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英文

英語(英語:English),直譯為英國語、英吉利語、英倫語、英格蘭語,是英格蘭地區的一支西日耳曼語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7 | 方格子vocus

人說結婚七年之癢,你知道美國人說的「婚姻三戒」有哪三個嗎?

Three rings of marriage,其實是婚姻(marriage)的(of)三個戒指(three rings),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是在看瑪丹娜的演唱會,想知道訂婚戒和結婚戒之外的第三戒到底是什麼,就必須透過外國人現場的對話來意會,課本不會教的。

2023/10/13 | 留德趣談

一時想不到「燒水壺」英文是甚麼——英國與德語世界

德文有很多組合字,原理與中文類似,英文反而會用另一個字,更加難記住。例如燒水壺英文叫「kettle」,德文稱為「Wasserkocher」,就是「Wasser」(水)加上「Kocher」(燃燒器具),英文直譯是「watercooker」。這次再訪英國,一時三刻想不到燒水壺英文是甚麼⋯⋯

TNL+ 2023/10/05 | 留德趣談

外國人說中國是「Great Country」,應該怎樣理解?

中國是(或曾是)世界人口最多國家,所以世上沒有人沒聽過中國,對其認識卻多很片面。中國這名字就如足球,每人不論來自哪裡、從事何業、有何社會地位,都知道一點點。

TNL+ 2023/09/16 | 留德趣談

「A字頭A字尾」的國家名字,你想到嗎?

看過一些街訪,美國人被問及U字開首的國家時,不少都一頭霧水,好像忘了自己身處的國家。不要取笑美國人,有天被人突然問到有甚麼城市是H字開頭,隨時也無法答出香港。

TNL+ 2023/08/21 | 留德趣談

學語言最忌完美主義

有時我覺得學外語最快樂的,就是中階者。因為他們介乎初學和高階之間,基本詞彙已掌握,不會有初學時的恐懼,但他們的詞彙量又未到高階,所以不用擔心後者的問題,每次說話都用最基本的字詞就可以。

2023/08/17 | 李芯

教團向總統候選人提問,盼調降高中班級人數、分科測驗加考國英

全中教理事長高孟琳表示,108課綱降低必修增開選修,師資員額卻沒有增加,「再好的制度如果沒有人去執行,都是不切實際」。

TNL+ 2023/07/28 | 留德趣談

單語者,其實絕不必然會遜於多語者

只精通一種語言,其實絕不遜會十多門語言的人。正如歐陽修筆下的《賣油翁》,精通一門錢孔滴油的技巧,是經年累月練習的成果。

TNL+ 2023/07/05 | 留德趣談

「對唔住」與「對唔住囉」——非母語者難察覺的語言細微之處

Nuances看似微小,然而用得不對的話,說話的意思可以完全不同,開罪了別人也不知道。例如有在英華人請求屋主把屋租予他,於是說:「You must let it to me!」,把中文「你一定要租給我啊!」直譯,聽起來卻像命令對方。有讀者說可以加一個「please」。但就算是加了,聽起來都可以像命令。「Please, you must let it to me!」就像是上司跟下屬說話的語氣,並非禮貌請求。

2023/05/24 | G點電視

劍橋詞典更新「woman」釋義:盤點各大詞典跨性別友好程度

去年10月,英國《劍橋詞典》將「woman」的釋義加入了跨性別人士,保留原有的「成年女性人類(an adult female human being)」,並加上「以女性身分生活的成人,性別認同也是女性,但出生時可能被判斷為另一個性別(an adult who lives and identifies as female though they may have been said to have a different sex at birth)」。

TNL+ 2023/05/22 | 黎蝸藤

為什麽滿洲人統治中國200多年,沒有把滿語變成全民語言?

滿洲作為非漢民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又在漢地建立了強而有力的統治。但到了最後,非但滿語沒有成為清朝的國家通用語言,反而就連非常多滿洲人自己也變得不會說滿語。於是到了清朝被推翻之後,旗人幾乎被集體漢化。滿族失去了語言——這個民族最重要的獨特性。

2023/05/15 | 李芯

雙語政策造成學習動機M型化、學科和英文「雙貧乏」?教團、學生、家長呼籲通盤檢討

EdYouth共同發起人、台大政治系學生李瑞霖表示,現在課程編排存在嚴重斷層,國小跨國中很難、國中跨高中又更難,對家裡沒有英文背景支持的學生而言已經是一種痛苦,「政府還要在2030雙語政策加深痛苦?」

TNL+ 2023/04/27 | 留德趣談

德國人怎樣讀米歇爾的《Becoming》?

有些人問過我,德國人有沒有國際視野。我說,判斷一個德國人國際視野如何很簡單,就是看他家中有多少本英文書。家中英文書多的德國人,對外國文化都有濃烈好奇心,就算只是看過四分之一的書,國際觀也不會差。

2023/04/09 | 方格子vocus

為什麼台灣人學了十幾年英文,出了社會才發現無法學以致用?

出了社會的你有沒有疑惑過,自己在校學的英文到底用在哪了?你還記得多少單字?為何在學校學了數不清多少年頭的英文,畢業後卻對於考英文證照無法充滿信心?這說明學校的英文教育和出社會是脫節的。我們為什麼花了學費去學義務教育的英文,還要另外花大錢上補習班,想辦法考取真正對我們未來有用處的證照?

TNL+ 2023/03/28 | 留德趣談

聽貝理雅講英文,憶起兒時

不同人物都有地方口音,與學校所教的英式口音和標準普通話大相逕庭,唯讀貝理雅是講接近Received Pronunciation的英式英文,在向英國國民致詞時咬字清晰,所以連我一介小學生都略為聽懂,至少覺得這是英文。

2023/03/21 | 方格子vocus

奧斯卡影后楊紫瓊的得獎感言中,「give me a leg up」有什麼雙重意義?

楊紫瓊在奧斯卡的致詞,其實暗藏玄機。楊紫瓊是武打明星,憑藉著俐落的身手在影壇打出一片天,因此說到腿(leg),會令人聯想到她的拳腳功夫。而香港又是她的武打生涯啟蒙之處,所以她說香港give me a leg up,不僅恰如其份,還會讓人的腦袋浮現出她的亮麗功夫身影。此外,說到腿(leg),又讓我想起楊紫瓊在拍李安《臥虎藏龍》的故事。

2023/01/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112學測英文科考題作文占20分,考emoji誤會怎避免,教師:沒經驗者可能離題

最新出爐的112學年度學測英文科考題,英文作文占20分,要求考生第1段從4張表情符號(emoji)中挑出1到2張,說明溝通上的功能;第2段則要討論表情符號在訊息表達或解讀上,可能造成的誤會或困擾。解題老師說,題目限定「造成的誤會或困擾」,沒有這類經驗的考生不易發揮,若只寫正面經驗,恐會離題被扣分。

2022/12/05 | 劉亭妤

《牛津字典》2022年度代表字開放公眾票選,最終勝出的「Goblin Mode」是什麼意思?

《牛津字典》2022年度代表字為「Goblin Mode」,今年年度代表字首度開放給英語使用者投票,而在社群媒體上更有人呼籲社群投票給「Goblin Mode」,熱門程度超乎《牛津字典》負責人的預期。「Goblin Mode」是什麼意思?它代表著何種時代意義?還有哪些字也是《牛津字典》2022年度代表字的候選字詞呢?

2022/11/29 | 劉亭妤

《韋伯字典》2022年度代表字「Gaslighting」是什麼意思?今年熱搜度排行前50名、幾乎天天都被提及

《韋伯字典》公布2022年度詞代表字為「Gaslighting」,該字在2022全年的搜尋熱門度都排行前50名,幾乎每天都被提及,使用率成長的速度快到編輯團隊感到驚訝。「Gaslighting」是什麼意思?其緣由為何?還有哪些字也是《韋伯字典》2022年度熱門搜尋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