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0/18 | 中華民國地理學會會刊

潑漆、潑番茄湯、將手黏在畫作上,為何環境倡議者選擇對博物館名畫下手?

這陣子時常看到國外美術館陳列的名畫遭到環保運動者潑漆、番茄湯,或是將手黏在上面,抗議世人忽視化石燃料對地球的破壞。但為何他們選擇這種抗爭策略呢?這樣激進的手法又是否有達到他們預先設定的目標?

TNL+ 2023/05/30 | TNL國際編譯

威尼斯大運河染成詭異「螢光綠」,誰最可能是造成河水顏色異常的元凶?

威尼斯警方表示,雖然螢光色液體覆蓋在河面上看起來相當詭異,但這種液體並不會對人體的健康構成任何威脅,呼籲民眾不需恐慌。而在得知河水遭染綠後,該市議員佩戈拉羅(Andrea Pegoraro)於第一時間斥責近幾個月來,不斷將義大利重要文化資產作為攻擊目標的「最後一代」及其他激進環保團體。

2022/10/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德國環保人士自黏在恐龍骨架下抗議,藝術界喊話停止「適得其反」的破壞行徑

這些環保人士來自環保團體「最後一代」(Last Generation),這個組織的成員本月稍早曾在德國巴貝里尼博物館,將馬鈴薯泥潑向莫內價值1億1100萬美元名畫《乾草堆》;在荷蘭,氣候運動人士將自己黏在韋梅爾的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攔住石油」(Just Stop Oil)成員在英國倫敦的國家美術館把番茄汁潑向梵谷名畫《向日葵》。

2022/10/24 | TNL 編輯

環保團體接連朝梵谷、莫內名畫潑灑食物抗議化石燃料,畫作皆有玻璃保護無毀損

10天內2起環保組織朝名畫潑灑食物表達抗議事件,先是Just Stop Oil於10月14日向梵谷《向日葵》潑灑番茄汁,接著是今日Last Generation向莫內《乾草堆》潑灑馬鈴薯泥,所幸畫作皆有玻璃保護,僅畫框輕微受損,相關罪名正在調查、訴訟中。

TNL+ 2022/07/11 | Elanor Wang

周杰倫〈最偉大的作品〉MV眾多藝術大師彩蛋中,沒說清楚的1920巴黎黃金年代

不可諱言,周杰倫與其團隊的確用心展現對藝術的愛,但總少了些什麼,這篇文章盤點了〈最偉大的作品〉歌曲與影像致敬與挪用藝術作品,並說說這些「藝術」為何可能或者不可能出現。

2021/11/07 | 精選書摘

《玩藝術,一起老》:疾病有時候會全面性地影響長輩各種表達,但是「藝術表達」反而較不受影響

老人藝術治療就是創意地運用方法,讓長輩利用創作表達來抒發壓力與情緒,以達到身心保健和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作者多年從事老人藝術治療,她在書中以理論和實務經驗,以及長輩們的創作作品,娓娓道出一則則精彩的人生故事。

2020/12/29 | 德尼思化

莫內的《睡蓮池》,藝術家的最終歸宿

睡蓮,本來只是美麗的錯誤。莫內純粹為了樂趣種植,沒有打算入畫,當他種下第一棵睡蓮,彷彿重新發現了美。他馬上執筆繪畫睡蓮,從此,幾乎沒有繪畫其他的題材。

2020/12/03 | 德尼思化

莫內的乾草堆,連畫潛伏的光陰

時間,是藏於所有事物背後的魔術師。莫內作畫追逐光影,指涉時間概念,首位以完全相同題材,創作二十五幅作品的藝術家,純粹繪畫光影,最終意外地呈現時間之抽象。

2020/09/13 | 精選書摘

萬人迷馬奈的故事(中):如果印象派是藝術史的大爆炸,馬奈的畫就是導火線

馬奈被人稱為「印象派之父」。印象派的創始人是莫內和他的那群小夥伴。而馬奈早期的代表作幾乎一點兒都不「印象派」,那他這個「爸爸」的頭銜又是怎麼得來的呢?

2020/09/13 | 精選書摘

萬人迷馬奈的故事(上):彬彬有禮的富二代馬奈與莫內,打架相約小酒館?

看著馬奈的照片,我實在沒辦法用「英俊瀟灑」來形容他,因為稀疏的頭髮加濃密的大鬍子,根本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那麼,馬奈又是如何迷倒萬人的呢?

2020/05/10 | 漫遊藝術史

印象派靈魂人物貝絲莫利索,是一名「女畫家」還是「畫家」?

法國畫家貝絲.莫利索是印象派獨立展的十二名創始核心成員之一,1874到1886年間的八屆聯展,她只因產後不適缺席過一次,還主辦了其中兩屆。不過,在常見的藝術史書寫中,有一個看來不重要,但好像又很根本的問題,悄悄地困擾著敏銳的讀者:莫利索是一名「女畫家」,還是「畫家」?

2019/11/26 | 王薀老師

「妳就是整池蓮花中開得最燦爛的那朵」——用情至深的印象派巨匠莫內

誰說愛情的力量可以忽略?從莫內的餘願中——希望死後能夠葬在卡蜜兒的旁邊,永遠、永遠地陪伴她長眠,就可以知道這位名滿天下的畫壇巨匠,情深之一斑。 

2016/11/21 | 精選書摘

一隻貓和一片花園的治癒,自閉症女孩嶄露震驚全球的彩繪天賦

艾莉絲兩歲時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語言、社交、學習能力比一般孩子遲緩;太多聲音、太複雜的人群會令她瘋狂,甚至推開摯愛的親人,將自己鎖在沉默之中。在媽媽細膩的呵護及培養下,她展現了絕讚的藝術天分,創作如印象派莫內的畫作。

2016/11/21 | 精選書摘

一隻貓和一片花園的治癒,自閉症女孩嶄露震驚全球的彩繪天賦

艾莉絲兩歲時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語言、社交、學習能力比一般孩子遲緩;太多聲音、太複雜的人群會令她瘋狂,甚至推開摯愛的親人,將自己鎖在沉默之中。在媽媽細膩的呵護及培養下,她展現了絕讚的藝術天分,創作如印象派莫內的畫作。

2016/09/04 | 藝趣談 Art Uncovered

東洋熱:印象派與日本風(下)

十九世紀中葉的法國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日本風的盛行,這種風氣不但改變了法國人的品味,更改變了印象派畫家的風格。