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英雄主義

英雄(英語:Hero,日語:英雄(えいゆう))指品格優秀、做出超越常人事蹟的人,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06 | 精選書摘

《死亡否認》:英雄主義主要是對死亡恐懼的反射,一直以來,我們都最欽佩面對死亡的勇氣

本書在探討人類存在問題的各家學說中自成一格,是一部歷久彌新,極富洞見的重要作品,出版隔年即獲美國普立茲獎。作者在心理學家蘭克、哲學家齊克果,以及佛洛伊德、佛洛姆等人的論述間來回耙梳,層層剝開人類的存在困境,指出「自我╱身體」的二元性如何為我們帶來巨大的矛盾與失落,並提出可能的解方。

2020/10/05 | 精選書摘

《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用「故事」表揚自家同胞,在戰後歐洲是極為普遍的現象

凡是在積極參與過二戰的國家裡,這樣的故事少則數百、多則數千。當中有些實屬誇大,有些過於神化,但在平凡人不畏艱險取得勝利的直白描寫中,他們無疑代表了整體歐洲的宏觀奮鬥。

2019/09/05 | Project Syndicate

當普亭這種極權政權無法再創榮景,就會面臨「英雄」的威脅

2011年後,莫斯科和其他俄羅斯城市的街頭示威活動越來越多,普亭的統治日益脆弱。當這類政權無法繼續依靠實現經濟繁榮時,它們的未來便會因為反對派中出現新的英雄而面臨威脅。

2018/04/05 | Closer to Europe(徐曉強)

法國的平民英雄主義:每當國家陷入危難,政府和媒體一同塑造「聖女貞德」

在國家陷入危難最好激起人民團結意識的做法,就是塑造一個共同英雄。這個英雄最好能出身平民,讓人民一方面感受到被保護,一方面也能將英雄的行為投射在自己身上。

2018/03/10 | Leo Chang

現在的中共政權,就是一個巨大的史丹佛監獄

一個三歲的中國小孩,不太可能選擇欺負台灣小孩;一個成熟的中國人,也不太可能一見到台灣人就要求臣服,是什麼,讓人從善跨過線到了惡?我後來從社會心理學領域得到了解釋,而美軍在伊拉克的虐囚案件可以是我們瞭解中國打壓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