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自由工作者

自由職業(英語:Freelance,自由工作者或簡稱自由業)泛指自由記者、自由作家、SOHO族、徵信社、事務所、承包商、獨立委員會等,沒有隸屬於任何公司或和特定公司簽訂專屬契約的職業型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06 | 精選書摘

鶴見濟《請你離我遠一點》:我建議每個人要擁有兩個能讓自己放鬆的「避風港」 

三十年前,他寫出震撼人心的《完全自殺手冊》,從最禁忌的角度,闡述活在這樣的世界夾縫之中,那些盼望獲得解脫之人,內心深處最幽微的渴望。如今,他以更加人道關懷的角度,思考該如何排解這份專屬於現代人的痛苦,他的解答是——「人類是醜陋的。所以,讓我們分開一點吧!」

2023/07/08 | 精選書摘

雪兒《每一次出發都有意義》:只靠工作存的錢我不可能一直旅行,但要如何邊旅行邊工作?

我不會告訴你「先離職再說」或者「存款要有多少個零」,而是問你:「想好了怎麼邊旅行邊維持生活的條件了嗎?」事實上,曾經我也抱持著「旅者如何維持生活」的困惑,對「這些人哪來的錢可以一直不停去旅行」產生疑問,直到我在旅途中遇見一一為我解開疑惑的人們。 

2022/12/14 | 精選書摘

《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善於遷移者才能生存——你是大象,還是跳蚤?

作為韓國第一趨勢分析師,透過本書,金龍燮不僅分享對後疫情時代的趨勢洞察,更犀利指出在熟悉事物不斷被推翻的新常態(New Normal)下,過往「名牌大學文憑等於就業保證」、「終身職場」等慣性思維該被淘汰, 能在未來生存下來的,是隨時隨地學習、不斷充實新知以應對變化的人。

2021/10/18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鐳女孩》作者凱特.穆爾:我強烈感到這些鐳女孩們,值得成為一本書的主角

在《鐳女孩》一書中,作者凱特.穆爾(Kate Moore)梳理史料、數據,讓這些無辜飽受折磨的青春少女再次立體、鮮活起來,如同閃閃發亮的鐳,提醒著世界,我們曾犧牲這些女孩的寶貴生命,也讓鐳女孩不再沈默,用文字替她們說出自己的生命故事。

2021/07/04 | 讀者投書

【專訪】張希慈、吳致寧:離開自己創辦多年的NPO,就代表背離了內心的使命嗎?

當NPO創辦人選擇離開自己創立的組織,常會面對社會大眾的質疑。但離開自己創辦的NPO,就代表背離了自己內心的的使命嗎?他們怎麼看待自己的離開?離開後又朝什麼方向前進?

2020/12/10 | 精選書摘

洪雪珍《失業教我們的事》:失業像極了疫情,有這三個共通點

職場專欄作家洪雪珍,透過長期觀察、大量採訪、深入資料分析,完整探討失業這個議題。書中描述失業的原因與過程,從血淚斑斑的打擊,到重磅反擊、回歸職場、重建關係、找回自己的英雄旅程。

2020/06/01 | 女子@清邁

新冠肺炎對清邁數位遊牧者的影響:簽證是最大麻煩,遠距工作趨勢卻可能帶來正面效應

「Draper Startup House」區域經理表示,團隊相信未來的新遠距工作方式以及新創者的全球化勢必增加,「雖然可預期對旅館業的負面影響,但從長遠來看,遠距工作的趨勢可能對我們的業務產生積極影響。」

2019/08/01 | TNL特稿

關鍵職涯三條路:你要走哪一條?

現在的你,在這個人生階段,想做什麼?要在職場打拚,還是,追求不走既定模式的生活實踐?即便是進入職場,也充滿了選擇,得決定要進入哪裡的職場、或是哪一種職場。進入#關鍵職涯,透過三個不同方向的選擇,讓你看到選擇不同職涯後的各種面向。

2019/07/26 | Jessie

【數位遊牧者】在清邁,我看見數位遊牧光鮮外表下的掙扎與考驗

有些人在這追求的是一個虛幻的夢,好像不用工作就可以賺錢,不用努力就可得自由,一股腦的飛來清邁,卻派對太兇、因物價低廉而錢花太快,最後不了了之回家的,不在少數。

2019/01/27 | 精選書摘

《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才華、準時、好相處,自由工作者擇二即可

自由工作者三要素:才華、準時、好相處,三選二即可。才華靠天賦,準時靠自己,而什麼才是好相處,如何與工作夥伴好好相處,發現自己的容身之處,值得放在腦海裡,時不時思考一下。

2019/01/27 | 精選書摘

《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能否不依賴公司,以個人名義在職場生存?

開始自由工作後,試著把「工作」和「自我實現」合而為一,當然有許多做中學與嘗試錯誤的經驗,也無法一蹴可幾,但歸納起來,我能夠持續挑戰「自由」的理由有三點:不負債、有時間、能犯錯。

2018/07/30 | 精選書摘

《讓少變成巧》:建立「核心身分」,斜槓人生不是晃蕩人生

避免職涯漫無目標的策略之一,就是學習與核心事業相去不遠的新事物。在增加多項新技能後,我們最終將得到有用且多元的經歷。在一項針對線上外包平台Elance的研究中,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Ming Leung想要了解獲得多元經歷卻不迷失的技巧。

2018/07/21 | 精選書摘

都築響一《圈外編輯》:編輯的工作性質完全只是「指揮交通」的一種

不管怎麼說,動手做的人就是騎馬打仗中的大將,而自己是下面的馬。要是忘記這點,就會發生丟臉的誤會,而且遲早會在名片上放「超級編輯」這種頭銜。

2018/07/21 | 精選書摘

都築響一《圈外編輯》:因為「專家的怠慢」,我這個圈外人才要跳進圈內

饒舌歌手當中有不少人少年時代行為相當偏差。有些人不只是壞壞的而已,而是相當程度的惡霸。我不是為了好玩硬問他們,而是想探究他們的語言從何而生。

2018/05/29 | 李修慧

美國新產業「遛人師」:帶人散步時薪30美元

「零工經濟」讓自由工作者越來越多,這些人沒有傳統工作的固定社群連結,所以容易感到孤獨,「遛人師」的工作應運而生。

2018/05/28 | 李修慧

美國新產業「遛人師」:帶人出門散步時薪30美元,比一般全職工作還好賺

「零工經濟」讓自由工作者越來越多,這些人沒有傳統工作的固定社群連結,所以容易感到孤獨,「遛人師」的工作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