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自我審查

自我審查是指因畏懼後果,而審查、刪改或封禁本人或本機構理應發表的資訊、言論或作品,壓力通常直接或間接來自特定政權或團體。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7 | BBC News 中文

中國「白紙運動」一週年:那些親身參與的年輕人們,現在怎麼樣了?

一年過後,中國社會漸漸復常,疫情與抗議的記憶開始消退。當時參加抗議的年輕人境遇不盡相同——有的遭到拘捕或失聯,甚至被投入精神病院,也有一些人的輾轉到海外,繼續發聲。《BBC中文》訪問了四位白紙運動參與者,了解一年來他們的感受與抉擇,及其折射的社會現實。

2023/09/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新聞環境巨變,學者李立峯:記者風險增,堅持為報答

李立峯說,做研究訪談的時候曾問過記者,堅持下去的意義是什麼?有人屬於鐘擺論,即相信總有一天環境會變好;有人屬於當下主義,即現在能做就做,不要想將來;另外,有人是貫徹身分,就是「我是記者就做記者的事,直到最後」,有人屬於報答論,「就像要報答香港新聞界讓我成為記者,或是報答香港」。

2023/07/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民研:不再公布六四和台灣等敏感議題民調結果

香港民意研究所表示,將不再公布諸如六四事件或台灣獨立等主題的民調結果。研究所主席鍾庭耀否認此舉是在自我審查,強調這是為了「節省我們的資源和精力」,另一個原因則是民眾對相關數據的需求與日俱減。

2023/06/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BBC》:香港反送中4週年,學生自我言論審查、公務員需表忠誠

反送中運動後,香港政府要求公務員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甚至在「公務員守則」刪除「政治中立」,公務員也被要求完成更多「政治任務」。在教育方面,香港教育局會隨機到學校視察老師教學過程,如果老師被抓到說錯話,會被視為不專業,香港當局也規定每個科目都要有維護國家安全的元素。

2023/05/28 | BBC News 中文

中國脫口秀:「冒犯」的藝術與自我架構的「紅線」

在House事件之前,脫口秀正在成為中國年輕人熱愛的新娛樂方式。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佈的《2021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2021年脫口秀市場商業演出達1.85萬場,票房收入3.91億元,比2019年增長逾50%。2022年在專業劇場舉辦的大中型脫口秀演出場次與上年相比略有上升。

2023/05/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脫口秀禁忌:不能議論政府和3個T──台灣、西藏與天安門

脫口秀在中國紅了好幾年,已邁入漸無新意的窘境,又出現收入極高的明星和公司,「大家都知道總有一天主管機關會想要查這個事的,今天如果不是因為House,可能也會因為下一個人」。A說,House只是「剛好踩在了高壓在線」,成了當局殺雞儆猴的範例。

2023/05/27 | 德國之聲

管住嘴或邁開腿?言論審查下的中國脫口秀,抖得開包袱嗎?

中國脫口秀圈近日因「作風優良,能打勝仗」引起熱議,有網友戲稱,中國言論審查太苛刻,想搞脫口秀「要麼管住嘴,要麼邁開腿(潤至自由世界)」。脫口秀演員們如何看待不斷收緊的審查紅線?脫口秀在兩岸又有何差異?《德國之聲》訪問了4位曾在兩岸演出的脫口秀演員,請他們將「脫口秀在中國」的包袱一一抖開。

2023/05/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大調查:47%受訪者認為香港媒體自我審查嚴重

學者李立峯表示,結果顯示,認為媒體自我審查「非常嚴重」或「幾嚴重」的受訪者合共47%,比2021年調查所得的51.5%略為下降,但仍高於2019年調查的40.8%。

2022/08/25 | 德國之聲

中國版《小小兵2》結尾被改「反派轉正」,網友嘲諷:擔心卡通會腐蝕我們

中國對外國電影的審查和限制時有所聞,但審查機構或是片商對於電影結局的更改,甚至還增加篇幅,依然震驚了中國網友。現在,廣受歡迎的美國動畫片《小小兵2:格魯的崛起》,也遭遇到了這項獨特待遇。

2022/08/04 | 讀者投書

從胡適文集、殷海光文集到余英時文集,象徵自由意識在台灣的薪火相傳

就推廣度與親近度而言,全集雖完整但過於龐雜,因此後續便有選集的出現。胡適的文字有胡適文選的出版,以及李敖所編胡適語粹;殷海光的著作,台大出版中心也推出了殷海光選集上下冊。隨著這次余英時文集的出版,若能有選集出現,也能相當程度提高作者與民眾接觸的機會。

2022/07/24 | BBC News 中文

國安法下的2022香港書展:「巨靈之掌」壓下來,拍死一切

鄧小樺認為,香港書展如今還要面對另一問題,就是作為促進貿易的活動,卻做不到自由貿易,百貨應百客,已到了「得其形而失其實」的境地。她只能希望以後不會再出現任何「反應過敏」的情況。

2022/06/06 | TNL香港編輯

香港晚報:韓駐港領事館旅簽申請今起開放網上預約

本月起韓國重開旅遊簽證,連日來多人在香港韓國領事館排隊申請。今天韓駐港領事館在Facebook貼文稱,即日起提供網上預約服務,並且將增加每日申請名額。

2022/06/01 | 王祖鵬

好萊塢受夠審查開始反擊,《捍衛戰士:獨行俠》出現中華民國國旗挑戰中國敏感神經

《捍衛戰士:獨行俠》將中華民國國旗重新置入的決定,顯示了好萊塢某些高層在面對中國審查時,逐漸改變作法,翻開新的一頁。而前電影主管芬頓就表示:「好萊塢正在反擊,不值得為了討好中國審查,而再讓市場惡化。」

2021/12/24 | TNL香港編輯

中大民主女神像、嶺大六四浮雕遭「鬼祟」移除,各大學或將清除六四政治標記

前嶺大學生會幹事會外務副會長鄧建華批評校方行動「鬼鬼祟祟」反映「有一段歷史(政權)唔想香港人繼續講」;前中大學生會會長也批評中大「閃縮」,選擇在外國媒體較少關注的聖誕前夕時行動,做法拙劣。

2021/07/14 | TNL香港編輯

香港書展「政治清零」,書商自我審查:盼執法部門高抬貴手

2020年香港書展因COVID-19疫情而停辦,今年在當地疫情緩解下恢復舉行,卻成為「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的首屆香港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