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腹瀉

腹瀉(俗稱拉肚子,廣州話俗稱肚屙,台語俗稱疶屎,中醫稱之為泄瀉,英語:diarrhea, diarrhœa來自希臘語:διάρροια,包含兩個字根:「διά /dia,經過」,以及「ῥέω/rheo,流動」)的定義是在24小時之內有軟便或水便的狀況而且排便三次以上,症狀常持續好幾天而且可能因為體液流失的關係而產生脫水現象。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22 | 林慶順教授

小時候拉肚子就會來一顆,「正露丸」裡有什麼神祕成分?

台灣人熟悉的「正露丸」到底有什麼成分,對醫治對醫治肚子疼有效嗎?正露丸的最重要要成分是木餾油,因為台灣的這個網站有特別說:「日本藥典木餾油為天然成分,在不停止腸道運動的同時調整腸內水分的平衡,從而發揮其功效」。

2023/01/26 | 方格子vocus

為什麼我每天都有用酒精洗手,還是會得諾羅病毒?

多病人以及家長會認為本身或者孩子一旦沒症狀了,就可以安心回去上班以及上課。事實上,諾羅病毒在症狀解除後48小時內仍有傳染力。因此,就算已經沒有任何症狀,也不應該立即回去上班上課。

2023/01/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諾羅病毒好發季節到,上吐下瀉是常見症狀,家有兒童感染注意3個脫水徵兆

每年11月至隔年3月為諾羅病毒流行期,對於疑似感染諾羅病毒者會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不過諾羅病毒可能造成嚴重嘔吐及腹瀉,導致體液流失,在病程中要注意水分和電解質的補充,本身有慢性病或者是年紀較小的兒童要特別小心是否出現脫水症狀,如尿量明顯減少、精神反應不佳、哭鬧時眼淚減少等。

2022/12/30 | TNL 節目部

【醫鍵解壓縮】S3EP2|要舒緩拉肚子,為什麼止瀉藥、運動飲料不是好幫手?

醫學上可以分成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例如由病毒或細菌,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腸胃炎,就是急性腹瀉最常見的原因。以病毒而言,最常見的就是諾羅病毒、腸病毒,還有現在還在全世界流行的新冠病毒,它們除了會引發類似感冒的症狀,還會破壞腸道細胞,影響腸道吸收水分的能力,導致糞便變得稀稀水水的。而細菌的話,最常出現在不乾淨或腐敗的食物。而慢性腹瀉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腸躁症。

2022/05/26 | 精選轉載

潛在的COVID-19死亡黑數:高齡長者染疫有四大非典型症狀,往往不是發燒、喉嚨痛或咳嗽

COVID-19在老人的非典型表現歸納起來有有四大症狀,分別是微溫、吐瀉、譫妄、跌倒。如果家中的老人有新發生的上述四大症狀,先使用快篩檢驗,陽性就可以盡早投藥。

2022/04/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出現不明原因「嚴重急性兒童肝炎」6例需肝臟移植,美國、西班牙等國亦有零星病例

由於患病兒童身上都未發現目前已知所有A到E型肝炎病毒,因此英國衛生當局已開始檢視這種肝炎和一般病毒的關係,或是有其他可能病因,例如COVID-19、傳染病或環境因素。

2022/03/23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台外銷金針菇驗出「李斯特菌」:可在冷藏甚至冷凍下存活,孕婦患病機率是其他健康成人的20倍

孕婦特別容易罹患李斯特菌症,患病機率是其他健康成人的20倍。由於李斯特菌可以在冷藏甚至冷凍下存活,因此對於感染風險較高的人,應避免食用容易含有李斯特菌的食物,例如未經高溫殺菌的牛奶、冷藏即食食品等等。

2022/03/20 | 問8

不想小孩變成「米飛吐」、家人「哥急拉」,該如何避免諾羅病毒找上門?

症狀可能會有全身倦怠無力,半數以上會發燒,明顯的噁心嘔吐感是典型的症狀,然而一般對於諾羅病毒的診斷都是臨床症狀的判讀,並非實驗室的病毒培養。

2022/02/26 | 照護線上

讓安倍晉三因病辭職的「發炎性腸道疾病」,不只是讓人拉肚子這麼簡單

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腸道在受到外來刺激之後,造成免疫功能錯亂,患者自己的免疫細胞開始攻擊正常的腸道黏膜,導致腸子發炎、潰爛,而出現慢性腹痛、腹瀉、血便等症狀。

2021/05/17 | 照護線上

同屬發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有什麼差別?

腹痛、腹瀉是腸胃炎典型症狀,一旦出現慢性腹痛、腹瀉、甚至血便就要當心,必須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是腸胃道出血、自體免疫疾病或大腸癌等病因。

2021/04/28 | 健康醫療網

病程又快又猛烈的心肌炎,初期症狀常被以為是流感、腸胃炎

別再以為發燒、咳嗽和腹瀉等症狀僅是無害的感冒或腸胃炎,一旦發生疑似心肌炎症狀,切勿延誤,應盡早就醫。

2019/12/24 | 照護線上

腹痛、腹瀉持續數月要警覺,勿錯失「克隆氏症」治療時機

克隆氏症常見症狀為腹痛、腹瀉,這些症狀一般人或多或少會遇到。然而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屬不易好轉的慢性疾病,如果症狀反覆發生、持續超過3~6個月都未好轉,就要警覺,應盡快至醫院檢查。

2019/12/2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一樣都是拉肚子,「大腸激躁症」和「急性腸胃炎」該怎麼分?

大腸激躁症是一種腸胃功能性障礙,其確切成因不明。一般認為與壓力、情緒、睡眠、腸道菌叢異常、腸道發炎或感染、飲食習慣不佳等有關,導致胃腸動力異常、腸道敏感性增高等,而出現腸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