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花木蘭

花木蘭,是北朝詩歌《木蘭辭》描述的一位以女扮男裝來代父從軍的傳奇女戰士,原作《木蘭辭》並未明示木蘭的姓氏、所處年代、籍貫等資訊,歷史上也沒有正史載其事蹟,而是由詩歌、民間戲曲及地方縣志,逐漸發展成為民間耳熟能詳的古代女性從軍的指標人物,其人存在與否及族屬都有爭議。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02 | 方格子vocus

南北分裂之《木蘭詩》的故事:木蘭參軍12年打的是哪一場戰爭?

木蘭出身依然很難確定,但作者的身分,大概有87%的可能是漢人。北魏是鮮卑本位主義,匈奴、羯人那些才叫胡。漢人?沒有這種東西其實。他們的分別主要就是「代人」跟「其他人」,代人才是他們的本體鮮卑。木蘭跟作者本身是代人的機率趨近於零,基本上屬於「非胡」的其他人可能性要高。

2023/07/15 | 歪脑|WHYNOT

走向世界的李玟,和一個時代的美中關係想像

九十年代以瑪麗亞凱莉為代表的,主打嗓音技巧又強調歌曲旋律的節奏流行歌,確實是經由李玟的走紅而傳遞到中港台聽眾耳朵裡,有趣的是,最西化的香港反而對李玟最為冷淡,而中台則趨之若鶩。

2023/06/21 | 方格子vocus

女性藝術形象圖鑑:藝文作品中的「第二性」

作為迪士尼第一部以女性反派角色為主角的電影,《黑魔女:沉睡魔咒》裡的黑魔女是個擁有現代新詮釋、但細想其實也沒有擺脫傳統女性模板的角色。文學評論家對黑魔女這個角色提出質疑,她對於黑魔女、庫伊拉等經典女性反派的「平反之路」感到不滿,不理解為什麼女性作惡的動機都是因為曾經受到傷害?為什麼女性的邪惡都是出於一種報復性的情緒?為什麼女性不是因為自己的意願而去作惡,而是因為在受害後才選擇作惡反抗,是被動的角色?

2021/05/15 | 長河

趙婷被視為「靠辱華上位」,突顯中國人「說不得」的脆弱玻璃心

中國人的玻璃心越來越嚴重,按照中國人的邏輯就是,中國是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極大市場,所以理所應當地要求全世界都是應該顧忌中國人的感受。

2020/11/11 | 方格子vocus

《木蘭詩》見證胡漢混血帝國的興起:誰是胡、誰是漢?答案其實撲朔迷離

「花木蘭」的故事雖受歡迎,但大多數人對她所生活的南北朝年代卻相對陌生,不免阻礙了對這首詩的了解與欣賞,也讓影視改編的主題多集中在木蘭從軍過程中與軍中弟兄的相處與曖昧,很少觸及這首民歌背後的胡漢交會。

2020/09/17 | Bruce Lai 賴勇衡

《花木蘭》:娛樂歸娛樂,難睇更大鑊

很多人說政治歸政治,娛樂歸娛樂——《花木蘭》不通順之處甚多,包括情節、人物和剪接。

2020/09/16 | 方格子vocus

好萊塢迪士尼為何要拍真人版《花木蘭》?

《花木蘭》花了大量時間渲染「榮譽、勇敢、真誠」,合了西方人味口,東方人卻覺得無聊。而片尾又引起西方人的反感。這就種下了《花木蘭》西方和東方兩面都不討好的宿命。

2020/09/15 | 德國之聲

花木蘭不是「代父從軍」,而是代「習大大」出征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及其主演被指諂媚中共。時評人長平分析抵制這部好萊塢電影的作用與意義。

2020/09/14 | nagee

【插畫】政治歸政治,爛片歸爛片

一部電影不分美國中國都覺得難看,你各位難道沒有一絲警覺嗎?

2020/09/12 | 黎蝸藤

迎合中國使出「時空大挪移」,迪士尼將《花木蘭》從鮮卑人改成漢人

《花木蘭》整個改動的結果就是把「鮮卑國家之間的鮮卑人的內部戰爭」的故事改寫為「漢人國家的漢人抵抗外族」 ,再演繹為「中國人抵抗外族侵略」的民族主義敘事。

2020/09/11 | TNL 編輯

《花木蘭》片尾惹議:迪士尼回應「拍攝多在紐西蘭」、中國上映被下令「低調」

迪士尼財務長回應《花木蘭》片尾字幕風波,她表示,感謝國家或地方政府的同意拍攝,這是全球普遍的作法,《花木蘭》也不例外,但坦言這次「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問題」。

2020/09/10 | 黎蝸藤

《花木蘭》不僅充滿歷史錯誤,還把她對父親的「愛」曲解為「孝」

迪士尼出於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迎合「中國價值觀」,於是新版本中才特別烘托出「孝道的美德」。而這在1998年的動畫版中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2020/09/08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奶茶聯盟」發起抵制《花木蘭》,但新馬泰首周末票房仍告捷奪冠

針對《花木蘭》嶄新的抵制呼聲,是源於線上行動網絡,來自香港、泰國和台灣的支持民主的抗爭者,以這三個地區受歡迎的飲料命名,都憂心於中國因素的影響。

2020/09/08 | 方格子vocus

真人版《花木蘭》拍成四不像,迪士尼的顧慮實在多到令人甘拜下風

1998年,迪士尼上映了卡通版《花木蘭》。這個版本因為服裝或文化等等不夠考究而飽受華人市場批評。2020年的《花木蘭》,也沒有逃過觀眾的糾察,不論是從場景、服裝、武打或是劇情都頗受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