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4 | 潮健康 「長新冠」常見症狀有腦霧、失眠、喘不過氣等,這四類民眾發病率可能較高 長新冠的發作時間目前仍難以定論,可能與患者本身的健康程度、是否施打疫苗有所關聯。英國國民保健署傳染病專家David Strain接受專訪時提及,根據現有的資料,可得知4類民眾染疫後較容易出現長新冠現象。 長新冠 COVID-19 More... 腦霧 失眠 喘不過氣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疫苗 胸悶 Long COVID 疫苗 2022/04/21 | TNL 編輯 台灣兒科醫學會提「6+6」兒童染疫送醫指引,研究發現大於5歲的兒童重症風險更高 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表示,兒童在輕度演變到中度的過程較不容易界定,大家也會擔心。因此,兒科醫學會協助整理出6+6的症狀觀察,讓大家留意,讓緊急就醫、叫119可以有個依據。 居家隔離 緊急就醫 More... 兒童 幼兒 什麼情況該送醫 症狀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胸悶 喘 嘴唇發紫 血氧機 發燒 意識不清 嘔吐 拉肚子 沒有尿 新冠疫情 小孩確診怎麼辦 台灣兒科醫學會 2021/02/18 | 健康醫療網 心臟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二名,胸痛延伸到下牙床和手臂要注意 醫生指出,運動時發生胸悶、胸痛,若延伸到下牙床或手臂,就跟心臟疾病很可能有關係,尤其是伴著冒冷汗更要注意。 心臟病 胸悶 More... 胸痛 三高 十大死因 運動333 2020/04/16 | NOW健康 牙痛竟是心臟出問題!心肌梗塞為何引起牙槽疼痛? 民眾大多數對於胸悶痛的症狀難以描述,胸痛原因不一而足,有的甚至會致命,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及家族病史的民眾,有胸痛的症狀時,應及時進行心臟相關健康檢查。 胸痛 心臟 More... 牙周病 心血管疾病 葉勳龍醫師 胸悶 2019/10/01 | 照護線上 乳癌 vs. 氣胸:幸運撿回一條命的「喘氣女孩」 我從口袋裡拿出聽診器。她的呼吸聲完全符合我的預期。見我放下聽診器,李小姐焦急地問:「有沒有很嚴重?能不能立刻做檢查?」「小姐,我現在開單,你立刻過去放射科。」我特別強調:「立刻!」 氣胸 乳房攝影 More... 乳癌 醫院 胸悶 2019/05/19 | 照護線上 「心臟衰竭」的保養重點:不只冬天,天氣炎熱也不能大意 炎熱的夏天,心臟衰竭患者也要小心。美國心臟科協會的研究指出,天氣太熱的時候患者要避免外出,因為太熱的時候會讓血管擴張流汗變多,接著會感到口渴而喝很多水,倘若心臟收縮功能已經很差,突然喝太多水的時候會造成急性心臟衰竭。 胸悶 心悸 More... 心臟衰竭 天氣熱 天氣冷 經濟艙症候群 季節交替 2018/12/09 | 問8 「心臟二尖瓣脫垂」很嚴重嗎?還能不能運動? 二尖瓣脫垂合併閉鎖不全的病人左心室收縮時,二尖瓣由於脫垂的關係無法完全密合,會造成部分血液逆流,除了產生收縮期心雜音外,也造成心臟打出的供血量減少。正常活動下雖影響不大,但當生理需氧量上升(如運動時)時便會有供不應求的問題,因而產生喘不過氣、胸悶胸痛等缺氧症狀。 心臟超音波 馬凡氏症候群 More... 埃勒斯-當洛症候群 二尖瓣脫垂 心悸 喘不過氣 胸悶 胸痛 2015/12/01 | TNL 節目組 瘋狂加班=認真勤奮的好員工?小心你已經瀕臨過勞死了 Line 上班 More... 下班 中風 交感神經素 僱主 加班 勞動部 勞委會 勞工 員工 心臟病 心血管疾病 打卡 煩躁 疲倦 胸悶 腎上腺素 臺灣 行政院 責任制 通訊軟體 過勞 過勞死 頭痛 2015/01/18 | 健康醫療網 頭痛、胸悶不是「小毛病」...醫師:可能導致心肌梗塞猝死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心臟疾病為十大死因第二位;棒球教練徐生明、藝人馬兆駿、海角七號的茂伯,都是因為心肌梗塞猝死,馬兆駿甚至不到50歲就結束年輕的生命... 中風 動脈瘤 More... 呼吸困難 嘔吐 定期健檢 心悸 心肌梗塞 心血管疾病 心跳不穩定 施寄青 暈眩 根治 猝死 發汗 糖尿病 胸悶 虛弱 衛生福利部 頭痛 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