆特的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困在城內。但瓦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也說,他的部隊挺進多達400公尺。普里戈任認為,守住巴赫姆特很可能是烏克蘭反攻計畫的一環。

2023/05/18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緬甸軍政府進口10億美元軍事武器,聯合國呼籲出口國停止死亡交易

聯合國於週三(17)發佈的報告指出,自政變以來,緬甸軍方已從俄羅斯、中國和其他國家進口了至少價值10億美元的武器與相關設備,ˋ聯合國也指出,這些武器被緬甸軍方用來對人民犯下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2023/05/11 | 德國之聲

曾稱中國新疆政策就是「種族滅絕」,維族移民二代進軍日本國會

維吾爾裔日本人英利阿麗菲亞日前成功入主日本國會,成為首位該族裔的國會議員。作為維裔日本人、女性、移民二代,她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認同?又是如何走入國會殿堂?DW整理她一路到從政的歷程。

2023/05/05 | 德國之聲

中國兩分鐘內在聯合國投票的微妙變化,代表習近平要放棄普亭了嗎?

聯合國大會日前一項決議中提到「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但中國依然投了贊成票,不少人對中國這一「非正常」舉動產生好奇和猜測。 聯想到這個投票跟當日習近平跟澤倫斯基的通話正好並行。那麼,這裡到底是否意味著中國的外交政策有所改變呢?旅德華人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此事耐人尋味。

2023/05/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蘇丹內亂持續激戰停火協議淪空談,聯合國:恐有逾80萬人出逃

蘇丹政府軍與快速支援部隊的衝突於4月15日爆發。衛生部表示,已有至少528人死亡、4599人受傷。聯合國雖然通報了類似的死亡數字,卻認為實際數字恐怕遠高於此。

2023/04/30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潘基文訪緬會面敏昂萊、 印尼中爪哇省長被提名總統候選人、「六六空難」檔案公開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受緬甸軍方邀請,於4月23日以元老會副主席身分率團赴緬展開為期兩日的訪問,期間他同軍政府領袖敏昂萊及軍方高層會面。他於聲明中表示,他來緬甸的目的是為了敦促軍方立即採取措施停止暴力衝突,並與有關各方展開建設性對話。

2023/04/21 | 賴明君

蘇丹內戰最新戰況:開齋節停火3日、民眾逃往查德、俄國瓦格納集團武器支持交戰方

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宣布從21日開始,因開齋節停火3日,不過政府軍拒絕談判,且未必會接受停火協議。衝突發展至今,已有2萬名蘇丹人逃往鄰國查德尋求庇護。《CNN》報導則指出,俄國瓦格納集團秘密向快速支援部隊提供武器支援。

2023/04/21 | 台灣東協研究中心

緬甸政變兩週年之國內外政經情勢分析(三):歐美祭出多項制裁,官⺠脫鉤是中緬關係⼀⼤變因

2021年緬甸軍事政變後,⻄⽅國家大多予以譴責甚或祭出制裁,惟中國與俄羅斯則默許甚或支持緬甸軍政府,因而削弱國際制裁的成效。東協雖試圖調解緬甸情勢,惟東協各國對緬立場依舊分歧。整體上,當前國際社會對緬甸情勢未有⼀致之立場,因⽽限制對緬甸軍政府制裁之成效。

2023/04/20 | 台灣東協研究中心

緬甸政變兩週年之國內外政經情勢分析(二):政變與疫情雙重打擊,讓緬甸跌落至貧窮邊緣

緬甸總體經濟因2021年軍事政變大受打擊,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統計,2021年緬甸國內GDP約650.9億美元,較2020年(政變前)789.3億美元萎縮17.5%。人均GDP也從2020年1477.5美元下降至2021年1209.9美元,在東南亞敬陪末座,低於東帝汶2741.4美元。

2023/04/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蘇丹內亂首都多起爆炸,聯合國估近200死1800傷,歐美齊呼立即停止戰鬥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17日稍早再次呼籲蘇丹交戰各方「立即停止敵對行動」,他還警告說,情勢進一步升級「可能對蘇丹和該地區帶來毀滅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