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儀(Autopilot)是一種用於控制飛機、船舶、太空飛行器軌跡或鐵路列車等運具的系統,無需人工操作員持續手動控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9/03/14 | 羊正鈺

因為「最新數據」,波音宣布全球停飛737 MAX

波音737 MAX飛機在不到5個月內兩度失事,多數國家已下令停飛,美國、加拿大也在13日加入最新的停飛國家行列。

2019/03/14 | 羊正鈺

因為「最新數據」,波音公司宣布停飛全球371架737 MAX飛機

波音737 MAX飛機在不到5個月內兩度失事,多數國家已下令停飛,美國、加拿大也在13日加入最新的停飛國家行列。

2019/02/14 | 精選書摘

《機艙機密》:現代飛機全自動駕駛,機師只不過是後備?

航空領域總是充滿了陰謀論和都市傳說,我聽得可多了。然而,最讓我錯愕的,莫過於關於自動駕駛的迷思與誇大不實的傳言:以為現代飛機是由電腦操控,機師在場只不過是當做緊要關頭時的備胎,諸如此類的想法。

2019/02/13 | 精選書摘

《機艙機密》:有了自動駕駛,就不需要機師了嗎?

航空領域總是充滿了陰謀論和都市傳說,我聽得可多了。然而,最讓我錯愕的,莫過於關於自動駕駛的迷思與誇大不實的傳言:以為現代飛機是由電腦操控,機師在場只不過是當做緊要關頭時的備胎,諸如此類的想法。

2019/02/11 | 精選轉載

不是都自動駕駛嗎,飛機師為什麼會累?

這次華航機師的罷工事件,主要訴求就是「8小時以上飛時3人派遣,12小時以上飛時4人派遣」,各種人數到底差在哪裡?既然飛機都可以自動駕駛了,機師怎麼會累呢?

2019/02/10 | 精選轉載

不是都自動駕駛嗎,為什麼會累?華航副機長解開你的空中迷思

這次華航機師的罷工事件,主要訴求就是「8小時以上飛時3人派遣,12小時以上飛時4人派遣」,各種人數到底差在哪裡?既然飛機都可以自動駕駛了,機師怎麼會累呢?

2019/02/06 | 財訊

空中自動駕駛、可捲起收納電視:2019美國消費電子大展有哪些驚喜?

今年CES展顯示,可彎曲的柔性顯示技術,5G、AI、自動駕駛和聲控技術,仍在快速進步,而且,愈來愈接近量產,這些技術都高度需要台灣的半導體技術,也會帶動周邊的材料、電池等零組件供應鏈,成為2019年成長領頭羊。

2018/12/21 | 廣編企劃

【圖解】3大優勢解密:NISSAN KICKS智能跑旅有多聰明?

常聽見的AI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汽車、互聯科技,總讓人覺得是未來數十年後、或是科幻電影中才會實際應用的科技,隨著時間已逐步應用在你我的生活周遭,當然這其中還包括汽車科技。

2018/12/18 | 精選書摘

《AI經濟的策略思維》:「完全自動化」 後如何避免機器傷害人類?

在2012年,美國國防部在經過很多解釋之後提出一項指令,不論是否決定要攻擊,讓人類保留在決策圈都是必要條件。雖然不清楚這個條件是否一定要遵守,但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人類干預的要求都將限制預測機器的自動化,即使機器可以自己運作。

2018/10/29 | 聯博投信

智能生活時代來臨!伸出手就能掌握的殺手級應用

小至智慧型手機、大至自動駕駛電動車,人們的每日常態已經逐步實現了過往對於科技的想像。然而你可知道有多少的關鍵技術,或許目前尚未成為大眾市場的主流,卻已默默地融入平日的生活之中?在一般家庭的每一位成員身上,就能窺見這些從9歲到99歲都可輕易適應上手的應用技術!

2018/10/13 | 黑潮之聲

我們距離自動駕駛的時代還有多遠?

目前自動駕駛實現的瓶頸其實並非在於技術門檻,更重要的問題可能是:各家車廠對於自身技術究竟願意負責到哪裡?

2018/07/10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想讓電腦自動畫出「讓人想戀愛」的二次元頭像?先運算個五萬回合

若將深度學習比喻為手拉坏,陶土就是資料,陶碗成品是電腦自動找出來的函數(function),而目前有的「拉坯機」為TensorFlow、PyTorch、Microsoft CNTK、Keras等程式庫......核心處理器GPU就像拉坯機的電源,若是GPU強大又穩定,深度學習的運算速度會更快。但最重要的是,身為手拉坏師傅的你,要如何教導電腦這位學徒。

2018/06/15 | FORTUNE

Elon Musk:特斯拉「全自駕功能」今年八月正式啟用

為自家的全自動駕駛設定一個明確的啟用時間,顯示馬斯克對特斯拉的技術仍非常有自信,但推特文中謹慎的用詞卻留下了偌大的脫逃空間。

2018/06/15 | FORTUNE

伊隆馬斯克:特斯拉「全自駕功能」今年八月正式啟用

為自家的全自動駕駛設定一個明確的啟用時間,顯示馬斯克對特斯拉的技術仍非常有自信,但推特文中謹慎的用詞卻留下了偌大的脫逃空間。

2018/04/04 | FORTUNE

在自動駕駛致命車禍前,Uber就已經出現各種不受控的狀況

在亞利桑那州那場致命車禍發生的一年多前,Uber自動駕駛車輛出事的比率就已經高過其他廠商,而且出事的狀況更嚴重。在同一個時間點,Uber減少了一些安全措施,然後在它們提供的方案以及出問題時的解釋上混淆視聽。

2018/04/04 | 亞細安研究會

歐美自動駕駛研發已趨成熟,該產業在東南亞也正悄悄崛起

新加坡交通部長許文遠表示:「我們期望自駕車不久後能大幅提高上路的可行性及與公共交通系統的連結性,這將特別有助於年長者、親子及身心障礙族群。」

2018/04/03 | Project Syndicate

應該收緊科技公司監管嗎?就像金融業那樣

Facebook面臨可想而知的政治壓力改變做法,但它真正需要的是新競爭對手,證明能夠在把隱私放在首位的情況下仍能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