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斧

臥斧(英語:Wolf Hsu),是一位台灣小說家和詩人,曾獲得普仁崗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其代表作《FIX》於2022年被改編成電視劇。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29 | 精選書摘

【小說】臥斧《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選摘:那股刺痛,是大家全都不提幼時往事的原因

記憶讓他們回到小村裡的童年,有人想起被老師誘姦的不堪過往,有人十多年來仍對同伴懷有愛意,有人回憶起村裡身懷異能的傳奇人物,有人則想到警員口中的小村祕聞,更有人暗自不言,深怕一點往事煙雲,就會掀起欲來的風雨。

2023/04/0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作者臥斧:如果擁有超能力,我要用來多讀點書

「這本書想談的,是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我們如何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或者,我們真有辦法選擇和決定嗎?」為此,臥斧選擇把主角年齡定在三十歲左右,「年紀還不算太老,人生仍在變化,又身處選擇的十字路口。」

2022/12/18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名為改編,卻不是改編──從臥斧小說《FIX》到劇集《滴水的推理書屋》

如果硬要形容,其實更像是編劇在看《FIX》時,由於從中獲得了一些啟發,因此就這麼寫出另一則全新故事,然後在一些小小地方稍微埋下彩蛋,以此作為一種單純的致敬方式而已。因此,要是你只看過《滴水的推理書屋》,其實完全不代表你就讀過《FIX》,而若是情況相反過來,自然也同樣如此。

2022/05/28 | 精選書摘

【小說】臥斧《FIX》選摘:〈大大的小黃〉以夜裡一樁計程車司機槍擊案開場

《FIX》的七篇故事,涵蓋了台灣三十年來甚受社會矚目的重要冤案。從二○一七年首次出版以來,除了一個案件的當事人已遭槍決外,已有兩個案件獲得無罪平反,另有四個案件仍在持續救援。

2021/10/19 | 精選書摘

《惡魔噬食的靈魂:北九州連續監禁虐殺事件》導讀:不為獵奇,而為對抗黑暗

《惡魔噬食的靈魂》揭示了受害者如何因一時誤判走上岔路、一再錯過回頭時機,最後身心皆被鎖進囚籠的處境,也描述了加害者如何利用人性弱點施展話術得逞,以及在一直未受反抗的情況之下無限擴張自身欲望的過程。

2021/08/07 | 逗點文創結社 comma BOOKS

《閱讀夏LaLa》Ep. 29:台味十足的推理小說,追尋台灣人共同失去的記憶

《疑案辦:血色芙蓉》即是依據年轟動一時、卻無疾而終的湛蓉事件做出小說化的改編,且讓虛構的疑案辦在書裡成真,變為台灣官方機構,且翔實地描繪著疑案辦所面臨的內部打壓。

2021/07/23 | 鏡文學

【專訪】臥斧談新作《一開始就是假的》:掌握話語權的人說謊,我們該怎麼辦?

寫是為了讓人生有意義,然而「意義」在當下卻顯得曖昧不堪。後真相時代,追尋真相的小說家,是將遍尋不著還是虛晃一招?循此,我們到了《一開始就是假的》。

2020/08/22 | 逗點文創結社 comma BOOKS

陳育萱 X 臥斧對談:小說家如何用文字重構議題現場?

《南方從來不下雪》作者陳育萱,與《FIX》作者臥斧,日前在讀字書店展開對談。兩人同樣是以作品介入社會議題的小說家,本日他們便來分享如何以作品揭露不公不義,希冀照亮社會暗角。

2020/08/1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劉芷妤 X 臥斧對談:你寫的是小說,還是真人實事?

真實事件比我們想像更離奇,甚至往往扯到小說家無法想像。小說寫出來的故事絕大部分,經常比現實世界更有邏輯,會讓讀者可以認同其中的世界觀或情節發展、人物抉擇。但現實是相反的,我們經常找不到脈絡可以講述事件或人物的前因後果。

2020/06/13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臥斧X陳浩基對談:對讀者追求「推理小說的公平性」有什麼看法?

與其說我想告訴大家「壞蛋都會有報應」,不如說我想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會受傷,尤其是『好人』」。傷痛無法避免,重要的是在受傷後如何復原,以及如何帶著無法復原的創疤繼續愉悅地前進。

2020/02/23 | 逗點文創結社 comma BOOKS

作家與編輯的真心話大冒險:臥斧、冬陽帶Mr. Pizza、Alan吃台式熱炒

趁著Mr. Pizza與港版《把砒霜留給自己》編輯Alan(陶培康)來到台灣,出版人冬陽與小說家臥斧立馬組隊報名二對二,一起吃熱炒。雖然這家熱炒店沒有避風塘炒蟹,但也有厲害的炸龍珠喔!來聽聽兩地出版人創作者的餐桌交流!

2019/04/26 | 精選書摘

《螞蟻上樹》小說選摘:若真想把刀工練好,練就是了

我想加強粉條的味道,是故在粉條上頭劃了刀痕,讓湯料容易沾附。這道工得要當心,刀痕不夠深沒有作用、太深了影響粉條口感,當然,萬萬不可劃斷。

2019/04/26 | 精選書摘

《螞蟻上樹》小說選摘:那人拿著針筒往冷凍食物裡注射了什麼?

那人戴著棒球帽,打開冷凍食品櫃門,拿出一盒商品;隔著一段距離,闕一刀看不清他對商品做了什麼,只看見他又把商品放回原位,拿出下一盒。

2019/03/01 | TNL特稿

躍上國際舞台的料理書香味:臥斧、張國立談華文推理在台灣

寫推理小說的過程中,角色做的事情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會以自認正確的方向去進行,會較接近人性、接近真實的人生。故事中吸引人、讓人一再重讀,使人可以投射的相關經驗,主要是人性。

2017/12/08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當你凝視深淵,你也正在凝視自己——連續殺人魔科學講座側記

恐怖的殺人案件其實從很久以前就在發生了,只是因為當時的人出於某些原因,把這些事情用超自然的方式去解讀,於是就有了大家現在熟知的狼人、吸血鬼、女巫等鄉野傳說。

2017/10/18 | 精選轉載

閱聽故事有什麼用?讓俺用一個故事來說明

有機會與律師當面請益,自是因為俺寫了《FIX》這本與冤案有關的小說;但有興趣了解陪審團制度,追根究柢,其實是因為俺年輕時讀了一部漫畫,也就是閱聽了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