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6 | 精選書摘 《職災之後》:缺乏勞工參與及社會信任的「職災保險」,如何去污名? 職災者身分伴隨的污名,可能發生在個人、人際互動與制度結構層次。本節就上述作者之前的訪談研究資料,整理職災者的污名經驗。 職災補償 污名 More... 道德危害 職災保險 職業傷病 勞工參與 職災者 職災之後 鄭雅文 2018/04/30 | Abby Huang 勞動節前夕,蔡英文的勞動政策「總體檢」:完全執政,完全兌現了多少? 勞保局統計,台灣一年5萬多件職災案件,相當於每10分鐘就有一件職災案件,不過勞團指出,這樣的數字恐怕還是低估了。 勞陣 勞基法 More... 勞動政見 蔡英文 非典型就業 工時 臨時工 部分工時 職業病 職災保險 低薪 2015/07/03 | Kenzo 營利「彩色趴」假志工之名規避雇主責任 林淑芬:政府不能繼續放任 依照《志願服務法》規定,志工的召募與運用應符合「公眾利益之服務計畫」性質,但此次活動不僅無公眾利益服務性質,更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活動,顯然不符合法律規定。 八仙塵爆 八仙樂園 More... 公眾利益 勞動保險條例 勞動基準法 勞動部 勞工 台灣勞工陣線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呂忠吉 孫友聯 彩色派對 志願服務法 教育訓練 林淑芬 營利 職災保險 衛福部 雇傭關係 黃怡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