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自動化

自動化技術是一門綜合性技術,它和控制論、資訊理論、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電子學、液壓及氣壓技術、自動控制等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而其中又以「控制理論」和「計算機技術」對自動化技術的影響最大。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16 | 方格子vocus

鼓勵人們天馬行空發揮創意的「樂高積木」,竟然也是學習「精實管理」的優良教材?

打開包裝盒,除了樂高積木之外,我們還會看到一本完整的組裝說明書,就是標準化的精神,今天無論誰來組裝,只要按步驟進行就能得到一模一樣的結果。這不就是工廠最想要的結果嗎?

2023/08/07 | 精選書摘

《衝破慣性》:改變不良習慣就如同鑿刻新水道,得先學會放大微小的進展

透過一再反覆的過程,持續強化新的神經迴路連結,這個目標新行為就會越來越自動化,慢慢從靠意志力前額葉控制的費力模式轉換到由基底神經節控制的不費力刺激反應模式,逐漸變成習慣了。這個時候就會達到穩定反應,不需要耗費心力控制、知行合一的地步。

TNL+ 2023/07/24 | TNL國際編譯

專家:AI容易取代低薪工作,卻也可能降低高薪產業的入行門檻

若對高度專業知識,如工程、醫學、資工和法律等需求保持彈性,非傳統人才將獲得更多工作,並在AI的幫助下完成更困難的任務,進而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據此,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菁英人才薪水下降,目前從事低薪無學歷要求的雇員反而可能獲得更高的報酬。

TNL+ 2023/05/15 | TNL國際編譯

美國速食業疫後更傾向外帶外送,「自動化點餐」成為調整經營戰略絕佳契機

為了適應消費者習慣,麥當勞及其他速食業巨頭正在積極將餐廳數位化,以更時髦、快速的方式讓民眾利用應用程式或自動點餐機購買餐點。專家表示,連鎖餐廳正在縮小餐廳面積,以滿足開設得來速和數位點餐的需求。對於麥當勞等速食店來說,減少座位代表著節省昂貴的房地產成本,在物價指數居高的都市更是如此。

2023/04/03 | 芭樂人類學

它既非人工,也不是智慧:人類學家和ChatGPT合寫了一篇AI警世文

網友實測,問到不當言論或是相對政治敏感的話題時,ChatGPT一開始的確會拒絕回應。但只要反覆繞道提問,便很容易讓ChatGPT說出不當言論。原因很簡單:AI本身並不具備倫理概念,如同惡意在網路媒介上總是會被增幅放大,作為黑盒子的AI機器人,其增幅效果可能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2023/02/24 | 莊貿捷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電動車爆發時機已到,子公司泰達電走向「區域製造」大搶訂單

台達電是台灣重要的零件業者,董事長海英俊透露,美國福特(Ford)是台達電的客戶,電動車除了是交通工具以外,還可以當發電機,功能相當多元,而電動車的市場爆發的時間也已經到了。

2022/12/14 | 精選書摘

《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善於遷移者才能生存——你是大象,還是跳蚤?

作為韓國第一趨勢分析師,透過本書,金龍燮不僅分享對後疫情時代的趨勢洞察,更犀利指出在熟悉事物不斷被推翻的新常態(New Normal)下,過往「名牌大學文憑等於就業保證」、「終身職場」等慣性思維該被淘汰, 能在未來生存下來的,是隨時隨地學習、不斷充實新知以應對變化的人。

2022/08/30 | BBC News 中文

英國將允許「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專家憂:安全性問題不能單靠科學回答

數據倫理與創新中心是個由專家組成的政府機構,他們負責使用數據和人工智慧進行可信賴的創新。該機構說,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應該不是一個僅靠科學就能回答的問題。

2022/05/07 | 讀者投書

楊安澤「保障收入」的理想,隨著疫情與自動化發展已變得更加重要

疫情加速機器取代低技術與低薪資的工作,而這些受到衝擊的人想提升自身技能或者投入別的產業,都並非一天之事。在未來因自動化造成的大失業時代與低迷消費經濟中,最直覺的蔣方就是政府月月出資讓民眾消費,並由藉自動化獲利的企業承擔。

2022/04/13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Algorithm、Neural network、Cognition⋯⋯這些AI相關英文是什麼意思?

人類生活已經無法脫離AI技術,舉凡手機解鎖、自動選字到天氣預報,其實背後都涉及到人工智慧的運用。但你真的知道AI是什麼、有什麼功用嗎?一起來認識AI吧。

2021/12/20 | STS多重奏

【紀錄片】《人類未來方程式》:在技術成為前提的時代裡,重新思索究竟何謂「共」與「好」

我認為本片在「工作」的討論,成功並陳兩造,並也非常誠實地呈現自動化技術取代人類工作的必然未來及其弊端。片中,本段落以顯示「貧富差距」的數據作為小結。這不只是呼籲政治改革以應對未來,更是以此討論為窗口,提醒觀眾當代當下的政經體制造成的實際問題。未來的問題,關乎今日。

2021/10/15 | 精選書摘

《從0到億!社畜也能財務自由》:一年只工作十小時,創造即使沒有你也能運作的「賺錢機制」

就像我自己曾經發生過的一樣,從自由接案起家的經營者,「很容易變成什麼都自己來」。但是只要將思考模式從「自己做」切換到「交給別人做」,做為經營者的視野也能一口氣拓展開來,增加了工作的自由度。

2021/08/31 | 黃偉俐(醜陋的真實)

馬雲的「十宗罪」清楚指出,阿里巴巴崛起坐大帶來幾近毀滅式的影響

「十宗罪」裡面有造成就業壓力、破壞商業地產、街道體系被破壞、衝擊社保機制,這些問題不僅在現今的中國是大問題,也是全世界走向「自動化」跟「網路世界 」的必然。

2021/05/23 | TNL特稿

十年之後,這間名為「便利商店」、實為物流派送點的據點,還需要員工嗎?

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訴你,超商跟你的關係可大了:今天發生在便利商店的事,明天就會發生到你的行業上;今天便利商店的員工的處境,也就是你以後要面對的處境。

2020/09/21 | 精選書摘

《技術陷阱》:如同工業革命帶來的「進步」,「蓋茲矛盾」其實並不矛盾

在中產階級工作不復存在的地區,社會流動率大幅下降。在工作消失的地方,民眾更可能會把票投給民粹的候選人。研究確實顯示,在歐美自動化帶來的工作風險愈高,民粹主義的吸引力就愈大。如同工業革命的年代,技術的輸家要求翻盤。

2020/08/16 | 精選書摘

《習慣力》:一個簡單的健康行為,得重複66天才會感覺到它自動進行

對於想養成新習慣的我們來說,最令人感到寬慰的是,受試者即使一、兩天沒做到預定的行為,再度開始的那一天,自動化程度跟之前幾乎一模一樣。偶爾停頓並不會移除正在形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