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

自動駕駛汽車,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車、無人車、機器人車或自駕車,為一種需要駕駛員輔助或者完全不需操控的車輛。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9 | BBC News 中文

蘋果華人前工程師涉盜取自動駕駛技術被起訴,人已經逃回中國五年

美國加州北區檢察官表示,王偉寶目前仍身在中國。假如他被引渡及定罪,六項罪名可能面臨各10年監禁。目前至少已有三名蘋果公司的前華人僱員因涉嫌盜取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機密被美國起訴。

2023/02/05 | MOTO7 專業機車資訊網

YAMAHA發表機車自主平衡技術,低速倒車、原地倒車從此不再成為騎士惡夢

近年各家機車大廠在機車安全科技上推陳出新,YAMAHA也推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機車穩定系統AMSAS,可以讓機車在低速時也保持車輛平衡,避免低速倒車及原地倒車。

2023/01/04 | 莊貿捷

輝達與鴻海合作開發「自動駕駛車用平台」,劉揚偉:目標2025年全球電動車市佔率5%

全球圖形處理器(GPU)大廠——輝達(NVIDIA)於4日宣布,將和鴻海科技集團(Foxconn)建立策略夥伴關係。輝達直言,使用符合它們家規格的感測器組來打造電動車,能夠加快鴻海科技集團達到「Time To Market」與「Time To Cost」策略目標。

2022/10/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比亞迪今年前3季登全球電動車銷售冠軍,但特斯拉的淨利是其7倍

比亞迪(BYD)今(2022)年搶在特斯拉(Tesla)前面成為全球首家年銷破百萬輛的電動車大廠,但是特斯拉在汽車價格具有優勢,導致其淨利是比亞迪的7倍。

2022/08/30 | BBC News 中文

英國將允許「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專家憂:安全性問題不能單靠科學回答

數據倫理與創新中心是個由專家組成的政府機構,他們負責使用數據和人工智慧進行可信賴的創新。該機構說,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應該不是一個僅靠科學就能回答的問題。

2022/05/04 | 莊貿捷

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AI塑造的環境就像是廚房,駭客蟑螂找到價值就會攻擊

AI發展已經邁向落地應用,應該借鏡資安歷史發展,AI安全性是一個重要的議題,AI攻擊、防禦技術就像是軍備競賽,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呼籲企業組織要及早關注、佈局、投入共同迎接AI賦能新時代。

2021/12/02 | 莊貿捷

蘋果Apple Car核心工程主管跳槽,傳聞自駕車2025年登場再添變數

12月1日,Apple Car 資深工程總監 Michael Schwekutsch 已離職,加入電動飛行計程車新創 Archer,擔任資深工程副總裁,意味蘋果又失去一名大將,2025 年推出全自動駕駛的電動車目標成為挑戰。

2021/11/27 | 莊貿捷

日本瞄準下一個黃金產業「電動車」:與台積電合作具有極大國家戰略意義,將左右未來20年的發展

熊本縣位於被譽為日本汽車島——九州的核心,其豐富的水資源,將成為打造半導體工廠的首選,並且串連該區各大半導體、汽車公司,發展下一個黃金產業「電動車」。

2021/10/28 | 莊貿捷

玉山科技論壇,產官學大老提建言:各國半導體製造在地化,電動車將是下個「兆元產業」

10月26日的玉山科技論壇關切的焦點,會中聚集國內外,產官學研重量級人士,一同探討電動車、半導體創新轉型以及智慧城市等展望,會中預測電動車將成「兆元產業」,產業大老呼籲政策上要精準獎勵;而半導體在地化趨勢明顯,專家強調要結合數據、雲端打造藍海。

2021/08/10 | 莊貿捷

疫情催化宅配業者轉型,工研院、新竹物流合作台灣首輛「物流自駕車」上路測試

臺灣終於有大型物流業者開始嘗試運用自駕車發展無人技術,由新竹物流與工研院共同合作的一項自駕物流服務實驗計畫,催生出臺灣首輛物流自駕車,跨出了臺灣「自駕車產業」的一大步,這不僅是國內最新核准的自駕車沙盒實驗案,也是國內物流開放場域測試的自駕車第一案。

2021/05/11 | 英語島

汽車的發明與達文西有關?從蒸汽動力到自駕技術,汽車產業的技術革命

隨著5G甚至通訊技術的進展,自駕車本身除了提供交通運輸的服務之外,還可提供數據蒐集與分析,再透過物聯網與5G的傳輸,屆時乘客在車上可享受各項影音服務,或在車上工作,不必花時間精力在駕駛車子上。

2021/04/15 | TNL 編輯

傳Apple Car與LG合作,鴻海這次吃不到蘋果?業界駁斥韓媒臆測可能失準

《經濟日報》引述《韓國時報》13日報導,南韓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與加拿大汽車零件供應商麥格納(Magna)的合資公司,兩家公司「非常接近」與蘋果簽約一起生產早期蘋果電動車。這意味過往與蘋果關係良好的鴻海暫時與Apple Car無緣。不久,《中央社》引述業界人士則認為此次韓媒報導「真實性」有待觀察,強調鴻海過往佈局中,對Apple Car仍占有先機。

2021/04/08 | 莊貿捷

南韓LG退出手機市場後,下一個是HTC?從昔日「台灣之光」看產業興衰

日前南韓LG電子宣布退出手機市場後,台灣HTC受到市場關注是否跟進退出,對在股價山頂上的資深股民,又該用什麼樣的策略面對,而對於新進股民來說,該又如何借鏡歷史趨吉避凶呢?

2021/04/07 | TNL 編輯

Apple Car有譜?蘋果執行長庫克受訪鬆口,「自駕車概念股」搶先布局

庫克(Tim Cook)5日接受《紐時》作家史威瑟(Kara Swisher)Podcast節目Sway專訪時,罕見談及自駕車較具體想法,Apple Car將採取何種策略迎戰競爭對手,牽動臺灣投資人佈局自駕車概念股。

2020/09/25 | 智慧國家觀測報告

擘畫你我居住的未來城

未來已經到來,智慧城市在國內的成果,遍及交通、教育、醫療、安全等眾多面向;隨著資通訊及科技的不斷進展,智慧城市有更多精彩可期的應用,將逐一實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將陸續為您介紹。

2020/07/21 | 新社會政策雜誌

為了減少大貨車交通事故,政府有哪些相應的政策與法規?

從轉彎或倒車,警報裝置發出嗶嗶嗶的聲響、通過左傾及右傾穩定度大於35度的規定,以及輔助駕駛與自架系統的建立,都是政府針對大貨車行車安全管理的規範。

2020/07/20 | 精選書摘

《移動革命》:移動速度定義城市疆界,而新科技將促使現今的大城繼續向外成長

現在,我們終於有百年一度的機會,得以改頭換面。我們從吉馮斯悖論學到痛苦的教訓:移動市場不受控地成長時,只有可怕的人潮能使成長停息。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高速又健全的平衡,遠離可惡的吉馮斯悖論?

2020/01/07 | 方格子vocus

2019對Uber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但「將駕駛升格為員工」這個雪球只會愈滾愈大

2019是Uber非常多災多難的一年,而且大部分都發生在年底的最近三個月。9月11號,加州參議院表決通過了一項令Uber寢食難安的法案,同時州長也立即簽字頒佈,2020年1月1日即將生效。這項法案將把加州所有的網路駕駛正式「升格為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