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

脫口秀可以指:

談話節目:原名 Talk show,脫口秀為其音譯。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8 | BBC News 中文

中國脫口秀:「冒犯」的藝術與自我架構的「紅線」

在House事件之前,脫口秀正在成為中國年輕人熱愛的新娛樂方式。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佈的《2021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2021年脫口秀市場商業演出達1.85萬場,票房收入3.91億元,比2019年增長逾50%。2022年在專業劇場舉辦的大中型脫口秀演出場次與上年相比略有上升。

2023/05/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脫口秀禁忌:不能議論政府和3個T──台灣、西藏與天安門

脫口秀在中國紅了好幾年,已邁入漸無新意的窘境,又出現收入極高的明星和公司,「大家都知道總有一天主管機關會想要查這個事的,今天如果不是因為House,可能也會因為下一個人」。A說,House只是「剛好踩在了高壓在線」,成了當局殺雞儆猴的範例。

2023/05/27 | 德國之聲

管住嘴或邁開腿?言論審查下的中國脫口秀,抖得開包袱嗎?

中國脫口秀圈近日因「作風優良,能打勝仗」引起熱議,有網友戲稱,中國言論審查太苛刻,想搞脫口秀「要麼管住嘴,要麼邁開腿(潤至自由世界)」。脫口秀演員們如何看待不斷收緊的審查紅線?脫口秀在兩岸又有何差異?《德國之聲》訪問了4位曾在兩岸演出的脫口秀演員,請他們將「脫口秀在中國」的包袱一一抖開。

TNL+ 2023/05/26 | 野人

台大學生爭議連環爆:資優屁孩是怎麼養成的?把矛頭指向脫口秀是理盲

台大經濟系學生的政見,為什麼會把壓迫加諸他人,還視為有趣的行為?試想,假如我是一位少年,個性搞怪愛走偏門,偏偏又思路敏捷,會念書考試、學什麼都快、做什麼都行,連老師都沒我聰明,舉目所見大家都比我差,這樣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我是對的」,然後「與我牴觸,就是錯的。」

2023/05/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調侃中國微博遭禁,大馬脫口秀演員Uncle Roger自嘲:這天終於到來

本名為黃瑾瑜(Nigel Ng)的馬來西亞脫口秀演員及網紅「Uncle Roger」,日前表演時因用嘲諷的語氣提及「中國,好國家,好國家…」,以及調侃使用華為手機會遭監聽,近日遭到中國社交媒體封殺。大馬媒體人陳偉智推測,黃瑾瑜應該是已決定放棄了中國市場。

TNL+ 2023/05/23 | 長河

舉報脫口秀演員算什麼!中國充斥著「政治雷達」敏銳的可悲年輕人

一直在揪出「惡」的中國社會,反而人與人之間毫無信任可言,社會也並沒有因為大家不斷「揪出惡者」而變得更好。這是因為很多人把大量精力都用在「監督」和「反監督」,大部分人求穩勝過求好。

2023/05/21 | 精選轉載

中國脫口秀膽敢嘲諷「作風優良,能打勝仗」的解放軍,肯定是被惡貫滿盈的台灣污染了

目睹祖國母親這番遏止資產階級自由化歪風,雷厲風行,斬草除根的偉大勝利。身在台灣卑微的我們,在深受撼動,瑟瑟發抖之餘,更應嚴肅看待,深刻反省。台灣早已墮落到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地獄深淵。根本不值得弄髒解放軍的手,去「解放台灣」啊。

2023/05/18 | BBC News 中文

中國脫口秀演員說野狗「作風優良,能打勝仗」,被指侮辱解放軍並遭立案調查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旗下評論類新媒體賬號「鈞正平工作室」評論稱,低格調的搞笑,無底線的放縱,博眼球的娛樂,不知止的慾望,對文藝有百害而無一利。「鈞正平工作室」是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旗下評論類新媒體賬號。

2023/02/24 | 德國之聲

中國脫口秀在美國:這些演員終於有機會說出那些在國內「不能講」的段子

近年來,脫口秀表演在中國興起,借由《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網路節目廣受年輕人歡迎。因為牆內愈發嚴格的審查制度,脫口秀節目在嬉笑怒罵時常有觸犯審查紅線的可能。但從年初開始,包括池子、黃西以及笑果文化旗下的一些中國脫口秀演員開始在北美巡演,當他們離開了牆內的審查制度後,也開始嘗試談論之前無法談論的敏感話題。

2023/01/13 | 方格子vocus

都說先Set好了,為何還是炸鍋?三面向分析《炎上王世堅》之正反論戰

相信王議員與博恩先前就有培養熟悉感,針對他的內容假如他肯接受,別人倒真的沒立場硬替他護航。不過從他事前+事後被訪的反應,好像不太知情?且又牽扯到另一個問題:別人感受呢?

TNL+ 2022/10/26 | 狗子泰荒謬

「泰國是個巨大的飛機,卻由一個保全盲目駕駛」 惹怒保皇黨的單口喜劇演員Nose

泰國知名單口喜劇演員Nose因在表演中諷刺總理帕拉育,而遭保皇黨支持者「出征」,更有甚至到法院檢舉Nose的言論。事實上,過去Nose的表演中都有對前總理們批判,甚至前總理塔克辛來看Nose表演時也被奚落一番,但都相安無事。

2022/10/02 | 讀者投書

情境喜劇《人民公僕》:透過戰爭悲劇,重新認識烏克蘭「喜劇總統」澤倫斯基

選舉期間,澤倫斯基不太舉辦造勢大會,而是演出巡迴脫口秀,每場大排長龍之後——就好似薩泰爾成立政黨、博恩宣布參選、夜夜秀等同造勢晚會一般。當選後的喜劇總統就這樣執政了兩年直到俄羅斯入侵,又再次拿起手機自拍......

2022/08/27 | 精選書摘

黃小胖《喜劇媽媽桑幽默表達學》:為什麼同樣一個笑話,他講起來好好笑,你講起來卻不好笑?

觀點是一個溝通的起點,不是終點,總要有人先站在某一立場思考,另一方才能協助試想其他層面,溝通才能漸入佳境。所以,觀點必須先行切入,但可以調整;信念與價值觀,才是觀點說話背後難以改變的東西。

2022/08/20 | Taiwan Business TOPICS Magazine

用嘲諷回應飛彈:台灣政治諷刺秀如何大膽觸碰兩岸敏感神經?

如何對抗海峽對岸的專制惡霸?對許多年輕台灣人來說,幽默似乎是最好的答案。像是YouTube上爆紅的「眼球中央電視台」等政治諷刺頻道,正迅速獲得廣大網友關注,而他們的首選議題,就是中國與台灣曖昧不明的國際地位。

2022/08/14 | 方格子vocus

可以對身障者開玩笑嗎?討論的前提應該先釐清「誰來定義什麼是玩笑」

在笑話包覆下的對談雙方極大化了「他心問題」(problem of others mind)的解讀困難,單就言語行為,聽者無法確定說者是否意圖以此笑話冒犯他人,而講者也無法透過聽者當下的反應確認其心理的感受。

TNL+ 2022/07/19 | 陳劭康

不能說種族與宗教段子?從脫口秀俱樂部被取締,看馬來西亞言論自由與法律禁區

在站立喜劇(Stand-Up Comedy),又稱脫口秀的發展中,開放麥(Open Mic)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不僅僅能讓老手測試新段子,也是發掘脫口秀新人的重要管道。然而,馬來西亞最近的一場開放麥演出,居然引發了巨大的爭議,甚至上升為法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