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5/29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謝宜澂專文】台灣的綠色餐廳是綠色餐廳嗎?跨國際定義標準何時能落地接軌?

當國際間正用嚴謹標準審視綠色餐廳規範之際,台灣現況由政府與民間組織針對「綠色餐廳」標章卻定義大不同,取得標準落差慎大。飛雀餐桌創辦人、同時也是2022未來大人物的謝宜澂提出倡議,盼台灣能在國際永續飲食道路上,加速落地接軌。

2023/05/05 | 市場快訊

漢方醫養專家順天堂集團,積極轉型推動ESG永續發展,穩定藥材供應並成功發展多元商品

中藥領導品牌順天堂集團歷經10年不斷嘗試,終於成功建立台灣有機仿生藥用石斛基地,他們藉此積極呼應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中,推動綠色循環經濟的降低碳排作為,朝向『順天應人,循環永續』的永續發展目標持續努力。

2023/04/25 | 廣編企劃

對自己好也對別人好!家樂福社群變成「誇誇群」,鼓勵每個永續的最佳選擇

家樂福近年致力於食物轉型的實踐,善盡永續的企業社會責任,最近積極推廣「從i開始」的價格與價值標示合一行動,將永續影響力從生產前進到消費端,並搭配活潑有趣的社群操作,讓消費者了解選擇的價值與意義,號召民眾一起發揮影響力!

2022/06/24 | TNL國際編譯

加拿大2022年底全面禁止製造與進口一次性塑膠用品,產業批變相處罰製造及供應商

加拿大現在正努力朝著歐盟、智利,以及墨西哥等國對一次性塑膠提出限制的方向前進,希望能透過全國性的禁一次性塑膠政策,迫使企業及市場提供替代塑膠製品的新選項。

2022/06/06 | 臺灣公衛學生聯合會

氣候變遷對台灣水資源的衝擊:各縣市政府如何呼應2030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隨著氣候變遷,台灣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的長期趨勢雖然不明顯,但全年各季節降雨日數均呈現減少趨勢,這樣對於原本降雨量就稀少的地區來說,無疑雪上加霜,所以該如何保留珍貴的水資源,正是我們需要檢討的問題。

2022/04/18 | 廣編企劃

把水送進最遙遠的地方——台灣世界展望會#WASH計畫

面對缺水議題,全球人類應有同舟共濟的思維,儘速伸出援手、付出改變行動。關鍵評論網攜手台灣世界展望會推出數位敘事報導,期能呼籲讀者共同響應水資源議題、捐款支持救援任務。

2021/11/24 | TNL Research

COVID-19後健康與社會福利還能達標嗎?

健康與社會福利被台灣民眾評比為第三重要項目,然而新冠肺炎大流行讓健康與社會福利發展倒退,台灣民眾認為該如何凝聚社會共識?參與SDG3 GAP世界組織又有哪些因應對策?

2021/11/24 | TNL Research

COVID-19後健康與社會福利還能達標嗎?

健康與社會福利被台灣民眾評比為第三重要項目,然而新冠肺炎大流行讓健康與社會福利發展倒退,台灣民眾認為該如何凝聚社會共識?參與SDG3 GAP世界組織又有哪些因應對策?

2021/11/16 | TNL Brand Studio

隱藏在偏鄉裡的快樂學習天地(下):豐田五味屋,顧瑜君老師與孩子們共譜的鄉村樂章

在五味屋巡禮的最後,我們問顧瑜君老師她對「理想教育」的想像。她回答,教育應立基於充分地接納與理解,將孩子身上的標籤撕下,溫柔緩慢的陪伴、支持一個人的學習與成長。

2021/11/12 | TNL Brand Studio

隱藏在偏鄉裡的快樂學習天地(上):台東「孩子的書屋」為迷失之子找回良善本性

「保有善的本質,去創造新的樣貌。」孩子的書屋作為一個社區機構也好、一個教育載體也好,終極目標是喚回每一個人內在的真心誠意,讓善良的本質去發揮他該有的力量。

2021/10/12 | TNL Brand Studio

專訪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看見海洋,讓我們真正活像個海島子民

該如何拉近我們與海洋的距離,讓這座寶島上的人能真正活像個海島子民,充分接受來自海洋的愛與豐饒?齊柏林導演留下來的台灣珍貴影像,或許能給我們一些答案。

2021/10/01 | TNL Brand Studio

「無二不做」——愛交朋友的台南企業,以循環經濟帶動地方新面貌

成立超過一甲子的「台南企業」,突破傳統成衣業的框架,串聯地方情感與文化歷史主題,以循環經濟行動推動地方創生,讓台南以布循環創造美好生活。串連資源、經驗傳承、永續策略系統化,共創出「SDGs的無限可能!」

2021/09/27 | TNL Brand Studio

【圖解】我們與「餓」的距離——你不可不知的台灣4大飢餓問題

不患寡而患不均,台灣並不缺乏食物,而是過多的資源無法被平均分配,而飢餓作為貧窮的一種顯現,背後更隱藏貧富差距大的問題。

2021/09/01 | TNL Brand Studio

撕下原住民的經濟弱勢標籤,太陽的孩子不該貧窮世襲——專訪邸台東X卡大地布部落青年馬靖

專訪台東地方創生基地「邸台東」與卡大地布部落的卑南青年馬靖,一探台灣原住民族群該如何撕下經濟弱勢的標籤,消除貧窮世襲,找回原民與大自然永續共存的生活智慧。

2021/06/03 | TNL Research

稀缺性資源短缺,不同目標間的隱性衝突……我們能攜手通往共好的道路嗎?

淨水與衛生是台灣網民第四重視的永續發展目標,此目標的宗旨為「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五月份的台灣社會,除了疫情升溫,久旱也造成人心惶惶。當資源短缺時,該如何凝聚全民一起攜手通往共好的道路?

2021/06/02 |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

台灣資通訊科技援外:協助友邦建立天災檢測與森林生態監控系統

過去一甲子臺灣一步一腳印參與國際援助,這些投入國際社會建設的努力和成果,讓全世界認識臺灣可以對國際社會做出貢獻。

2021/05/27 | TNL Research

疫情、缺水、停電後,誰還在乎就業與經濟成長?

「就業與經濟成長」是SDGs當中,在民眾心中的重要程度僅次於氣候行動,尤其26歲以下的i世代群眾,最重視這個與職業前途息息相關的永續目標。政府、組織及企業該如何凝聚全民一起推動這項目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