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0/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艾米尼與伊朗女性運動獲歐盟沙卡洛夫獎,人權運動者:獨裁政權懼怕人民

歐盟最高人權獎沙卡洛夫獎(Sakharov Prize)今年頒給伊朗已故庫德族女子艾米尼(Mahsa Zhina Amini)與伊朗的「女人、生命、自由」運動。10月初公布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也是伊朗籍的人權運動者穆哈瑪迪(Narges Mohammadi)。今年兩項世界人權大獎都頒發給伊朗女性,對於伊朗人民有很重大的意義。

2023/04/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伊朗稱「頭巾」為「民族文明基石」,宣布加裝攝影機監視女性配戴

自艾米尼之死事件發生以來,有越來越多伊朗女性選擇不佩戴頭巾來表達抗議。為進一步遏制女性違反強制服裝規定的風氣,伊朗警方今天宣布,將在公共場所和大街上安裝攝影機來辨識未配戴頭巾的女性,並予以懲罰。

2023/02/07 | 張博丞

伊朗稱將減刑特赦數萬名囚犯,人權組織:虛偽的政治宣傳手段

伊朗政府表示將有數萬名囚犯可以獲得釋放,但沒有提供釋放的細節。CHRI副主任拉姆齊(Jasmin Ramsey)就指出,伊朗政府過去常常向外界宣示要釋放政治犯,但最後都沒有真正實行。他預計一些在抗議中被捕的民眾將獲得釋放,但大部分的示威者,以及許多多年來被不公正審判、監禁的政治犯,將繼續被關押。

2023/02/04 | 王祖鵬

伊朗名導賈法潘納希遭不公入獄後終獲釋,坎城影展:「永遠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並肩,捍衛自由」

去年7月11日,伊朗名導賈法潘納希,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到拘押。而在7月19日,伊朗司法當局已經下令,將執行賈法潘納希於2010年被判處的6年徒刑。其妻子曾控伊朗政府「這是一起綁架案」,而在多方努力之後,賈法潘納希今日出獄,也引發世界影壇的聲援。

2023/01/08 | TNL 編輯

伊朗反政府示威:哈米尼任命強硬派新警察首長,2名男子遭當局逼供並絞刑處死

艾米尼之死後,在伊朗各地掀起抗議浪潮,而昨(7)日伊朗當局更指派強硬派官員拉丹出任新警察首長,拉丹過去曾多次因「侵害人權」遭國際制裁。今(8)日伊朗政府更處死兩名抗議者,各國紛紛予以譴責。

2023/01/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查理週刊》嘲諷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掀法伊外交紛爭

《查理週刊》這系列漫畫也讓法國大使館成為群起攻之的對象。由伊朗社群媒體轉發的照片可見,法國大使館外牆上有一片片仇恨言論的塗鴉,內容抨擊法國總統馬克宏、強調法國「殖民主義」歷史,並將法國政府形容為「恐怖主義支持者」。

2022/12/31 | BBC News 中文

伊朗抗議100日:一場「回不到過去」的反政府抗爭,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伊朗的抗議開始至12月27日已100日,這場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反政府抗爭,動搖了政權,但卻讓民眾付出沉重的代價。根據該國《人權活動者通訊社》(HRANA)信息,已有超過500名抗議者身亡,當中包括69名兒童。

2022/12/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伊朗「艾米尼之死」頭巾抗議百日逾500死:當局逮捕7名煽動示威嫌犯,譴責英國扮演挑撥角色

儘管伊朗過去也曾發生全國性示威活動,一次是從2017年持續到2018年初,另一次則是在2019年11月,但都無法與目前仍在進行中的抗議活動比擬,因為這場由婦女領導的示威浪潮涉及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示威者在抗議活動中不斷高呼「女性、生命、自由」等口號。

2022/12/15 | 賴冠伶

伊朗遭表決逐出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賀錦麗稱是人民的勝利、伊朗大使批將創下危險先例

國際危機組織聯合國主任高萬(Richard Gowan)表示,幾個支持伊朗被驅逐的國家私底下也擔心會創造先例。高萬指出,即使是對伊朗的行為感到厭惡的國家,也傾向採取比較溫和的方式,比如暫時中止伊朗在CSW的成員資格。然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指出,已經就該決議進行了磋商。

2022/12/09 | TNL 編輯

伊朗首度處決頭巾革命抗議者:傳出安全部隊鎖定女性下體開槍,醫生也可能成為目標

伊朗首度處決頭巾革命的抗議者,更對外證實被處決人為謝卡里──因傷害巴斯杰民兵組織成員而遭定罪。此外,一群醫護人員向《衛報》透露,伊朗安全部隊將女性列為主要目標,針對他們的面部、胸部、生殖器進行射擊,並加強醫院的監控措施。

2022/12/09 | 方格子vocus

頭巾 vs. 道德警察:伊朗的深層危機,遠不是廢除這兩者可以解決

不論是頭巾或道德警察,在如今的伊朗政治語境下,都只是被標籤化的符碼,伊朗的深層危機,遠不是廢除兩者可以解決。綜觀近年的伊朗示威,其頻率逐步上升,民眾訴求更在時間遞進下持續升級,從原本的政治改革,烈化到了推翻神權政府的程度。背後原因除了經濟沉痾一蹶不振外,也與民眾對改革派失去期待有關。

2022/12/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艾米尼之死抗議促廢除道德警察,旅土伊朗人:唯有政權更迭,女性才有真自由

納哈爾離開伊朗前,時時刻刻活在道德警察及系統性歧視的陰影下。她受訪時難掩激動地指出伊朗女性無法擁有孩子監護權,沒有丈夫允許,女性不能出國;此外,男性可以擁有4位合法配偶。「廢除道德警察只是政客想營造讓步的假象,愚弄媒體及西方政客的把戲。」

2022/11/22 | TNL 編輯

2022卡達世界盃:FIFA施壓「戴OneLove袖標上場就給黃牌」,歐洲球隊聲援同志活動踩剎車

原本要以配戴「OneLove」隊長袖標聲援同志的多個歐洲國家,在FIFA宣布將讓球員上場直接領黃牌後收回決定,評論者指出,對照比賽前伊朗隊球員因「艾米尼之死」拒絕跟著唱國歌,才真正顯示了伊朗球員的勇氣。

2022/11/03 | 賴冠伶

美國呼籲聯合國婦女委員會將伊朗除名,並就艾米尼之死獨立調查,伊朗大使批干涉內政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葛林斐德在會中指出,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之內,美國將與希望保護委員會權力和公正性的其他成員國們合作,並在每一個適當的聯合國論壇中提出這項議題。

2022/10/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艾米尼逝世第40天:什葉派聖地遭攻擊至少15死,伊朗各地大學生無視鎮壓再掀抗議潮

伊朗庫德族女子艾米尼疑因未戴好頭巾遭羈押後身亡,在全國掀起示威潮。在艾米尼喪命40天的悼念活動前夕,伊朗學生25日無視血腥鎮壓,在多所大學抗議,加劇緊張局勢。

2022/10/20 | 賴冠伶

伊朗攀岩女將未載頭巾參賽被譽為英雄,回國後稱「無心之過」,維權人士憂遭政府施壓

伊朗人權中心(CHRI)執行董事蓋米 (Hadi Ghaemi)昨日發出聲明聲援雷卡比,「現在所有支持婦女和人權的人都有責任與她站在一起,不要讓伊朗政府掩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