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致癌

致癌物質(cancerogenic substance)又稱 致癌物(carcinogen)、致癌原、致癌劑、誘癌物,是指任何會直接導致生物體產生癌症的物質,包括化學物質、病毒、放射性核素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衛福部推酒精衛教量杯:籲男性每日勿超過508毫升、女性254毫升啤酒

男性飲酒行為盛行率微幅下降、女性有害酒精使用盛行率則顯著增加,且集中在18到29歲有大學以上學歷、從事勞動或專業性職類者,推測與酒駕標準趨嚴、社會角色轉變、女性經濟地位提升和商業廣告策略等有關。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也指出,有49.7%國中生及72.8%高中職生曾飲酒,顯示酒精使用年輕化。

2023/07/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好市多起司檢出含致癌物環氧乙烷,主動聯絡1300名會員辦退貨,食藥署:最重可罰2億元

這並非首次有進口產品被檢出環氧乙烷,去年哈根達斯使用的香草精受污染被驗出含環氧乙烷,包括法國、比利時、台灣等多個國家發布回收警訊;今年4月台北市衛生局則公布「檳城阿來白咖哩麵」及「Indomie特色雞肉風味湯麵」檢出殘留環氧乙烷。

2023/06/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路透社》:WHO旗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7月將把「阿斯巴甜」列入可能致癌物

IARC過去對於不同物質的類似裁定曾引發消費者攝取的疑慮,而引發官司訴訟,製造商被迫改變成分,轉用其他替代品。IARC的評估也遭外界批評令人困惑。JECFA今(2023)年也將評估阿巴斯甜的使用,已於6月底開始開會討論,預定將和IARC在7月14日同一天宣布決定。

2023/06/04 | 品味牙醫師心底話

牙醫解惑:網傳「刷牙不漱口,更能防蛀牙」是真的嗎?

每日好好刷牙是口腔保健最基礎的項目,但是你真的會刷牙嗎?我們邀請黃文龍醫師寫文章討論看似謠言,其實是真實的牙科知識:「刷牙要不要用牙膏?刷完牙不要漱口?含氟牙膏會致癌嗎?抗敏感牙膏的成分?」一起來認識牙膏那件小事吧。

2023/02/27 | 大象醫生

擔心乳癌風險「拒喝豆漿」有道理嗎?研究顯示大豆異黃酮反而有助於降低風險

許多人習慣早上來一杯溫暖的熱豆漿,暖心又暖胃。無奈江湖上不斷盛傳,豆類製品中的雌激素會提升乳癌或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難道我們女性朋友就該從今日起禁絕豆漿了嗎?

2022/11/17 | 林慶順教授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台灣可能是唯一在減少檳榔使用方面,取得有記錄進展的國家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這篇文章共有11段,其中兩段提到台灣,尤其是提到「台灣可能是唯一一個在減少檳榔使用方面取得有記錄進展的國家」,以及「成千上萬的十幾和二十幾歲的衣著暴露的檳榔西施」。我把這篇文章局部翻譯如下:

2022/10/04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網傳「使用止汗劑靠近淋巴易增致癌風險」?美國癌症協會來解答

止汗劑會防止腋下淋巴結排出致癌毒素?清除腋毛後使用止汗劑,會讓化學物質從腋窩進入體內增加患乳癌的風險?止汗劑中的鋁有健康疑慮?這些網路上盛傳的說法,真相到底是什麼?

2021/11/30 | 環境資訊中心

「毒塑膠」PVC食品容器將退場,環保署預告食物、飲料包裝明年底禁用

環團提醒,PVC用途相當廣,除了容器,目前國內最大宗的應用是建材類,如PVC水管、地板等,還有鞋子、家具等眾多商品都含有PVC,應該採取類似策略,一步步將這些物品公告成應回收項目,並慢慢淘汰PVC材質。

2021/04/07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當心混淆視聽的「輻射安全神話」:照X光與核廢料,完全是兩回事

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對於一般公眾的輻安標準,大致可分為「計畫暴露情境」與「既存暴露情境」,其中「計畫暴露情境」不包括醫療行為跟天然輻射,但甚多擁核人士喜歡拿照一次X光片「只」得到約0.02毫西弗來混淆視聽,將屬於「計畫暴露情境」的蘭嶼核廢料場的輻射數值拿來跟一般正常環境相比,也是錯誤類比。

2020/12/29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宜得利回收珪藻土踏墊,什麼條件下「石綿」會造成健康危機?

究竟石綿的用途是什麼?什麼條件下會造成健康危害?台灣有相關研究嗎?對此,專家回應如下。

2020/12/16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嗎?營養師解答「喝咖啡」的三大迷思

到底「咖啡」對健康是有益還是有害呢?今天,就邀請營養師莊昕悅與我們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的最新文獻,來談談關於「咖啡」對健康的3個疑惑吧。

2020/12/16 | 好食課

年末聚餐好想吃燒烤,透過食材選擇、烹調方式可減少健康風險

燒肉提高腸癌的原因是什麼呢?而且燒肉真的很好吃,又該怎麼兼顧美味與健康比較好?其實,我們可透過食材選擇及烹調方式減少罹患腸癌的風險。

2020/10/13 | Hello醫師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級致癌物」:注意車尾廢氣、少吃隔夜菜

除了菸酒及加工肉,我們生活當中還有不少常常被忽略的一級致癌物質,本文將另舉出四種常見的一級致癌物。

2020/10/02 | Hello醫師

烤肉也能健康吃:不吃加工肉遠離致癌物,別讓肉的油脂滴入火中

以下分析燒烤致癌的兩大原因與避免的方法,請烤肉控注意,別把不該吃的都吞進肚子裡。

2020/09/29 | SuperFIT團隊

中秋節瘋烤肉:來來回回重複塗抹烤肉醬,其實是NG動作?

吃一頓的烤肉大餐淺藏著各種健康危機,這樣是不是就不能吃燒烤了呢?別擔心,讓營養師來教你幾招,燒烤也能吃得開心又健康。

2020/08/28 | 林慶順教授

看完《黑水風暴》之後,我們該停止使用鐵氟龍、不沾鍋嗎?

不管是PFOA或是GenX,都只是在製作鐵氟龍的過程中使用。但很多個人或團體,包括台灣的消基會,都把鐵氟龍當成是PFOA來看待。這就是為什麼含有鐵氟龍的器具會被說成是有毒、會致癌的原因。

2019/11/21 | TIME

受石棉污染滑石粉可能導致特定癌症?科學家新研究提供強力證據

在《職業與環境醫學雜誌》上發表一項由33位患者做案例的新研究,提供了一些最強而有力的證據,表明暴露於石棉污染的滑石粉可能會導致惡性間皮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