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舞蹈

舞蹈是表演藝術的一種,由一連串的動作組成,可能是即興的,也有可能是刻意編排。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02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專訪】舞蹈家許芳宜:恍然大悟之後脫胎換骨——原來我有自主權,可以創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許芳宜這個名字的標籤很多,國際舞者、編舞家、電影演員、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以及最多人稱呼她的「老師」。然而集萬眾焦點與尊敬於一身的她,學舞的初衷卻是為了逃避大家的目光,給不善表達的自己一條不用開口的退路,不知不覺,竟就這麼一路逃到最受矚目的國際舞台上。

TNL+ 2023/06/02 | 張雅粱

看吳哥窟如何透過「飛天」將人間轉為天堂:「在高棉人心中,它們從來不是沒有靈魂的建築」

關於吳哥寺廟群大量使用飛天圖像的原因有幾種推測,一種與三界有關,認為飛天原屬三界天人,伎樂酬神,是天堂最佳配角。一種與神靈崇拜有關,認為高棉皇族是梅拉飛天的後裔,為彰顯皇室的神聖性,所以大量使用飛天圖像。

2023/05/17 | 方格子vocus

雲門舞集《薪傳》重演:探索亞洲身體美學,我們已不會被歐洲人跳的舞迷惑住了

討論到雲門舞集早期重要作品《薪傳》,和林懷民花大力氣編作的《行草》三部曲,所展示的身體質地,就得先回到台灣社會永遠在討論的「傳統與創新」議題。

2023/03/07 | 精選書摘

《打開雲門》林生祥:我感覺雲門的行動,似乎在補償著台灣土地的創傷

二〇〇三年七月,雲門再度帶著《薪傳》來到美濃演出,這次我有幸參與了。林懷民老師從鍾鐵民老師口中得知,美濃有一位年輕音樂人彈月琴創作,馬上邀請我在開場時演出一首歌。於是我上台唱了〈下淡水河寫著我等的族譜〉。這首歌,寫的是美濃開基史,對應著《薪傳》先民篳路藍縷的拓荒精神。

2022/12/15 | 王祖鵬

《艾倫秀》、《舞林爭霸》知名DJ史蒂芬伯斯輕生享年40歲,妻子察覺有異報警仍無力阻憾事

曾參加過舞蹈選秀節目《舞林爭霸》,同時以知名脫口秀《艾倫秀》DJ身份廣為人知的史蒂芬伯斯(Stephen ”Twitch” Boss),日前身亡於汽車旅館,享年40歲。也由於經驗屍官調查,判定史蒂芬為自殺死亡,此事引起不小討論。

2022/12/02 | 王祖鵬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5大子題開展,重返政治、文化、藝術的狂飆年代

台北市立美術館年度大展《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從明(3)日展至明(2023)年2月26日,而北美館館長和本次策展人王俊傑強調:「重回台灣八〇,絕不僅僅是懷舊與回憶,而是從當代的角度回望歷史脈絡及其對我們的影響。特別是在那個混雜政治控制、求知若渴與實驗衝撞的創生年代。」

2022/11/21 | 藝遊嚮導

【藝遊嚮導】11/22-11/28:劇場《暗戀桃花源》、音樂劇《台灣有個好萊塢》、司法影展、T22花蓮,本週藝文活動精彩可期!

經典戲劇《暗戀桃花源》、音樂劇《台灣有個好萊塢》皆於本週重返舞台,愛看戲的觀眾們把握機會、進場看戲吧!除此之外,金馬司法影展片單《九槍》等將在本週於台中、高雄電影院陸續上映,台中和高雄的影迷別錯過!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過去曾策展「T22鶯歌」、「T22北投宴」,今年則聚焦花蓮在地石材產業鏈,以「T22花蓮」引領石材魅力重返日常。

2022/11/05 | 精選書摘

【小說】《台北愛之船》選摘:妳知道我媽不喜歡舞蹈——全靠身體不用腦子,簡直是賣淫

家族的期望是以醫生為志業,自己最愛的卻是舞蹈,她來到台北,跟其他ABC一樣,人人都要來一場「夏日戀情」,跳上「愛之船」,放飛自我……。

2022/10/02 | 國家文藝獎

【第22屆國家文藝獎】勇士,從高遠處,跳舞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當年站在國際舞台上被眾人喝采,心底閃過一道孤寂,想讓部落的人也看到舞蹈的心願,布拉瑞揚沒有忘記。

2022/09/19 | 藝遊嚮導

【藝遊嚮導】9/20-9/26:雄雄出聲音樂會、臺南國際音樂節、紀錄片《迷霧中的孩子 》,本週精彩藝文活動別錯過!

本週藝文活動精彩可期,不只有雄雄出聲(hiông-hiông tshut-siann)音樂會用台語唱出咱的心聲,還有台南國際音樂會百年古蹟與世界經典名曲的浪漫交錯;在影視方面,學生影展關渡電影節持續推出展前放映計畫,而耗時4年、紀錄苗族搶婚習俗的紀錄片《迷霧中的孩子 》也將在本週上映。

2022/09/02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又講又演?甚麼是Lecture Performance?

為甚麼有些藝術創作者會以lecture performance(講 / 演)的形式來演出?Lecture(演講)的部分在藝術上有甚麼價值?

2022/07/16 | 精選轉載

【對談】林懷民 X 黃麗群:得獎是好事我非常感激,但關起門來千萬不能自我膨脹

林懷民:新聞系教我要客觀,我編舞從來不會愛自己的作品,不會眷戀某些段落,不好就刪就改。我期待自己寫文章要精煉,但我也很羨慕翁達傑、張愛玲,在明確的故事架構下書寫出精彩而華美的文字。他們像在翻跟斗,是特技,這是我做不來的。

2022/05/18 | TNL 編輯

國家兩廳院首次公布「OPENTIX」營運數據,疫情之下的表藝團隊受到哪些影響?

OPENTIX所累積的藝文消費數據,或許尚未能涵蓋全臺灣毎一場演出的售票資料,希望藉此綜觀藝文票房概略面貌,透過客觀的角度由數字出發,進一步協助藝文團隊與產業的發展。

2022/04/04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專訪】編舞家布拉瑞揚:生命誠可貴,要是沒有像瘋子一樣的愛,就不要輕易跳進來

近年來,布拉瑞揚總是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新事物,劇場也可以,但一定要再三確認自己真心喜歡。「其實劇場是很枯燥無聊的」他笑說,生命誠可貴,要是沒有像瘋子一樣的愛,就不要輕易跳進來。「去找一個你100%喜歡的,再用200%的心力投入吧。」

2022/01/18 | 葛昌惠

台灣「臨場藝術」跨界、斜槓興起,背後原因或許是因為藝術家們的「貧窮跨」

有錢的跨領域是跨在形式,而真正的貧窮,不斷累積成了真正的跨領域。在台灣有無數個貧窮的藝術家,也同時有著無數簡單又現實的故事,這些人可能正結束了一天勞累的工作,正在趕回家並準備開電腦趕工下一件藝術創作。

2021/12/28 | 精選轉載

《Soul Chain》近乎完美的人體舞蹈:舞蹈和神話中的「靈魂鏈」

《Soul Chain》由以色列著名編舞家沙倫.伊爾(又譯伊亞等)及其藝術合伙人兼同胞蓋伊.貝哈爾合作導演。觀演時,在筆者的想像中彷彿看見演出變成了一場古老的儀禮。

2021/12/23 | 台北畫刊

【專訪】舞團創辦人陳柏均、街舞選手孫振:霹靂舞即將躍上2024巴黎奧運殿堂,希望台北成為美好的舞蹈城市

霹靂舞近年漸受國際重視,熱愛霹靂舞的陳柏均與孫振對此表示樂觀其成。他們認為,台北市自2005年開始舉辦「捷運盃街舞大賽」後,許多原本對於次文化帶有負面刻板印象的家長開始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