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3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愛摸魚、馬屁精、玻璃心⋯⋯這些討人厭的性格英文怎麼說? 在職場和校園裡,常有些人是自大狂、馬屁精或玻璃心,這些討人厭的個性要怎麼用英文表達? 馬屁精 職場 More... 玻璃心 自大 自我中心 英文學習 英文 學人精 摸魚 偷懶 2020/10/04 | 精選書摘 《放棄吧!那些讓你疼痛不已的堅持》:成為「可以中途停止」的自己,這樣才能長久持續下去 「在意自己的心情」、「自覺」,是珍惜自己的基本條件。因為開始在意自己,才能珍惜自己,這對自己而言是「很棒」的事情。接下來,就要去探索自己的心情,找出「為什麼不想做」的原因。 放棄吧!那些讓你疼痛不已的堅持 自我認同感 More... 石原加受子 半途而廢 心理諮商 自我流心理學 忍耐 耐力 自我中心 2019/02/20 | 精選書摘 《有毒姻親》:為何伴侶父母會展現負面行為? 觸發有毒姻親的行為因素有很多,有時導火線可能是性格差異或一連串的生活壓力,有時你的婚姻本身就足以激起他們的負面反應。只要深入探索,你就會發現這些有毒姻親都有特定的行為模式。 有毒姻親 價值信念 More... 人生觀 自我中心 同理基因 蘇珊佛沃 老爺 奶奶 外父 外母 婚姻 關係 溝通 相處 女婿 婆媳關係 婆媳糾紛 媳婦 2019/02/19 | 精選書摘 《有毒姻親》:驅使公婆展現負面行為的四種常見信念 以下將深入探討四種最常見、導致大部分問題行為的價值信念,有些屬於意識層次,有些則屬於潛意識層次。請注意,並非所有有毒姻親都同時懷有這四項信念,但至少有一項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形塑了他們對你的行為與回應模式。 有毒姻親 價值信念 More... 人生觀 自我中心 同理基因 蘇珊佛沃 2018/07/18 | 精選書摘 你是否受到「毀滅性自戀型父母」的持續影響? 「強烈的情緒易感性」可說是親職反轉最嚴重,也最持久的影響之一。情緒易感性(emotional susceptibility)指的是可以「捕捉」到他人感受(通常是負面的),將這些感受納入自我,並發現自己無法輕易釋放這些情緒的傾向。 親子關係 家庭教育 More... 毀滅性自戀型 情緒易感性 親職反轉 討好他人 自我中心 霸凌 自我認可 被剝削的童年 成長 欺凌 2018/07/17 | 精選書摘 《被剝削的童年》:你是否受到「毀滅性自戀型父母」的持續性影響? 「強烈的情緒易感性」可說是親職反轉最嚴重,也最持久的影響之一。情緒易感性(emotional susceptibility)指的是可以「捕捉」到他人感受(通常是負面的),將這些感受納入自我,並發現自己無法輕易釋放這些情緒的傾向。 親子關係 家庭教育 More... 毀滅性自戀型 情緒易感性 親職反轉 討好他人 自我中心 霸凌 自我認可 被剝削的童年 2018/07/04 | 精選轉載 機場飆罵、機上怒罵,只懂得我、我、我的「巨嬰人」 這幾年來,社會上有越來越多這種「巨嬰人」,他們極度自私,只求索取卻沒有貢獻,絕對的以自我為中心,一切都是「我」、「我」、「我」,「馬上」、「現在」,所有人都要圍著他轉,那才是對的。 巨嬰人 自私 More... 自我中心 名古屋 行李超重 情緒管理 飛機 2018/02/18 | 麥志綱 四大類對話行為,讓自戀成為「時代精神」 自戀的人可能是高度的自我中心、專注在自己想要看的,然後忽略其他人的觀點,但重點是他們時常不自覺自己其實是某種偏頗的狀態。 代表性精神 自我中心 More... 自戀 自私 愛出風頭 人際關係 自我展現 倦怠社會 2017/09/18 | 精選書摘 人類和自然界若還想要有未來,就得減少價值體系的「自私基因」 人類和整個自然界若還要有未來的話,勢必得減少現有價值體系中的自私傾向,而更重視社群和天地萬物的福祉,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放棄經濟持續穩定成長和生活水平的降低。 道德體系 道德標準 More... 演化 個人權力 自我中心 人口膨脹 環境倫理 演化人道主義 這就是生物學 Ernst Mayr 2017/08/07 | dcplus數位行銷實戰家 運用心理學八式,讓你的社群行銷更貼近粉絲 社群網站的演算法經常變動,讓社群編輯們苦不堪言,本文介紹的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經營社群媒體的方法。 社群媒體 情緒感染力 More... 互惠心理 熟悉衍生喜歡效應 自我中心 口碑行銷 2016/10/27 | 王偉雄 越努力擺脫自欺,就越覺得困難? 儒家雖然認為反省是一種工夫,毫不容易,更提出慎獨、三省吾身、見賢思齊、正心誠意等方法,強調不斷的努力,但對於反省的功效和「毋自欺」的理想,還是過份樂觀了。 哲學 儒家 More... 熊十力 自欺 心理學 心理 修養 反省 自我中心 自以為是 自我 自省 自我認識 2016/10/27 | 王偉雄 越努力擺脫自欺,就越覺得困難? 儒家雖然認為反省是一種工夫,毫不容易,更提出慎獨、三省吾身、見賢思齊、正心誠意等方法,強調不斷的努力,但對於反省的功效和「毋自欺」的理想,還是過份樂觀了。 哲學 儒家 More... 熊十力 自欺 心理學 心理 修養 反省 自我中心 自以為是 自我 自省 自我認識 2016/10/20 | 王偉雄 為甚麼有些人反省後毫無長進?因為他只看到自己 反省非常重要,但如果以為反省就像照鏡,結果只會看到自己而未有改善。反省工夫的第一步,正是不要只看見自己,盡量擺脫自我意識。 自我 反省 More... 自省 反問 自我中心 自以為義 自我抽離 自我意識 2016/10/20 | 王偉雄 為甚麼有些人反省後毫無長進?因為他只看到自己 反省非常重要,但如果以為反省就像照鏡,結果只會看到自己而未有改善。反省工夫的第一步,正是不要只看見自己,盡量擺脫自我意識。 自我 反省 More... 自省 反問 自我中心 自以為義 自我抽離 自我意識 2016/06/29 | 王陽翎 中產將會消失?年輕人上流無望?各地問題相似,極端思潮非出路 極端思潮在全球湧現,世代問題備受關注,連英國脫歐公投也一度被視為世代之爭。即使站在香港的角度看,究竟是年輕一輩「特別有問題」,抑或只是他們出身後面對「特別有問題」的社會?美國經濟學家與評論家剖析了箇中關鍵。 世代 之爭 More... 問題 年輕人 生產 科技 工業 物質 衝動 自戀 自我中心 企業 股票 香港世代問題 2015/08/12 | 精選書摘 吳淡如:人生很短,本來就有權利按照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活 自我中心有什麼問題?如果在這世界上,我們連自己的感覺也不能感覺,那麼,我們怎麼可能對別人體貼? 但是要明白,我,很重要,但也沒有那麼重要。是可以離開原來的生活軌道,是可以被遺忘的。 人生態度 冒險 More... 吳淡如 夫妻 家庭 折腰 旅行 自己 自我中心 2015/02/06 | Sid Weng 美國防部報告:俄國總統普亭可能是亞斯伯格症患者 普亭許多行為特徵,都與亞斯伯格症的患者不謀而合,但研究人員無法證實,因為他們沒辦法對普亭進行腦部掃描,這項研究始終只是項推論。 Asperger's Syndrome Brenda Connors More... Info2Act Office of Net Assessment Stephen Porges Vladimir Putin 五角大廈 亞斯伯格症 俄羅斯 北卡羅來納大學 國防部 患者 普亭 智庫 柯文哲 海軍戰爭學院 淨評估辦公室 研究 社交 精神病學 總統 美國 自律 自我中心 自閉症 資訊自由法 防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