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自由

自由(和製漢語:自由,英語:Freedom,Liberty)是一個哲學中的概念,意即可以自我支配,憑藉自主的意志而行動。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9 | 方格子vocus

【書評】《越工作越自由》:真正的自由不在於工作「型態」,而是工作的「心態」

《越工作越自由》書中Emily Liu鼓勵我們,所謂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是從不設限的工作範圍出發,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廣的自我認知,才能幫自己盡快找到合適的工作面向,這個過程需要與時間賽跑,下定決心,竭盡全力才行。

2023/08/07 | Abby Huang

倫敦紅磚巷「塗鴉之亂」:中國留學生以白漆覆蓋原圖寫下24個紅字,為何連自家人也不挺?

一名自稱藝術家「一鵲」(YI Que)的人承認自己是這起事件的「創作者」,是希望「用社會主義的構建方式,來反殖民西方的虛假自由,讓我們看看這會碰撞出什麼。」不過這番「創作自白」在推特、和IG遭到一面倒的批評,有網友留言稱「這是缺德者對自由邊界的誤解」,更有人痛批「你敢去北京寫民主自由嗎?」

2023/06/02 | 生鮮時書

【專訪】諾瑪瑜珈Shany與Jordyn:透過芭蕾提斯讓體內能量循環進出,好壞情緒也跟著流動

這就是Shany打造諾瑪瑜珈時,想要述說的品牌精神「自由」。「自由」並不是做任何事情都能不受侷限,而是精神上的開闊,也就是不論遇到任何處境,都能在「動」中保持心靈的「靜」——心靈上的自由需要練習的,並非在心裡想像就能完成。

2023/05/21 | 精選轉載

中國脫口秀膽敢嘲諷「作風優良,能打勝仗」的解放軍,肯定是被惡貫滿盈的台灣污染了

目睹祖國母親這番遏止資產階級自由化歪風,雷厲風行,斬草除根的偉大勝利。身在台灣卑微的我們,在深受撼動,瑟瑟發抖之餘,更應嚴肅看待,深刻反省。台灣早已墮落到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地獄深淵。根本不值得弄髒解放軍的手,去「解放台灣」啊。

2023/05/17 | Abby Huang

前英相特拉斯抵台演說:「我是台灣的盟友」,呼籲關閉英國全境孔子學院、停止英中經濟對話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說,歐洲國家以距離遙遠為由對台灣撒手不管是完全不負責任的,她說台海議題攸關歐洲的核心利益,她建議英國的外交國防評估報告需要修改,明確的表明中國是一個威脅,英國的孔子學院應該立即關閉,而可以由香港和台灣的機構取代提供服務。

2023/05/11 | 方格子vocus

從《人選之人》看勞動問題:黨工適用勞基法嗎?遇到職場性騷擾該怎麼辦?

在《人選之人》我們可以看到,好幾幕在下班時間後用LINE交辦訊息,那到底這樣算不算加班呢,其實關鍵在於是否有因為該訊息而「立即實際提供勞務」;此外,劇中花了蠻多的篇幅在處理性騷擾,倘若真的遇到這種事,我們又該如何尋求幫助與解方?

TNL+ 2023/05/10 | 芬多經

【隨點隨看串流+】Netflix《人選之人》:幕僚困境不夠透徹、選戰節奏也欠佳,只有「造浪」缺少「人選」

實在無法理解,《人選之人》的文宣部,就只是一個為了總統大選才成立的文宣單位,更偏向競選總部的文宣編制,這樣與真實的政黨文宣部的情況相比,是否又有些定位不明?或許因為編劇的政治經歷並不夠久或涉入不夠深,因此對於幕僚個人的困境描述得不夠透徹,也沒有把選戰的節奏步伐詮釋好,導致選舉操作部份有些無力。不但沒有演出公正黨主動製造議題的橋段,也沒有在政黨議題攻防中做出什麼成效。

2023/05/04 | 方格子vocus

為什麼「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這句台詞,在《人選之人》中那麼重要?

要說起《人選之人 - 造浪者》最有共鳴的台詞,相信應該是:「所以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地死掉,會死掉。」雖然是文方的經典名句,但隨著劇情的開展可以看見,還有很多角色呼應著這句台詞。

2023/05/03 | 王祖鵬

《人選之人 - 造浪者》登Netflix台灣排行榜冠軍,導演:「這些文化、語言是只有台灣人才懂的細節」

Netflix華語職人劇《人選之人 - 造浪者》開播之後引發台灣觀眾熱議話題,對此,劇中主創團隊,製作人林昱伶、導演林君陽、主演謝盈萱、鍾瑶也各自發表對於好評迴響的看法,其中導演就表示:「我們紮實地製作戲劇,很開心這些努力經營的細節能被好好看見。」

TNL+ 2023/05/02 | 許劍虹(Samuel Hui)

《星際大戰》新共和國像極了早期的中華民國,演繹從民主倒退回極權的原因

其實在相當程度上,無論舊共和還是新共和,都與1949年以前統治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有極高的相似性。從各方面來看,兩個共和都讓筆者想起了那個被共諜大規模滲透,腐敗且統治失能的國民政府。

TNL+ 2023/04/28 | TNL特稿

【關鍵專訪】Netflix《人選之人 - 造浪者》林君陽、黃健瑋:台灣明明有自由民主,但為什麼沒有政治劇?

在過去曾經被視為「雷區」的政治題材,成功賣出Netflix國際版權,呈現台灣社會的民主自由、選舉與激情,本篇文章特別專訪導演林君陽與男主角黃健瑋。「新加坡有人認真問我們為什麼台灣沒有政治劇?這個問題一直在我心裡,覺得對啊,應該要來做政治劇的。」

TNL+ 2023/03/30 | 李少民

對美國而言,TikTok與911事件之間的共同點是什麼?

周受資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沒有說出自己真實想法的自由。為了他的生計和安全,他必須遵循黨的路線,這意味著如果需要,他必須撒謊。從這個意義上說,國會和議員在組織聽證會和聽他無用的回答上是在浪費時間。

2023/03/28 | Abby Huang

捷克眾議長艾達莫娃立院演說:親愛的台灣人民,我們在任何情況下與你們同在

捷克眾議長艾達莫娃表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生活在孤立當中,我們的故事總是交織在一起」,她說發展自由和民主是我們的責任,也對台灣人民保證,「我們現在與你們同在,將繼續與你們同在,在任何情況下與你們同舟共濟,因為你們與我們同在,所以我們也與你們同在。」語畢獲得全場掌聲。

2023/03/23 | 王偉雄

胡適論容忍與自由

有時我們真的非常肯定自己的看法正確,例如「地球是圓的」,而且有足夠證據支持自己的看法,而對方相信「地球是平的」,那肯定錯誤;在這情況下,我們還應該容忍嗎?我想胡適的答案是「應該」。

2023/02/18 | 王祖鵬

香港名導杜琪峯出席柏林影展:怒轟極權壓迫自由,同時表示現在的電影越來越差

香港名導杜琪峯擔任柏林影展評審團成員,記者會重砲怒轟極權對自由的壓迫,「獨裁者通常首先對付的一定是電影。我覺得香港,不,抱歉,我覺得全球爭取自由的國家和人民,都必須支持電影,因為它會為你們發聲。」除此之外,杜琪峯也發表對當代電影的看法,認為現在的電影越來越爛,引起熱議。

2023/02/02 | 美國之音

緬甸軍政府再次宣布延長「緊急狀態」半年,原預訂8月舉辦的選舉恐難以實現

緬甸官方媒體《MRTV》廣播電視台報導說,緬甸國防與安全委員會周二在首都內比都開會決定將國家緊急狀態再延長六個月,延長的理由是,國家局勢仍不正常,需要更多的時間為舉行一次和平與穩定的選舉做準備。 緬甸法律規定,政府要在緊急狀態結束後六個月內舉行大選。上次的延期在今年1月31日到期。按照原計劃,選舉應該在半年後,也就是今年8月舉行大選。但軍政府再次延長緊急狀態就將意味著大選將推遲到明年2月舉行。

2023/01/28 | 德國之聲

過萬在港美國人離開、美國延長「避風港」待遇,中方斥美「干預內政」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表示,在過去兩年大約20%的在港美國人離開香港,香港嚴厲的新冠疫情防治措施和「不斷減少的自由」明顯影響了這座城市及其居民。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對其發言表示「嚴厲譴責」。與此同時,美國宣佈,將針對香港人的「延遲強制離境」措施延長兩年。

TNL+ 2022/12/29 | 火苗文學工作室

【香港新文學】「小世界」與「大世界」 ——讀西西《我的玩具》

西西剛剛離世,這時候重看她的散文隨筆,自然會更在著意其人生軌跡,有著不一樣的感受。同樣,《我的玩具》也曾隱約道出她是如何一路走來的,晚年的生活又是怎樣的。西西常常把自身的生命經驗融入作品中,以致她的詩文總是帶著某種「真」的文學特質,這是她的寫作風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